中國吃不下的豪豬——臺灣!
你知道嗎?去年一年美國就核准了六項對臺軍售案,總額超過 58 億美元,加上 2019 年包括 66 架 F-16V 在內總額 107.2 億美金的軍售案,合計兩年內川普政府對臺出售約 166 億美金的軍武,遠超出 2017 到 2018 年合計僅 17.5 億美金的軍售規模。
這些規模龐大且日益即時的軍售案,被不少人視為美國政府對臺友好的象徵,但這也說明美方注意到臺海的軍事平衡已經過度向中國傾斜,必須增強臺灣的防衛制止能力。
回顧 2020 年前後的臺海動態,美方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不過這些軍售,也引起反對黨的批評。美國對臺軍售,如何讓「臺灣安全」?面對中國的威脅與挑戰,到底臺灣的國防實力是否足以應對?臺灣又該如何應對?一起跟著阿草來了解吧!
美國賣給臺灣破銅爛鐵?專家告訴你軍購有多重要
軍購項目往往要價不菲,與日常生活關係也比較遠,加上部分國內人士期待中國併吞臺灣,不樂見臺灣加強防備,因而經常受到耗資甚巨,不如拿來做營養午餐的批評。而美軍也經常保留技術,只願意賣給臺灣前一個世代或次級的武器,一些反對者甚至批評是繳保護費買「破銅爛鐵」。
但是,並非最頂尖的武器就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武器要能夠發揮效力,必須考量既有的裝備如何互相搭配,在防衛構想下發揮效力。
其實,美國售臺的武器,往往都是臺灣軍方依據防衛需求,透過臺美軍事合作平臺向美方提出爭取。換言之,這些被批評是繳保護費買來的破銅爛鐵,其實是合乎臺灣防衛需要,平時能夠作為嚇阻,戰時能夠有效打擊,阻絕敵人犯臺野心與行動的武器。
最近美軍售臺的數項武器,更被國內外專家認可,能夠與台灣讓臺灣成為「豪豬」,構成重層防衛,有效抵禦中國吞併野心。到底這些武器對臺灣防衛有什麼功用?跟著阿草的圖表與報導,一起來了解!
美十月軍售我「魚叉」反艦飛彈 有效殲滅來犯共軍船團 70% 戰力
在美方軍售我國岸置型 400 枚魚叉飛彈後,臺灣將擁有各型魚叉飛彈數量超過 700 枚。岸置型魚叉反艦飛彈系統是飛彈與車體合一。國防院學者蘇紫雲指出,反艦飛彈車輛可以躲在橋下、樹林、涵洞,或混在一堆貨櫃車裡,敵軍要耗費幾十倍的心力才能過濾出來,加上現代飛彈「射後不理」的特性,敵軍難以鎖定發射源進行反制,機動性強、存活率高,對中國解放軍海軍構成極大作戰壓力。國防院指出,岸置型魚叉飛彈將可殲滅70%來犯船團。
美售我 MQ-9B 無人機大幅提升偵蒐戰力:臺灣將成「對中包圍網」關鍵
我國獲得多項精準遠距的打擊彈藥及載台,但在戰場上「看得到才打得到」。MQ-9B「海上衛士」機身採用抗海上潮濕、鹽損的複合材料,能加裝多模式 360 度海面搜索雷達等裝備,是專為海上監偵任務而設計的機型。以 MQ-9B 長達 35 小時的續航時間,加上作戰半徑可達 5,556 公里,對我國偵蒐周邊區域情資的能力,將會大幅提升!是精準彈藥及載台不可或缺的「眼睛」,也是「支撐飛彈島鏈戰略的關鍵拼圖」。
堡壘?刺蝟?豪豬?不管叫什麼,臺灣就是讓中國打不下來!
