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養豬產業產值超過兩千億,自給率更高達九成。不過隨著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失控,甚至病死豬海漂、疫區豬肉不斷闖關,使台灣豬肉產業蒙上陰影。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受《沃草》專訪,表示中國疫情尚未達最高峰,2019 上半年更是台灣防疫關鍵。他大膽預估中國要脫離疫區「我看 50 年大概做不了」,台灣須做好長期抗戰準備。談到業界要求禁廚餘養豬,他坦言這樣能輕鬆撇開政治責任,不過到底為何至今遲遲不禁?
時間倒回去年 12 月 12 日中午,全國手機同時響起一陣警示音,對於許多民眾而言,第一次認識到中國非洲豬瘟的嚴重性,當天熱烈的討論也標誌著非洲豬瘟正式成為被周知的公共議題。
不過這次的警報也讓部分民眾誤以為是地震,痛批農委會擾民。但陳吉仲就以地震舉例,震一次的損失是三千億,但 20 年前的口蹄疫一年就能讓台灣損失一千七百億,直到脫離疫區為止。而台灣到了去年才終於能申請從疫區除名,卻又碰上中國非洲豬瘟來亂。
陳吉仲指出,一次口蹄疫的損失累積至今相當可觀,「如果疫情沒有因為透過這個簡訊達到防疫效果,所產生的損失是遠高於一次性的地震。」簡訊意外種下全民防疫的概念,雖然有不滿的聲音,但陳吉仲還是認為很值得,尤其未來半年才會是中國豬瘟疫情的巔峰。
違規帶非洲豬瘟肉品入境全來自中國 疫情又五問不回
陳吉仲評估目前疫情,中國非洲豬瘟最能侵入的管道有二:一個是中國肉製品被攜帶、走私進來,並透過廚餘系統影響養豬場;另一個就是進出兩岸畜牧場的業者攜帶病毒回台。面對後者,陳吉仲表示已掌握名單,要求依照規定自我管制,反倒是對於前者較擔心。
即使防疫簡訊警報大作、也將違規攜帶肉製品入境的罰則一口氣從 5 萬提升到 20 萬,甚至規定所有落地的航空公司都要配合廣播宣傳,但還是陸續出現違規案例。陳吉仲依資料指出,從去年 12 月中旬將罰則提高到 20 萬後,非洲豬瘟違規事件百分百來自中國,主要是中國籍配偶及中國遊客。
不過在與移民署配合宣導下,陳吉仲認為中配違規將越來越少。他最擔心的還是中客:「因為它們(中國)訊息是封鎖的。我那天遇到一個在北京大學念書的,他跟我講說根本不知道非洲豬瘟這件事情,東坡肉照吃啊。」
台灣與中國其實早在 2009 就簽署「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不過這次疫情中國不僅未主動通報,農委會自去年連續五問中國,都遭「已讀不回」。陳吉仲表示,既然不能期待對方公開,已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提出亞洲國家區域聯防的要求,希望各國能分享對中國疫情的瞭解與防疫經驗。
其實不只台灣,世界各國都「剉咧等」。因為中國人口眾多,足跡遍及全世界,陳吉仲直言:「它(中國)自己做好它中國人的管控,會比我們所有的國家做邊境的阻絕會更有效果。」
業界要求禁廚餘養豬 農委會:隨疫情「加強管控」
不過對於業界而言,更重要的戰場似乎在於「到底是否禁止廚餘養豬」?目前台灣約有八成養豬業者使用飼料養豬,廚餘養豬僅佔兩成。目前農委會對於廚餘養豬採「加強管控」,只有經過環保署認證、有蒸煮設備的 375 家業者能夠使用廚餘。
然而中國疫情就有三成七是靠廚餘傳播,廚餘被業界視為極為可能毀滅養豬業的未爆彈,仍有業者不滿認為早該「全面禁止」。
這些呼聲陳吉仲並非不知情,不過他說:「我們為了所謂政治上的考量,我們是禁掉(廚餘)就好了,那以後進來就沒有我們的責任對不對?為什麼不這樣做?」
陳吉仲認為,禁止廚餘養豬不能解決問題,這樣「風險更高,寧願被罵我還是要專業處理廚餘問題。」他舉例,有學者指出,台灣一天產生 1,220 噸廚餘,要是經過高溫蒸煮,就變安全的廚餘。一旦全部禁止,那再加上原來因為連蒸煮設備都沒有而被禁掉的 905 噸,一天共有 2,125 噸的廚餘無處可去,反成為防疫的漏洞。
陳吉仲補充,也有地方政府直指沒有配套措施,造成廚餘亂丟,豈不是造成更大的風險?像是有些縣市優先將廚餘拿去堆肥,他們也擔心如果堆肥場沒有確實阻隔好,山豬等動物跑到堆肥場吃東西,如果剛好吃到病毒,非洲豬瘟擴散到野外將會更棘手。
