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有一篇關於歌手張芸京的新聞引起討論。這篇報導指出:本來以中性形象著稱的張芸京,在信仰上帝之後「慢慢找到自己,不想再用強悍的樣子跟人相處」更承認「你現在問我,我選擇男人」。
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張芸京也是人
對於這個新聞事件,我看到一種批評,大致上可以理解成:
張芸京過去以中性為特色,也發表過性別友善言論,並因此獲得一些群眾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轉性」是對這些支持者的背叛。
若討論的主題是藝人和支持者之間的關係,我可以同意這種想法,因為支持者總是希望自己「追」的東西符合自己當初的期許。如果Apple在下一季WWDC宣布所有OS的系統字型都改為新細明體,想必也會遭到「背叛粉絲」的指責聲浪討伐。
然而,稱作「背叛」並不代表絕不可犯,或不可饒恕。一個人可以選擇以什麼樣的性別氣質呈現於社會,這是很重要的個人自由,不該因為任何人(包括父母)的期望而受到限制。即使我真的很喜歡中性化的張芸京,但如果她經過一番嘗試,認為女性化的自己更舒服,那我也只能祝福。畢竟,藝人的生活方式,是攸關他個人的生命品質。
風格的性別刻板印象
熱情的粉絲可能對名人造成壓力,使得他們難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相信這已經是普遍事實),反過來說,名人具備影響力的公開發言,以及這些言論在媒體上呈現的方式,也可能影響社會對特定族群和價值觀的看法。
關於張芸京的這篇報導,雖然沒有明說,但從標題(《張芸京信主轉性 現在喜歡男人》)的用詞到內容的脈絡,都暗示了「藉由宗教轉變成『正常的』性別氣質和性傾向」的可能性。這是一件糟糕的事,因為這樣的訊息不是在幫助性別氣質和性傾向的少數(性少數),而是在讓他們陷入更慘的處境。
報導中提到:
信主讓她學會面對自己的脆弱,「我慢慢找到自己,不想再用強悍的樣子跟人相處」,說著她又不好意思:「面對神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很珍貴、很寶貝的,女性特質就會出現,可以看到、接受自己柔軟的那一面。」
這似乎透露:對於女性來說,是否持有「柔軟」、「不強悍」等社會刻板印象下的女性特質,是跟維持「自己很珍貴、寶貝」的自我認同有關係。
人對自己身上的某些符合社會刻板印象的特徵有所認同,這種事情確實常常發生,例如有的女生是真的喜歡自己陰柔的氣質,有的男生真的覺得自己展現出有氣魄的樣子才帥,而這些人當然也有把自己的這種認同告白於公眾的言論自由。然而,名人若在意自己關於自我經驗的闡釋是否對社會上的少數帶來不公平的影響,應該斟酌表達方式,用比較限縮的方式來表達。例如:
「我慢慢找到自己更想要的風格,不想再用強悍的樣子跟人相處」、「面對神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很珍貴、很寶貝的,對自己更有自信,可以察覺並接受自己柔軟的那一面。」、「我從上一個風格換到這一個風格,並不代表我認為女人就是應該要這樣,但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多方嘗試,找到讓自己舒服自在的樣子」
宗教治療同志的悲劇和新聞報導的責任
這篇報導另一不恰當之處,在於暗示性傾向可以藉由宗教改變(「張芸京信主轉性 現在喜歡男人!」)。因為事實上,想藉由宗教改變別人性傾向的人,往往為對方帶來悲劇。
例如,全球最大的同性戀「治療」組織「走出埃及」,就在2012年宣布解散,在聲明書裡,「走出埃及」的創辦人錢柏斯(Alan Chambers)道歉指出,他們提供的療程不但造成悲劇和痛苦,而且事實上並無「療效」。(這個段落稍修自《同志不是天生,你就不挺了嗎?》。此外,「走出埃及」在台灣有個分會,他們前年曾經到政大演講,引起爭議,但目前這個分會依然運作中。)
我並不認為這完全是張芸京的責任,因為從訪談,頂多只能看出宗教讓她「更不避諱自己的女性特質」,並看不出她是否曾經認為自己是女同性戀,或者宗教是否有改變性傾向的效果。然而,新聞工作者可以從內容、標題的排列和選字來讓讀者產生特定理解,這是普遍事實。若懷抱自己能協助建立更美好社會的願景,掌握書寫工具和傳播管道的人,更應該時常檢視權柄。
本文原於 2014 年 09 月 19 日刊載在鳴人堂,作者為朱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