在中國的長期文攻武嚇,以及國防教育過度著重制式基本教練的情況下,許多人對臺灣的國防實力與防衛構想一無所知。事實上,臺灣的國防實力在世界可說數一數二。在軍事網站 Global Firepower 的全球軍力評比中,臺灣始終排名在20-30名之間,根據英國 Flight International 雜誌的統計,臺灣的戰機數量更是排名全球第十,軍事實力比起多數國家雄厚。
確實,臺灣的軍事力量,比不上全球排名僅落後美俄、實力也不斷提昇的中國。但中國國境線廣闊、假想敵多,力量也相對分散,能夠實際針對臺灣的軍事力量相對有限。此外,在軍事上,防守方較進攻方擁有更多優勢,中國不僅需要數倍於臺灣的兵力方能發動進攻,解放軍也必須在不熟悉的環境中作戰。
這些實際上無法突破的現實障礙,正是中國「不放棄武統」卻始終不敢發動武統的原因。面對巨人中國,臺灣雖小,在軍事上卻並非區居下風。小臺灣如何抗擊大中國?如何成為戰狼不敢吞食的刺蝟?一起來了解兩岸的戰略局勢與臺灣的防衛構想!
臺灣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
中國從對臺灣社會基層的統戰、紅色媒體的宣傳、資訊戰的入侵,到打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其實都是戰爭的一環,目的就是讓台灣人對自我防衛沒信心,並在錯誤的認知基礎下,做出「只有簽下和平協議才有救」的結論。台灣早已籠罩在中國混合戰的攻擊砲火下,但目前最大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能擋下侵略的最佳解,就是讓大家知道台灣已經進入戰爭狀態。
資深軍事記者吳明杰:臺灣投降主義越嚴重,中共「首戰即終戰」越容易成功
資深軍事記者吳明杰指出,「首戰即終戰」是中共設下的戰略目標,這項戰略能否達成,關鍵在中共長期對臺灣社會、政治、軍事體系進行的心戰、或是現在所說的資訊戰,是否真的有造成嚴重影響。中共長期佈局心戰所看重的,就是利用臺灣內部的投降主義,配合過去中國國民黨統治下造成的認同混淆,期望能像 2014 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只遭遇些微抵抗就能派兵「接收」,完成統一。
國防院戰略學者蘇紫雲:「中國攻臺必勝論」陷入量的迷思,存在嚴重的邏輯謬誤
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指出,在中國攻臺的戰局中,臺灣處於「戰略守勢」,在作戰上具備主場優勢。臺灣環境也和越戰、韓戰不同,我們是海洋國家,不會直接遭受來自陸上的攻擊,只要固守一定程度的空優、海優,就能讓解放軍難以登陸。如果中國要對臺發動侵略戰爭、達成「武統」目標,必然要進行登陸戰,以軍隊將臺灣徹底佔領,但回歸現實面,解放軍目前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蘇強調,「臺灣人真的不用自己嚇自己」,而我國政府現階段在國防建置的發展方向上,正朝著找到臺灣防衛的「甜蜜點」前進。
「24 小時解放臺灣」幾乎不可能,臺灣更該防範中國「戰略欺騙」!
前總統馬英九指中國一旦發動戰爭就是「首戰即終戰」,並強調美軍根本不可能來馳援臺灣。對此,蘇紫雲指出,除非臺灣基本防禦力量完全麻木,中國要對臺發動「斬首行動」或迅速拿下臺灣的「閃電戰」,可能性都相當低。因為臺灣擁有完備的戰情偵測系統,中國要「24 小時解放臺灣」機率更微乎其微、幾乎不可能。蘇紫雲強調,比起可能性很低的斬首和閃電戰,臺灣更該提防中國藉軍演「戰略欺騙」發動突襲。
立委王定宇:中共和它蟄伏臺灣內部的「同伴」,最怕看到臺灣人越來越有自信!
長期關注軍事、外交的立委王定宇強調,「認同凝聚、士氣高昂的臺灣,加上我們現有和未來逐漸到位的武器裝備,還有最重要、隔開中國兩百公里的黑水溝(臺灣海峽),中共根本拿我們沒有辦法」。也因此,中共和它蟄伏臺灣內部的「同伴」,最怕看到臺灣人越來越有自信,如何摧毀臺灣人的自信心,就變成當務之急。臺灣最大的國安威脅,「不單是中共的軍力和侵略野心,還包括在臺灣內部附和中共的人,特別是位高權重的那一群,這是臺灣最大的危機」。
《壯闊臺灣》吳怡農喊話全民國防:做好準備讓侵略者只剩「一兵一卒」
吳怡農認為,無論政府或是臺灣人都必須清楚認知,臺灣的國土防衛,必然需要靠全民皆兵、社會動員的概念。可信的國防能力,必然是建立在個人及社區的基礎上,這也符合臺灣發展「不對稱作戰」的戰略設定。如果能採取這種獨立作戰、分散部署的策略,就算敵軍直接癱瘓臺灣通訊,部隊間難以聯繫,中央指揮鏈中斷無法下達作戰決策,分散各地、任務明確、熟悉地形地貌的國民防衛力量,將讓入侵的部隊面臨相當棘手的痛苦處境。
展現臺灣防衛決心!國艦國造的努力!
