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烙哲學小孩的教養除了讓大人心情好一點還能幹嘛

發佈時間 2022/5/19 21:11:49
最後更新 2022/5/19 21:11:49
圖/<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citizenedu/?fref=ts">沃草烙哲學</a>

圖/沃草烙哲學

郝廣才在金鼎獎公開發言,認為人在台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顯示了因為不讀書而導致的教養問題。他認為,這就像廁所排不到就在大廳大便一樣——不管是哪本書讓他覺得這類比恰當,我希望那本書離我的孩子遠一點。當柯文哲發現建中生不用掃廁所,也批評說這違反教育宗旨。

黃益中同意郝廣才「讀書才能更有教養」的見解,並以「金錢買不到掃廁所教育」的論點來支持「學生的廁所就該自己掃」,他認為這些勞動蘊含了重要的教養與道理。

教育者似乎常提出這種格式的理論:學生必須額外做X、思考X、背誦X(擦窗戶、掃廁所、讀文言文、愛校服務、多讀書等),因為這會提供某種教養。教養是個好東西,最好人人都有——但到底什麼是教養?我們怎麼知道教養不是在鞏固社會階級、製造免費勞動力?怎麼知道沒有浪費學生的時間?

本文將從這裡開始逐步分析教養的內涵,並說明該如何看待「教養教育」這回事。

教養與德行

人們經常把「好孩子」或「好人」當成教養的標準。在哲學上,這種作法混淆了教養和「德行」(virtue)。

「德行」就字面上來看與道德有關,然而這樣講並不完全對。哲學家談的德行,更接近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講的「Arete」。Arete 是一種「優良發揮自己能力」的狀態,這是一種能實現夢想、成就幸福、讓各能力能良好發揮的狀態。在這種意義下,擁有德行的人能好好發展各種潛能,甚至能在困境中做出正確判斷,包括道德判斷。

確實有些教養符合亞氏德行。例如,有教養的人通常懂得尊重他人,而「懂得尊重他人」通常也是德行、能協助實現人生幸福。但即使這樣,教養和德行畢竟有所不同,譬如這樣的例子:

小壞喜歡把小狗手腳綁起來沉入水中玩。

我們大概不會在這時候說「小壞真是沒教養」(就像我們不會說「某人居然搶銀行,真是沒禮貌」),我們會說「小壞的道德低落」,而「道德不低落」通常是種德行。

德行常常跟道德有關,不過並不總是:

小貪是個不懂珍惜的人。

「懂得珍惜」往往是一種德行,然而一個不懂珍惜的人不見得在道德上更壞,只是他大概會在人生中自食其果。

總而言之,德行之所以對我們重要,是因為它對我自己的人生有意義,但教養則被認為對社會、文化有意義,甚至有助於社會與文化的發展或維持。

妥善區分德行與教養,可以幫助我們初步釐清教養的意義:德行是一種為人生幸福而該有的能力或狀態,而教養則是一種來自文化與社會的規範。

習俗的教養、公民的教養

當我們在哲學中說一個東西是「規範」,意思是:它會限制我的自主行動(出於我的意願採取的行動),無論是因他人干涉,還是因自我約束而造成。

有教養的人隨時遵守某些規範:他行禮如儀、行事得體、不逾規矩。教養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來自於大家守規範對社會、文化帶來的好處。沒教養會減損這些好處,例如:

(1)小吵習慣在捷運大聲講電話。小吵影響了捷運上需要安靜的其他人,侵犯到其他人的生活空間,更一般地說,不尊重他人的生活

但是,也有些「沒教養」不至於構成不尊重,例如:

(2)小真常坐在車站大廳的地上。即使小真沒有擋到他人,郝廣才也認為:這真是沒教養。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郝廣才認為這是教養,也不知道愛讀書的他會不會讀烙哲學專欄。但我想大概不出:觀感不好,更一般地說,看起來不符合文化規範

持平而論,這裡由並不算太糟,因為有時「看起來符合文化規範」確實對社會、文化有所好處,譬如說,大稻埕店家都使用懷舊的招牌,使城市變得更好,甚至振興觀光。

我們可以看到,(1)的教養和(2)的教養有一個主要的不同:(1)涉及「應該如何尊重他人生活」的問題,但在 (2) 只涉及「應該看起來如何」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討論,我將涉及實質對他人干涉、涉及「應該如何尊重他人生活」問題的教養,稱之為「公民的教養」;將涉及他人觀瞻、涉及「應該看起來如何」問題的教養,稱之為「習俗的教養」。

或許有人會質疑:「坐在車站大廳有礙觀瞻」難道不算是不尊重其他行人嗎?首先,我們要區分究竟「有礙觀瞻」是意謂著「不好看」,還是「有人的生活被實質干涉」。在這,我想只要不伴隨文化歧視,那麼最多只是「不好看」而已。坐在車站大廳確實可能讓很多人看了不順眼,但是這種程度的不順眼如果足以成為理由去限制人不能坐,那我們可能也要同意,例如說,為了不至於讓別人看了不順眼,大家應該避免把頭髮染成綠色。

