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過去一直力倡兩岸融合的全國工業總會(工總),近日居然開始呼籲政府協助臺商回臺,於此同時,海基會救援國人自中國回臺的預算也提前用罄。這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感嘆,以前顧及經濟安全,呼籲大家別去中國、別簽服貿,被批是擋人財路。但現在看來,前總統李登輝主張不要過度西進的「戒急用忍」,根本先知。他說,哪怕像美國、加拿大,都怕服貿帶來的文化侵略,臺灣服貿居然敢對中國大幅開放,幸好當時有擋下來。
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於 9 日舉辦「 Z大於B了嗎?從服貿爭議看台灣的經濟安全」講座。邀請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齊、經濟專家洪財隆、民進黨立委范雲、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民進黨中和立委參選人吳崢、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政策中心主任黃郁芬、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與談,由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代秘書長吳瑟致主持。
邱俊榮感嘆,工總近日發出「2023年白皮書」,有關兩岸部分,過去工總的立場無非就是一直希望「兩岸融合」,但這次卻是希望政府協助臺商回臺、協助臺商分散出口市場與移轉生產基地。同時間,海基會要解救滯留在中國的臺灣人預算,也提早用罄,截至七月的協助案量已達去年的 8 成。
邱俊榮感慨,當初要臺商不要去中國,被說政府擋人財路,現在有人在那邊走不了、錢被資本管制,真是不勝唏噓。他說,李登輝後期開始談「戒急用忍」被罵得要死,被說是反全球化,現在看起來李登輝根本是先知,要是不「戒急用忍」,技術早被中國拿走了。
邱俊榮說,剛落幕的 G7 是總和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搞多邊主義的集大成。全世界的一級國家英、美、德、法、加拿大、日本全部坐一排,唯一目標就是抗中,雖然為了顧及歐洲的顏面,只用了不強烈的字眼「de-risk(去風險)」。在中國經濟爛到底的現在,居然在臺灣還有人說要重啟服貿。
邱俊榮回憶,2010 年簽署 ECFA 前的「雙英辯論」,時任中國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主張「從中國走向世界」,當時的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提倡要「從世界走向中國」。然而,當時馬英九主張 ECFA 是跟其他國家簽 FTA 的敲門磚,獲得很多人認同,畢竟當時中國是最快從金融海嘯中復甦的國家,那時候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討論中國經濟體何時超過美國。
邱俊榮笑說,當時認為最快數字是 2016 年,但現在已經 2023 年了,中國還是沒有超過美國,甚至可能永遠不會發生這件事。不過,當時不管再怎麼講道理,臺灣人都認為中國就是發財的途徑。
邱俊榮解釋,WTO 架構被認為有其限制之處,所以現在世界都押寶雙邊的 FTA。如果臺灣只跟一個國家簽 FTA,等於是開了一個口,當然要依賴、迎合這個市場,如果這個市場不需要高品質的產品,我們就不用生產。
「如果跟先進國家簽 FTA,當然會跟著升級產業,所以怎麼選夥伴是很重要的事情!」邱俊榮說,如果選了一個對品質不要求的國家,最後對我們自己產業、薪資提升就沒有幫助。當我們現在有很多夥伴可以選,到底是要從中國走向世界,還是從世界走向中國?
邱俊榮表示,萬幸的是,目前 ECFA 只有「早收清單」。他回憶,2014 年中韓正要簽下 FTA,當時很多經濟學家說,簽了之後「臺灣經濟會核爆」。結果過了 8 年,到底誰核爆?臺灣不斷沒有核爆,還一直往上衝,倒是韓國許多中小企業或勞工,因為中韓 FTA 受到衝擊。
現在也有很多人說:「有種把 ECFA 中斷啊!」邱俊榮笑說,自己還真的希望趕快斷一斷,因為在早收清單內的石化業,被公認是近來「淨零碳排」趨勢的阻礙,但 ECFA 就是讓石化業繼續蓬勃發展。他開玩笑說:「如果 ECFA 中斷,那淨零目標就達成一半。」
當初為何急著簽服貿?邱俊榮直言,當時某程度是金融業想要過去中國,逼著政府趕快簽。回頭來看,金融業幸好沒過去,不然現在也會很慘。
在反服貿當時,媒體每天檢討對各個產業的衝擊。邱俊榮說,私下聊天跟當時的國民黨官員們聊天才知道,他們根本都不敢做回應,也不敢藉著立法院優勢強推,因為認知到問題真的很多。
反服貿運動當時支持服貿者還有一說:讓中國來投資有什麼不好?創造就業機會不好嗎?但邱俊榮舉例,以小劇場為例,現況就已經維持得很辛苦,中國過來之後直接搞個大劇場消滅你。學經濟的就很清楚,一個產業若有一個獨佔廠商和一堆競爭廠商,一定是競爭廠商提供的就業機會多,但獨佔廠商來了之後雖然有創造就業機會,也摧毀更多的就業機會。
邱俊榮舉例,像是文創產業,本來現在的品質很好,但如果服貿簽下去,就是中國過來後通通打著 MIT 名號但製作品質低劣的產品,會摧毀文創產業長期建立的名聲。
邱俊榮強調,服貿跟貨貿很不一樣,商品貿易的確要盡量減少貿易障礙、要自由化。但對於服貿,不論多資本主義的國家都都很敏感,哪怕像是管多先進、多資本主義的國家都一樣。加拿大的電視雜誌廣告,都還限制外國廣告要在一定比例以下,就怕文化侵略。
對於重啟服貿,邱俊榮不解,現在利不見了、弊也還是在,這麼明顯的事情,十年前就是「弊大於利」,現在為何還要重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