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烙哲學為何傅斯年說中國本沒有所謂哲學中國沒有哲學是褒是貶

發佈時間 2022/5/14 00:00:43
最後更新 2022/5/14 00:00:44
圖/<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citizenedu/?fref=ts">沃草烙哲學</a>

圖/沃草烙哲學

中國有無哲學?這看似是個實然問題,但在中西文化持續磨合的時代背景下,它其實隱含了很強的價值判斷。

看到「中國哲學」一詞,我們直覺地會聯想到中國的傳統思想,從學派來看有儒、釋、道,從思想家來看有孔、孟、老、莊,從著作來看則有《易》、《論語》、《六祖壇經》等。一般說來,這些思想家是中國哲學家,而這些著作則是中國哲學文本。

從「哲學」傳入東亞、日本學者與梁啟超用「支那哲學」(「支那」一詞在當時並無貶意)來指稱中國傳統思想開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中國哲學」已成為普遍被接受的觀念。既然哲學是西方文明的思想源流,用「中國哲學」來代表中國傳統思想,似乎也理所當然。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用詞昭示了傳統思想具有哲學價值。如此一來,如果有人宣稱或暗示「中國沒有哲學」,往往就會引發論戰,因為這種「傳統思想沒有哲學價值可言」的說法,帶有相當的貶低意味,許多愛好傳統思想者不能接受。

「哲學」與「傳統思想」並無完全對應

然而,從民初到當代,從西洋到中國,其實都有人宣稱「中國沒有哲學」,或者「中國傳統思想不應用哲學一詞來代表自身」。更有趣的是,這樣的宣稱,其本意非但不是貶低,反而是要突顯傳統思想的「特殊價值」。他們的基本想法是,傳統思想的特殊價值非「哲學」所能概括,「中國哲學」一詞因而並不恰當。

前臺灣大學校長、歷史學家傅斯年,於1926年分別寫給胡適與顧頡剛的信中,皆強調中國嚴格說來沒有哲學,甚至說這是「健康的一路」。

他認為,在傳統思想與西方哲學之間,無法對應的內容頗多,能夠對應的內容頗少,以西方哲學的術語或方法來解讀傳統思想,往往就只注意到那些能夠相互對應的部份。或是為了使兩邊有更好的對應,就為傳統思想的概念或術語,添加許多原本沒有的內容。傅斯年認為,這兩種情況,都會忽略傳統思想自身的特殊性質。

此外,如前清華大學教授、思想史家韋政通則說,強調人格境界的修身,以及強調政治理想的用世,它們的具體實踐,才是儒家的最終關切。相較之下,西方哲學強調的是理論思辨,強調對於修身、用世活動的分析或輔助,而非具體實踐。如果我們僅僅注意理論思辨的部份,就容易忽視儒家的核心關懷。

這樣的說法,雖然並未直接導出「中國沒有哲學」的結論,卻突顯了哲學和傳統思想之間的對應並非理所當然。或至少是說,透過哲學術語、哲學方法來理解傳統思想時,我們應該注意兩者之間的可能落差。

「中國沒有哲學」並非貶意

當代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立場則更進一步,他說:

在西歐文化之外存在著同樣具有尊嚴的各種思想與知識,但將它們叫作哲學是不合理的。因此,說中國的思想、中國的歷史、中國的科學等等沒有問題,但顯然去談這些中國思想、中國文化穿越歐洲模式之前的中國「哲學」,對我來說則是一個問題。而當它引進了歐洲模式之後,它也就變成歐洲式的了,至少部分如此。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式馬克思主義問題的來源等等。我想要說的是,我對這種非歐洲的思想絕不缺乏敬意,它們可以是十分強有力的、十分必不可少的思想,但我們不能將之稱為嚴格意義上的「哲學」。

德希達認為,世界上各大文明都有自己專屬的思想文化及其特殊價值,「哲學」是歐洲文明的專屬名詞。儘管歐洲文明的廣泛影響,使得哲學傳播到世界各地,融合並產生了某些「歐洲式的哲學」,但那些曾經獨立發展的、未受歐洲影響的思想文化,並不能稱之為「哲學」。

