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隱瞞後果隱瞞目的就是災難

發佈時間 2021/12/9 10:40:35
最後更新 2021/12/10 03:14:53

人本公投專題合作

人本編輯部

公投本應是人民意見的展現,但目前我們沒有自然的、發展社會對話的空間,而這個困境需要突破。

面對1218公投,我們希望能贏得台灣的未來,重要的是,要殺出重圍,面對操弄,開啟公民課。我們提出問題,廣邀各界人士,論述其中歷史的脈絡、情感的衝突、思考的盲點、邏輯的謬誤……

邀請您一起,進行多元、深刻的思考。

前年1月,彰化田尾南曾村架基地台,鄉長、村長號召村民舉布條抗議。

去年5月,彰化和美柑井里村民認為基地台導致十多人罹癌,要求拆除基地台;斷訊後深感不便,要求重新架設基地台。

6月,嘉義水上鄉有三個村子的基地台因抗爭拆除,事後又重設。

9月,金門金沙鎮何厝村傳百餘住戶抗議三個多月,要求拆基地台。

實際上環保署指出,國內基地台的電磁波,功率都在國際標準值內,不危害人體。不過假使發動公投拆除住家附近基地台,能否成案?以最近兩次公投來看,確有可能。2018年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發起公投反日本核食,儘管日方檢驗標準嚴格,公投仍成功禁止進口。

今年國民黨立委林為洲發起公投反萊豬,即使臺灣迄未驗出美豬含萊劑,食安恐懼卻深入人心,公投有效連署達四十六萬餘份。以至林為洲原本宣稱反萊豬進口不會影響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公投前一個月卻改口說:已申請加入CPTPP而未核准的有我國、英國、中國,英、中都禁萊豬,「應該嚴肅思考不開放萊豬也能加入CPTPP的方案策略,因為公投有可能會過」,他突然發現拆除基地台後會無法上網、手機不通了嗎?當然不是。只是等群眾發現真相後,他難免成為砲灰,得先買份保險「到時別怪我沒說」。

造謠的另一個例子是,今年11月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七十五歲以上長者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僅72.3%,為各年齡層最低。老人感染武肺最易演變為重症,為什麼最需要打的人卻不打?朋友告訴我,兄弟姊妹苦勸,鄉居的母親始終拖延接種。好不容易答應,過陣子又說「觀音說不要打」。原來是宮廟、社交群組的謠言。同時,新聞鋪天蓋地將老人溺死、噎死都說成接種導致死亡,其實老人會怕才是正常。

謠言寄生於對未知、不確定威脅的恐懼。

近年來各國極右派只要將移民、難民、同志、墮胎作為代罪羔羊,抹黑對手,煽動群眾恐懼、憤怒,往往高票當選。《真相製造》一書談到,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的候選人讓瑪麗勒龐利用選前封關,造謠說對手馬克宏將引伊斯蘭入關滅絕法國人、聯手銀行團進口古柯鹼等。俄媒說馬克宏是美國間諜、靠同志金主壯大。即使荒誕不經,都有群眾深信。背後是俄國每年投資十億美金在海外製造假新聞,貸款給勒龐970萬歐元。普丁會面支持勒龐,而勒龐也支持普丁入侵克里米亞。

英國脫歐公投方造謠「移民搶走工作」、「土耳其入歐盟後,八千萬土耳其人、中東難民會湧入英國,恐攻肆虐」,原本不排外的人也赫然發現倒楣都是移民害的。公投通過後,對移民施暴同比增加一半至七成。今年九月因為缺乏移民充任運油司機,全英加油站汽油荒,政府被迫提供五千份簽證。臺灣的公投同樣惡毒,只要為「福島鄰近地區食品」貼上「核食」標籤,不用投票就已經製造了群眾恐懼。護家盟造謠「同婚法案若通過,臺灣將絕子絕孫,有人會跟摩天輪結婚」推動通過反同公投。尤美女立委表示,公投通過後同志自殺、被霸凌大增。但是國民黨無動於衷,因為公投反同聲勢帶動國民黨選戰大勝。重心不在議題本身,而是政黨能夠透過製造假想敵來壯大自己,將利益最大化。

公投反核食、反萊豬,背後都是國民黨在遏阻臺灣對美日開拓經貿,迫使臺灣更依賴中國。

去年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提案凍結潛艦預算五十億,今年也提案刪除臺灣軍購。今年美國邀臺灣參加環太平洋聯合軍演,國民黨提案阻止。臺灣與美日軍事合作抵抗中國併吞,國民黨不敢明目張膽推動公投反對,但食安公投卻可暗度陳倉。

日本311大地震後,各國逐步減少核電依賴,臺灣也封存核四,能源轉型。太陽能、風電受天氣影響而供應不穩,火力發電相對可靠。臺灣最大電廠是中火,燃煤機組占全台供電15%。由於燒天然氣空污較少,台電計畫將四部燃煤機組轉為備胎,代以新建四部機組2024、25年啟用。但去年三月就送台中市府審議,至今國民黨執政的台中市仍阻擋此案不過。國民黨一面2018年推動公投反空污、反燃煤發電;一面透過台中市府阻擋增氣減煤案,今年還推動珍愛藻礁公投,反對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若藻礁公投通過,中南部須多燒五百萬噸燃煤。亦即在實質結果上推動燃煤,國民黨為何自相矛盾?表面上是要恢復核電,國民黨在2018年推動公投廢止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2021年推動公投核四商轉,理由書充滿事實錯誤,藍營立委現場勘查核四也知不可能重啟。核電雖然系統利益龐大,仍非焦點。國民黨嘴巴說「不建三接不會缺電」,心知肚明當然會造成缺電。公投就為破壞施政、製造民怨,以求國民黨重新執政。

在野黨監督施政,表面競爭,實質是合作,共同目的是完善施政品質。

臺灣公投卻成為破壞施政的惡性競爭,顯見需要重新推動《代理人法》,並強制各方「側翼」揭露因言論向政黨、政府收取的利益。更嚴重的是,饑渴於仇恨的群眾一旦養成,那麼政治網紅光靠流量也能獲利。政府單位、政治人物與民溝通,放棄長篇大論的政策說明;趨於臉書化、梗圖化,以煽動情緒、人身攻擊換取流量,就是將群眾培訓成仇恨溫床。

公投災難,實際在迫使我們徹底反思現有的生態與生活方式。

文︱盧郁佳(作家)

圖︱陳志遠

內容授權|人本教育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