在臺灣抵抗中國的戰略構想中,一支能夠有效封鎖中國海軍的潛艦力量,始終是臺灣海軍的期待與長期以來的努力目標。在吵雜的臺灣周遭海域中,高匿蹤的潛艦可以對中共進犯船隻進行伏擊,強化以小博大的不對稱作戰實力,擴大臺灣防禦的縱深。但礙於國內外因素,臺灣取得潛艦的努力始終沒有獲得成果,面對日益升高的中國威脅,臺灣海軍在政府的支持下走向國艦國造,打造臺灣自產防衛潛艦的艱辛旅程!
總統蔡英文在大選期間曾提出潛艦國造、高教機及戰機國造等政策,2016年上任後,更多次宣示國艦國造的決心。海軍則在蔡英文就任當年六月,一口氣公佈籌劃數年,預計編列23年預算,總額達4700億臺幣的「十二項造艦規劃案」。
「十二項造艦規劃案」是海軍自前海軍司令陳永康上將任內持續發展的國防自主方案。其中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多功能人員運輸艦」、「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潛艦國造案」、「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新型救難艦」、「快速布雷艇」、「新型海洋測量艦」、「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
儘管國內有許多人不樂見臺灣的防衛力量增長成熟,不斷地唱衰、攻訐。但四年過去,不只國艦國造成為政府與媒體朗朗上口的口號,「十二項造艦規劃案」也陸續展現成果,而海軍企盼數十年的新潛艦,也在日前確認取得無法自產,具有軍事敏感性的「紅區」設備,原型艦有望如期完成。
到底臺灣為何需要潛艦,它能在臺灣的防衛上扮演什麼角色?「十二項造艦規劃案」目前進度如何?來看阿草的報導與圖表,一起來了解!
讓中國登陸船團「裸奔」!臺灣自製潛艦不只打擊登陸護衛艦,更可嚇阻中國航艦戰鬥群!
國防院學者蘇紫雲指出,潛艦對於像臺灣這樣的「守勢」國家特別重要,若擁有潛艦,將能讓臺灣在岸置型反艦飛彈射程範圍形成的海上防線外,再將防衛的「拳頭」向外延伸;當中國欲發動臺海作戰,護衛登陸船團的航艦及艦隊更可能遭我方潛艦攻擊、削弱戰力,最後造成失去護衛的登陸船團猶如「裸奔」。國防院研究員歐錫富也指出,中國意圖發展航母戰鬥群以避開臺灣反艦飛彈、在臺灣海峽以外的海域對臺封鎖,阻絕友軍。而我國正在建造的潛艦艦隊,將是唯一能嚇阻中國航母戰鬥群的利器!
遲到12年的潛艦艦隊,原因竟是中國國民黨杯葛!
美國 CNN 報導指出,若台灣計畫建造的 8 艘潛艦全部交艦成軍,可在往後數十年對中國入侵威脅造成強大阻力。其實,台灣原本可以更早擁有潛艦艦隊,卻屢遭中國國民黨阻擋!2001 年美國小布希政府原已同意軍售 8 艘柴電潛艦,但當時「朝小野大」,民進黨執政、國會卻是藍營過半,藍營立委自 2004 年至 2006 年間將潛艦軍購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多達 69 次,臺灣內部對採購的延宕令美方失望。造成日後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再向美方提出購買需求,都不再得到正面回應,形同斬斷台灣潛艦及早建軍的契機!讓臺灣潛艦艦隊成軍至少延宕 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