基於這樣的觀點,清末以來許多受西方影響而有的思想,可以說是某種哲學。但孔、孟、老、莊等思想則不能被視為哲學,因為它們是在中國的特殊歷史脈絡下,所獨立發展出來的思想文化,其內容與價值,都不能也不應由源自古希臘的「哲學」二字所概括。

此外,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歐陽敏也認為,嚴格說來,哲學是西方文化傳統所專有,除非我們採取類比或譬喻式的用法,否則中國哲學不需要被視為哲學。考慮到中國思想傳統的獨立性,用Sinosophy(中國傳統學問)一詞來替代Chinese Philosophy(中國哲學),或許更好一些。由此可見,「中國沒有哲學」一說,有時可能是出自於一種尊重,指的是傳統思想不宜完全化約到「哲學」的框架內來理解。

以「國學」來取代「中國哲學」?

說到這裡,有人或許會認為:無論是「中國必定有哲學」或「中國沒有哲學」,若不影響我們研究與理解古代文本,「傳統思想」也好、「中國哲學」或「國學」也好,都只是名稱上的差異,有必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去爭論嗎?

對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方朝暉而言,其中的差異絕不只是名稱,而更涉及了學科分類的問題。他有系統地突顯了儒學和哲學的差異,包括概念、對象、功能以及思維方式等,更指出在傳統思想中,經典必須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但在當今的學科體制下,我們只需要考慮理論思辨的部份。方朝暉甚至認為,中國哲學史這一學科的負面作用遠大於正面作用,因為它只重視抽象思辨而忽略道德修養與政治實踐,但修養實踐才是儒學的獨特價值所在。

譬如我們在研究孔子時,如果只關切他所提出的理論思辨,而忽略了他的個人修養過程、忽略了他如何面對當時的政治局勢,那麼就是忽略了孔子思想中真正有價值的部份,而不能有相應且確實的理解。

承此思路,許多人認為,要回歸儒學本來的意義與功能,尤其是道德修養與政治實踐方面的研究,就不應採取文、史、哲的三分架構,而必須把中國文學、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等學科重新統合起來,採取「經學」或「國學」模式,甚至是以《詩》、《書》、《易》、《禮》、《春秋》等經典來做學科劃分。如此一來,「中國哲學」這一學科就不再必要了。事實上,在中國的許多大學裡,早已有「國學院」或「國學所」的設置,甚至也將要推行「國學教育本科專業」。

結語

中國有無哲學?這看似是個實然問題,但在中西文化持續磨合的時代背景下,它其實隱含了很強的價值判斷。基於截然不同的考量,「中國沒有哲學」一說,或者被視為貶低傳統,或者被視為尊重傳統,若不釐清其中的理據,就很容易產生誤解。

而在釐清理據後,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在現代社會裡,傳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應該要標榜「國學」還是「中國哲學」?我們應該強調傳統思想與哲學的共同性,還是強調它自身的獨特性?或者是說,想研究「中國哲學」的就研究「中國哲學」,想研究「國學」的就研究「國學」?

這些問題,涉及了我們對於傳統思想的不同認知、期望與研究方法,短時間內恐怕不會有一個簡單明瞭的答案。

本文原於 2018 年 04 月 16 日刊載在鳴人堂,作者為周詠盛。

註解

  1. 給胡適的信,見《傅斯年全集》卷7,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頁38。給顧頡剛的信,見《傅斯年全集》卷1,頁459。
  1. 韋政通《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韋政通自選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頁13。
  1.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2004,頁15-16。
  1. Ouyang Ming, 2012, “There is no Need for Zhongguo Zhexue to be Philosophy”, Asian Philosophy, 22(3): 199-223.
  1. 方朝暉《「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
  1. 方朝暉《學統的迷失與再造-儒學與當代中國學統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0,頁119。
  1. 徐復觀於〈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歸〉一文當中,就是如此主張的。
  1. 更多資訊,可參考〈為什麼被台灣年輕人排擠的四書,在中國卻被奉為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