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情況下有人受傷怎麼辦?一次看懂不同災難情境的急救術
近幾年越來越多民間組織投入民防、緊急應變觀念推廣與課程教學,其中關於傷患急救的部分,由於實用性高,可以幫助民眾應對重大災難,因此成為民防知識與技術教學的重點項目。目前實務上常見的急救流程,大致上有「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戰術戰傷救護(TCCC)」與「戰術緊急傷患救護(TECC)」三種。本文將簡述三種急救術的來源、應用領域與差異;必須強調的是,儘管三者在執行流程因應外在環境而有所不同,但是運用的醫療原理與觀念大致相符。
醫療領域的急救術: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rehospital Trauma Life Support, PHTLS)
「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是目前各國醫療體系廣泛使用的傷患急救技術,主要目標是在傷患抵達醫院前,由第一線急救人員在黃金時間內給予急救及醫療處置,後續銜接到院後的急診外傷急救。我們在影劇作品上常看到的場景,救護車抵達後,急救人員開始搶救傷患,便是依據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操作。
在台灣,PHTLS不僅用於醫療領域,由內政部消防署制訂,用於培訓消防人員的《緊急醫療救護單項技術操作規範》,也大幅參照、引入 PHTLS 基本原理。
軍事用途的急救術:戰術戰傷救護(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 TCCC)
「戰術戰傷救護(TCCC)」源自美國軍方,以前述醫療領域的急救術為基礎,結合戰場傷患急救實務經驗,制訂出為適合戰爭情境下傷患救護操作流程。由於 TCCC 經過美軍多年來的實戰驗證,因此逐漸受到各國軍隊採用,成為目前軍事領域最普遍的急救技術,台灣軍方同樣引入TCCC,作為軍事急救的訓練指引。
相較於一般急救情境,戰場環境不僅傷患需要救援,救助者也有被攻擊的可能,因此TCCC將急救流程劃分為:敵火下照護(Care Under Fire)、戰術區醫療照護(Tactical field care),以及戰術後送照護(Tactical evacuation care),三個階段,強調優先確保救助者與被救者脫離立即的安全威脅,例如身處交戰區域時,傷患經緊急止血後,先移動或搬運至相對安全地點,再接續進行救護處置。除此之外,TCCC也強調因應環境情勢變化,急救處置必須適度彈性調整。
適合民防領域的急救術:戰術緊急傷患救護(Tactical Emergency Casualty Care, TECC)
無論是醫療領域的PHTLS,或者軍事領域的TCCC,其實醫療原理與實際操作大致相同,主要差別在於,傷患身處的環境風險程度不同,因此在操作流程上,TCCC將被救者與救助者脫離交戰區域列為優先事項。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民防領域的傷患急救處理,必須考量環境風險而調整急救流程。
當民防團隊參與救災時,往往意味著發生重大災難(地震、風災、恐怖攻擊,甚至戰爭情境),救難人員面臨的現場環境風險,或許還不到戰場敵我雙方短兵相接那麼危險,但是仍遠比一般急救情境更可能遭遇危機。例如,地震過後消防人員進入危樓搶救受傷住戶,很可能遭遇房屋倒塌,樑柱、牆面崩塌或磚瓦掉落的危險。
近年來投入民防工作的民間組織,開始推廣衍生自TCCC的「戰術緊急傷患照護(TECC)」。 TECC顧名思義,參照軍事領域高風險環境傷患救助指引,經過重新審定後,應用於民間緊急情況下的傷患救助。TECC的學習者,包含警察、消防人員、特勤隊及特種部隊,以及投入高風險環境的救難團隊。
TECC同樣強調應對環境風險,依據當下可能遭遇的安全性威脅,將傷患急救處置分為三階段:面臨直接威脅的熱區(Hot Zone)、面臨間接威脅的暖區(Warm Zone),以及處理傷患後送的冷區(Cold Zone),並針對每個階段制訂合適的、具有執行彈性的急救處理目標,以及執行項目。
如何學到急救術?
對於非醫療護理相關科系的一般人來說,在我們的求學過程中,高中、大學教育階段的「全民國防」課程,理論上就會接觸到一些急救知識與技能學習;義務役及志願役軍人在訓練過程中,則會學習「戰術戰傷照護(TCCC)」。
面對台灣可能發生的重大災難風險,我們可以藉著參加各縣市政府、經認證的民間組織所開辦的防災士培訓、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培訓,學習入門及初階的急救技術。此外,目前越來越多民間組織、醫療教學單位開始推廣民防與緊急應變領域的戰術緊急傷患救護(TECC)課程,非常適合作為一般人取得 EMT-1 證照後,進一步瞭解如何參與重大災難急救的進階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