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出身的富瑞畜牧場老闆劉健富對防疫特別注意,任何車輛要進入他的牧場,都要先消毒才能過關。因為嚴格把關的防疫措施,讓他躲過二十多年前的口蹄疫疫情。面對中國非洲豬瘟的侵襲,他認為中國病死豬已全面流入市面,大家要一起準備「長期抗戰」,民眾如果還抱持「不關我的事」的心態,台灣是不會進步的。
不只是養豬場,飼料廠更要防疫
富瑞畜牧場老闆劉健富本身也是獸醫,從台糖實習結束後,開始投入養豬產業,至今已經養了四十年的豬。獸醫出身的他非常注意牧場的防疫管理。他強調,除了廚餘,載送豬隻和飼料的車輛、人員的進出都可能會造成防疫漏洞,這時牧場的防疫措施就非常重要。
「任何車輛要進到我的牧場前,都要先經過門口的消毒機,才能進場。」
劉健富老闆告訴《沃草》記者,如果是大飼料廠,還可能會有完整的消毒設備,對工廠、車輛進行消毒。但有些飼料業者的空間不夠,沒辦法裝設消毒設備,如果沒有人工消毒,就成了可能的防疫漏洞。
劉健富說,養豬場一個月可能就會有幾十次的飼料車進出。飼料的來源越單純,當然就會越好控制。有些飼料廠車子一出去就要跑好幾個牧場。過程中,還可能有人扛著飼料進到你的豬舍。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養豬場要如何防疫,每個程序都很重要。
「口蹄疫的時候,我的養豬場沒有受疫情波及,就是因為從我開始養豬的時候,就建立了自衛防疫的模式。養豬場車子進來的時候,就是先用人工去消毒,把車輛整個徹底消毒乾淨,才能進場。跟我來往的這些載飼料、載豬的人,都知道要先消毒、才能進我的牧場。」
他也提到中國這次的非洲豬瘟災情,可能就是無法徹底消毒,疫情才會這麼嚴重。
豬只出不進,用「閉鎖式」牧場防疫
除了自己牧場的管控,周邊環境有時也會形成防疫漏洞。劉健富老闆提醒,台灣有些養豬場之間,距離僅有幾十公尺,位址相當密集,這樣防疫管制很容易發生問題。他自己的養豬場,周圍一公里內都沒有其他牧場,而且「我們牧場的豬只出不進」,屬於「閉鎖式」的養豬場。
劉健富老闆解釋,他從1987年創業到現在,只有第一批種豬是從外面進來,就再沒有進過其他種豬。如果需要新種豬,他就自己去動科所買新鮮的種豬精液,所以三十年來,牧場的豬只有出去、沒有進來。這樣也比較容易管控外來的疫情。
他說其實這樣的養豬場不多,一般在沒有疾病感染威脅的時候,養豬場都會直接去買比較好的種豬,畢竟買精液比較貴,他會選擇這麼做,就是為了減少養豬場的危險。劉老闆認為,這也是口蹄疫疫情爆發時,他的養豬場沒有受到波及的原因之一。
牧場老闆:台灣人很幸福,隨便吃都是健康豬
一同受訪的新益隆牧場老闆張勝明也說,台灣人很幸福,隨便吃都可以吃到健康的豬肉。政府的肉品市場有屠宰線、有冷凍廠,數十年來都有管制機制,現在又更加完善,連藥物殘留都有嚴格檢驗。
張勝明舉例,現在一隻豬到市場要「過三關」。第一關,要有牧場特約獸醫師檢查,出具健康證明書,保證沒有藥物殘留後才送到市場。第二關,縣市政府的防疫所會抽血檢驗。第三關就是農委會動檢局的「肉品檢查組」,他們也會抽血檢查肉品跟藥物殘留。農委會的中央畜產會也會來檢查。從牧場到市場,一共要經過三、四道關卡,如果被驗出有藥物殘留,會被罰很慘。
張勝明挖苦說,現在科學儀器「太機車」,檢驗非常細微。「不過這樣也好,因為這樣養豬業留下來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
中國非洲豬瘟傳遞太快,病死豬已經流入市面
幾位牧場老闆雖然都對自己牧場的防疫很有信心,但提到中國的非洲豬瘟,只有搖頭嘆氣。
劉建富跟《沃草》記者解釋,非洲豬瘟一開始在歐洲傳遞還沒那麼快,到了中國傳得比其他國家更快,才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在中國境內傳開了。他認為,這表示中國養豬的情況很適合傳播,才會傳這麼快。也就是說,他們的人員、車輛、產品,這些可能的傳染途徑都沒有受到正規的管制。
提到政府目前邊境防疫的措施,劉健富認為有必要對中國來的人嚴格檢查,現在中國人對他們自己的食品裡面有什麼也不清楚,食品裡被驗出有非洲豬瘟,就代表中國的病死豬已經全面流入市面,「如果連這個(邊境管控)都做不到,就會很難擋下來」。
雖然非洲豬瘟還沒進到台灣,卻已經衝擊養豬產業,甚至有人收起來不做了。部分養豬業者會直接購買小豬,養成肉豬後賣出。劉健富坦言,對這些養肉豬的業者,如果擔心疫情,當然是把手上的肉豬出掉,收起來不要再養小豬就沒有風險。這樣賣小豬的業者生意也會受到打擊。
一旁的羅葦庭獸醫師也補充,如果沒有非洲豬瘟的話,台灣養豬業的前景應該是越來越好。她認為,台灣今年七月以後就有機會從口蹄疫疫區除名,豬肉可以出口外銷到日本,去年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前,她已經有聽到許多牧場開始要增加投資,買更多豬場、養更多小豬。可惜的是,中國非洲豬瘟爆發後,大家就不敢投資,牧場寧願減少養豬量,避免太大的風險。
中國豬瘟是長期威脅,台灣養豬產業風險永遠都會在
《沃草》記者詢問劉健富,這是不是代表中國這波疫情結束過後,那些業者會重新開始養豬。「中國的疫情怎麼可能過!非洲豬瘟在中國不可能滅掉嘛」劉健富感嘆,中國往後一百年都滅不掉非洲豬瘟,地理上離台灣那麼近,這個風險永遠都會存在!面對這個長期威脅,養豬場如果想生存,就要建立一個好的防疫機制。
他說明可能的做法,像是以前是進飼料會直接放到養豬場旁邊,現在應該就要做個離豬舍比較遠的倉庫,飼料進來後先放到那邊消毒。如果是直接把飼料扛到豬舍,這個危險性就高。
劉健富也說,政府這次防疫做了很多事情,開了很多會也發了很多公文,跟我們豬農說要落實防疫。問題是現在每個環節都要做到好,除了豬農,旅客也要配合,不能帶中國豬肉進來,包括頻繁進出中國的台商,只要有一個地方疏忽,疫情就可能進來。現在就只能「剉咧等」(tshò leh tán)。
「這其實不只是養豬產業的事,很多人的生計都會受到影響」獸醫羅葦庭提醒,表面上非洲豬瘟只會直接影響養豬產業,但其實很多豬的相關產品也都會影響到大家日常生活。除了以後可能買不到台灣豬肉,像獸醫、飼料、跟牧場有關的機器設備、藥廠、疫苗廠,都會受到連帶影響,「受到衝擊的不只是大家說的2000億而已」。
訪問的最後,劉健富告訴《沃草》記者,非洲豬瘟其實就是一個對「公共衛生」認知的問題,當民眾抱持著「不用擔心啦」、「不關我的事」這種心態,台灣是不會進步的,「當一個社會開始去重視這些公共議題,就代表了一個社會進步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