「為什麼不把廚餘有風險的全部阻絕,全部蒸煮過了,就是一個安全的處理啊。」陳吉仲說,他了解大家對廚餘的擔心,但管制政策隨著疫情做更嚴格的管控,很多國家都如此。像日本也是沒有疫情時加強管控,疫情爆發就禁掉。他認為,到目前不禁止廚餘的政策,是出於聽取各界專業意見後所下的判斷。
砸 50 億補助廚餘豬轉吃飼料或退場
有豬農堅持用廚餘養豬,主要是業界盛傳「黑毛豬」一定要用廚餘養,肉質才會好。不過陳吉仲指出,使用廚餘養豬多半是為了省錢,因為成本僅為飼料豬的1/3。但飼料成分為玉米、大豆,可能使用的動物性添加物目前也全面禁止,染上非洲豬瘟風險相對低。因此農委會為鼓勵廚餘豬轉吃飼料,每頭豬補助 2,200 塊;如果退場不養,依豬舍面積最高有 50 萬的獎勵金。
陳吉仲說,廚餘養豬戶可以先領飼料補助,之後再把豬賣了申請退場,他相信這筆補償金都能確保日後生活無虞,農委會也為此跟中央要了 50 億預算做輔導。
陳吉仲說,蒸煮設備的成本很高,再加上都有固定配合的業者才有辦法去收廚餘,再賣給養豬戶。換句話說,他們長期已經形成體系,設備也能確保完全蒸煮。他表示,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曾召集各縣市政府,要求確認廚餘來源及中間通路,以後地方政府或清潔隊又要負責哪些廚餘。陳吉仲認為,這樣能降低偷用廚餘的問題,因為很難繼續用原來的買賣方式進行。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失控 陳吉仲:將是長達50年的長期抗戰
陳吉仲評估,依照中國的疫情控制、畜牧管理,要把病毒根除並從疫區除名,「我看五十年大概做不了。」他指出,巴西大概花了六、七年才變成非疫區,已經算快的,久則如西班牙花了二、三十年。說到這,陳吉仲憂心的拋出一句:「我們面對的就是一個長期作戰了欸。」
面對非洲豬瘟,民間豬農紛紛感到悲觀,但陳吉仲信心表示短期內不會讓非洲豬瘟進來。他認為 2019 上半年,也就是中國疫情的最高峰會盡量擋住,也趁著這段時間建立中央與地方的各種 SOP ,利於台灣未來打長久戰。
但萬一不幸爆發非洲豬瘟,農委會是否有沙盤推演、迅速控制疫情?陳吉仲表示要「縮小在最小的案例上」,讓農民有通報誘因,不能像中國出現隱匿疫情、趕快賣掉病豬或製成加工品的情況。
陳吉仲說,不通報罰 100 萬,如果誠實通報補償金一頭按目前行補助約六千元。以一個養兩、三千頭豬的農民而言,不通報罰 100 萬,但通報可拿 1,800 萬的補償金,陳吉仲認為這樣應該能避免隱匿的劇情上演。
陳吉仲也強調,一旦有疑似案例通報,「就地處理」是最重要的原則。不會重蹈過去口蹄疫運輸到焚化爐燒毀,增加傳染風險的覆轍,也會用優渥的補償金保障農民生活。
豬瘟叩關 農委會將創全台豬農群組即時溝通
既然中國似乎無法控制自家疫情,僅隔一個海峽的台灣該如何自保?問到這題,陳吉仲起身從辦公桌上翻找出厚厚一本的非洲豬瘟教戰守則、防疫手冊等,開始細數如何限制電商販賣中國肉製品、漁船靠港全數檢驗、提高違規攜帶肉品罰金等措施。
尤其金門小三通與中國來往頻繁,甚至連病死豬都以生物炸彈之姿海漂而來,陳吉仲說小三通的金門「水頭碼頭」, 船一靠岸就有大聲公廣播不能攜帶肉製品,沿路也都有一堆海報、廣播,並透過行李轉盤確認是否違規攜帶。而從金門到本島還有第二關卡,行李離開金門時全數用 X 光機檢查 。
陳吉仲提醒,即使病毒入境台灣,但只要不進入畜牧場就還能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他說,畜牧場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治」,車輛運輸都要消毒、陌生人不得入内,以防病毒被攜入場內,把那個風險就阻絕在畜牧場外。
不過中央防疫忙翻天,豬農是否有感?陳吉仲坦言,非洲豬瘟的訊息太複雜,對農民的溝通又隔著地方政府與養豬協會,他承認:「防疫措施連農民都不是很清楚,這個我們要檢討。」不過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已著手串聯全台豬農,將成立人數高達 7,500 人的 LINE 群組,以後資訊將透過通訊軟體即時送到農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