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唱衰台灣尋租中國作者吳介民引數據台灣經濟實力絕非小國

發佈時間 2019/5/7 10:53:13
最後更新 2019/5/7 16:18:17

《尋租中國》作者、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在前(5)日的新書發表會中指出,即使中國經濟越來越不景氣,但近來中研院民調顯示大部分台灣人仍以為中國是經濟強國,顯示先前中國大撒幣的「大外宣」計劃成功。他呼籲,台灣人應加強對中國問題的識讀能力,並要認知到台灣只是面積小,但絕非小國。這個小島 GDP 總量可以排在全球前 30,根據「購買力平價」換算的人均所得甚至能排到全球前 20 名。吳介民說,台灣雖然有自己的經濟問題,但總體經濟放眼全球絕不輸其他國家,台灣人不該再自我唱衰、甚至向中國低頭。而這個信心是透過實際數據分析來的,並非道德喊話。

《尋租中國》探討中國在 1980 到 2008 年間政府邊進行貪污、索賄等集體尋租行為,卻又能邊發展經濟的現象。不過,中國近年經濟下行、人口紅利不再、面臨產業轉型壓力,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尋租發展模式」已進入撞牆期。

吳介民在濟南教會座談會中談及美中貿易戰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攝影/廖昱涵)

吳介民在濟南教會座談會中談及美中貿易戰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攝影/廖昱涵)

台灣勞工陣線上週在「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地下沙龍」舉辦《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新書座談會,濟南教會前日也舉辦「《尋租中國》談中國經濟真相」座談。皆邀請作者吳介民到場演講。

為何要關注中國過去的「尋租模式」?吳介民認為,中國近年經濟能否轉型成功,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擺脫依靠勞力密集、壓榨農民工經濟價值的尋租結構。

從理論上來看,租金(經濟租),一般是指通過壟斷、管制等手段而獲得的「超額所得」。而「尋租」就是通過壟斷或管制手段獲取超額所得的活動。例如,中國地方政府通過對外企徵收「人頭稅」、「管理費」就是屬於《尋租中國》一書所指的「機構化尋租」。此外,貪污、索賄等政府官員行為也被視為類似尋租的行為。

中國政府跟一般發展中國家的尋租行為不太一樣,吳介民稱之為「機構化尋租」。因為一般國家,行賄主要是官員和廠商之間的交易,但中國的機構化尋租,卻是由地方政府和官員整個機構,以組織化的方式和資本(包括內外資)合作,企業用金錢交換政府的政策作為或「保護」。例如用人頭稅、管理費,換得相對穩定的經營。吳介民在書中稱為「黑手黨政府」行為模式。

中國 1980 到 2008 年間「尋租和發展並存」的模式,年平均經濟成長來到 9%、長達 30 年高速成長。這違反了發展經濟學的常識,認為社會一旦落入尋租泥淖,資源將浪費在尋租和分租上,就不可能有經濟成長。

為何中國尋租、黑市活動頻傳,還能發展經濟?吳介民指出,過去許多年中國經濟成長的推手是大量的農民工,創造大量的經濟剩餘。不過由於「公民身份差序」結構,制度性的歧視農民工的身份,因此也協助資本家、地方政府幹部、中央政府掠奪大部份經濟果實。簡言之,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大財,並沒有發在農民工的身上。

吳介民在台灣勞工陣線舉辦的新書座談會中解釋中國的「公民身份差序」制度,農民工是社會最底層。這差序讓同樣是中國國民,卻因戶口設計不能享有同等的公民權。(攝影/廖昱涵)

吳介民在台灣勞工陣線舉辦的新書座談會中解釋中國的「公民身份差序」制度,農民工是社會最底層。這差序讓同樣是中國國民,卻因戶口設計不能享有同等的公民權。(攝影/廖昱涵)

吳介民表示,中國尋租模式也創造了「歷史債務」,像是 2008 年開始的「台商逃亡潮」,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外資長期壓榨農民工的報酬與福利,而嚐到罷工的苦果。此外,中國也要求企業補繳「社保福利金」(所謂五險一金),而且一回溯就是十幾年,曾有台商就出現一次被要求補繳數億的案例,這都是過去尋租模式的惡果。

吳介民就過去田野調查的結果指出,其實中國台商出走潮早已延續了十年,並非最近才發生。「商人的鼻子是很靈敏的」,他說尤其傳統產業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就開始關廠、內遷、在地轉型或出走,只是 ICT 業近期重新佈局較明顯。但吳介民指出也有例外,像是鴻海的「家當」都還是在中國,他認為它的老闆當台灣總統的話,用常識判斷應該要很擔心才對。

過去奠基於尋租的經濟成長,已讓中國達到「中等收入」,但也陷入經濟下行,現在經濟成長要保 6% 都很辛苦。因此中國近年推動「中國製造 2025」、「紅色供應鏈」,甚至建立一、二十座高階半導體工廠,顯示「大推進」的產業升級野心。不過當中國不能再依靠勞力密集、壓榨農民工產生經濟價值,原先的尋租結構發生巨大變遷,如何突破發展陷阱?

吳介民分析,憲政改革、民主化等鬆綁策略會是中國的活路,政府給予人民應有的自由與法治,思想鬆綁才能做技術及思想創新,推進產業升級。不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管控卻更緊縮,甚至出現「國(國營企業)進民(民營企業)退」。黨國控制機器也越來越強,宣稱 2022 年公共空間的監視器要增加到人口的兩倍,也就是 27 億台。

提到美中台在貿易戰中的關係,吳介民也對於近來紛紛唱衰台灣的言論感到不解。他說,台灣不是小國!台灣在人口、經濟、國防力量上屬於「中等國家」,小的只有土地面積。他認為以這樣的「小島」,GDP 總量可以排在全球前 30 名,而台灣的國民所得平均算成「購買力平價指數」,甚至還能排到前球前 20 名,這叫小國嗎?

吳介民澄清,這樣說不是指台灣沒經濟問題,例如財富分配、下層工薪階級低薪問題都亟待解決。但總體經濟放在全球的尺度去比較,台灣是不會輸人家的!因此,不該再唱衰台灣,還說要去跟中國簽和平協議、要給人統一。他說,這個信心是透過實際數據分析來的,不是道德喊話。

「台灣人對中國的識讀能力很 lag」,吳介民分析,中國陷入貿易戰中,內外危機交迫,氣焰的確有被壓下來,但對大部份台灣人而言卻是無感。他說,這幾年中國經濟下行嚴重,但中研院的問卷中,台灣人卻普遍以為中國經濟還很棒。

吳介民無奈表示,顯然中國先前大撒幣的「大外宣」政策對台灣很成功。他提到,台灣人對於「中國模式」中的速度及效率特別「羨慕」,但中國公共建設飛快、上海可以一年一條地鐵通車,是建築在徵收很快,說拆就拆的威權體制上。

「這樣的政治值得羨慕嗎?」吳介民要大家要想想,你願意活在那樣沒有任何自由的環境?

註解

  1. 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準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讓經濟學上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較為人知的例子是《經濟學人》雜誌創造的「大麥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