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高中、國中、小學開學在即,今(18)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針對中國武漢肺炎召開記者會,提出校園防疫建議。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大成指出,因實證指出人類基礎體溫逐漸降低,建議把過去普遍認知為發燒的 38 度下修為 37.5 度,拉高防疫警戒。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也建議,教室內座位間隔應擴大至 1.8 公尺以上,並實施分批下課,對抗武漢肺炎。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召開抗 COVID-19 (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說明會,針對下週開學,學校該如何防疫提出指引。
醫師蘇大成說明,「發燒」是身體有發炎反應的整體表現,也被視為許多疾病的重要指標。過去體溫 37 度被視為「正常」,是來自於 1851 年德國學者的研究。但近年研究都發現,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人類的基礎體溫正在下降中。
蘇大成以幾次小規模的體溫檢測也發現,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落在 36.2 - 36.4 度左右,年長者體溫會更低。
基於「防疫視同作戰」的需要,尤其當中國都以 37.4 度作為發燒隔離標準,蘇大成認為目前 38 度以上才被視為發燒的定義過於寬鬆。他指出,正常體溫加上 1 度作為發燒的溫度,應該是不會造成恐慌、適度寬鬆且合乎科學的,建議發燒定義應下修為 37.5 度。
蘇大成說,其實大部分人發燒就是普通的感冒、流感或其他問題,不要有點發燒就大驚小怪。他認為尤其是針對從高危險傳染區回來的國人,一定要嚴格落實 37.5 度的發燒認定,建議疫情指揮中心應下修。
針對校園防疫,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建議,教室內座位間隔應拉大至 1.8 公尺以上。學生的下課時間錯開、分批下課。校方也應停辦室內大型集會,並減少需有身體碰觸的運動類型,例如:足球、籃球,調整成個人式運動,例如田徑。
詹長權也列出洗手的六個時機點:出門前、下車後、進校門後、進教室前、吃東西前、上廁所後。他指出手部衛生的清潔,目前看來對武漢肺炎的防疫成效不錯。
詹長權指出,每堂課結束後,教室或會議室都需要消毒、清潔後,才能再次使用。常接觸的表面,如:桌面、門把、窗戶等,要經常擦拭並擦乾,即使沒有用酒精也沒關係。
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堃指出,當教室內坐滿學生,因為天氣太冷而關窗或因太熱而開空調,都容易形成密閉空間。若有病毒在空間內,整個教室的師生都有被傳染的極高風險。
陳佳堃以實驗結果指出,在通風狀態下,可在一分鐘內把室內空氣全部換新,將污濁空氣引出。他建議,以目前疫情緊繃的狀態,學校最好暫停使用沒有窗戶的空間,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