當然,確實也有些「不尊重他人生活」的有礙觀瞻,像是這個「令人反胃」的例子,在這例子中,在我們的文化中,觀看者不只是覺得不好看,還會在生理上產生確實的不良反應:

小噁在連鎖餐廳一邊吃漢堡一邊用手摳腳。

當我在上面說「在我們的文化中」,要強調的是,公民的教養和習俗的教養都有社會文化基礎。在本來說好要安靜的車廂中大聲說話會讓人不適,讓通勤者疲憊甚至精神耗弱。為了不讓他人有此感受,我們壓低聲量。但如果在大家習慣較吵鬧的運輸工具上,當我們稍微大聲說話,並不意謂著不尊重他人。在這樣的文化中,這裡的「壓低╱提高聲量」標準和捷運文化有所不同。旅客在買票時,往往也都做好了承受這種程度吵鬧的心理準備。

習俗的教養以公民的教養為前提

小滋吃湯麵聲音很大(但不至於使旁人精神耗弱)。

在台灣,小滋可能會被批評沒教養。但在日本,小滋搞不好反而展現了對拉麵師傅的尊重。

習俗的教養會隨著文化有所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當我們進行教養時,孩子該學習怎樣的文化?更麻煩的是,如果教養都是相對的,那我們還能批評別人沒教養嗎?還能教小孩嗎?

以台灣現況來說,對小孩的教養常由一連串禁令或生活規則組成,教導者頂多說明「照著做才有教養」,但很少說明為什麼這些規則有助於教養,更重要的是,很少說明到底人為什麼要有教養。這種教養教育都是從「習俗的教養」出發,而很少提及「公民的教養」,若不經過反思,大家通常不會意識到這兩者的區分。

譬如,這兩個容易讓人覺得沒教養的例子:

小罵走進某間日本拉麵店,大聲批評其他大聲吃麵的顧客沒教養。

小廣走到台北車站大廳,看到小真等人坐在地上,上電視批評那是沒教養的台灣人,還以為是外勞。

小罵和小廣的批評,出在他們對「習俗的教養」的理解以及對眼前現象的衝突,但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衝突其根本是文化衝突,有些文化就是吃麵大聲、愛坐在地板上。當社會往來越來越便利、文化交通越來越頻繁,這些衝突就越容易出現。他們如果沒發現自己面對文化的衝突就貿然批評,反而會讓自己成為沒教養的人。

換句話說,在現代社會,強調尊重多元文化的「公民的教養」應該比任何的「習俗的教養」更根本:

  • 習俗的教養只適用於跟自己處於同一文化的人。
  • 人需要意識到自己得尊重不同文化,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
  • 若我們要「跨文化」去批評別人沒教養,我們必須引用「公民的教養」,而非「習俗的教養」。

例如說,如果你要批評外國觀光客隨地大小便,引用習俗的理由(「在台灣我們不這樣幹,你要入境隨俗」)將顯得文化傲慢,而訴諸公民的理由(「這樣在生理上令人作嘔,而且會威脅環境衛生」)則更加合理。

從這裡可以看出上述區分的重要性:我們對他人習俗的教養抱持尊重,但為了能處理文化衝突和增進理解,我們必須以公民的教養彼此要求、協調,進而產生新的教養,依此來共同生活。

教養與各種大人的藉口

教養很重要,然而我們也需要注意,究竟哪些教養確實是現代社會所必須的,而哪些教養,特別是習俗的教養,其實只不過是「大人的藉口」。

我們可以同意,有些沒禮貌的事同時也沒教養,不管是在哪個文化裡,我們都應該讓孩子不要像小煩這樣:

小煩總是打斷別人發言,而且喜歡貼人標籤。

事實上這不僅適用於小孩,也適用於所有人,這是一種公民的教養。同時我們也會認為,將這種規則當作習俗,能讓文化加分。

只不過,我們的社會卻往往走得更遠,例如我們要求孩子不要像小乖這樣:

小乖會直接叫老師的名字,上課還會舉手批評老師的論點(沒有到很刻薄的程度)。

可能有人認為,有一種公民的教養就是要求不能對老師不尊重,或者認為「對老師超級尊重」是一種習俗的教養。但如果我們反省下去,就會知道這只是大人的藉口:這種「尊重老師」的教養,並非是在尊重對方的生活,也不在於對文化、社會有怎樣的貢獻,而是有其他的目的,例如讓老師有教育權威,讓灌輸式教育能順利。這不是要求「對人的尊重」,而是要求「超出對人的尊重」。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的權力關係?有人認為這會使學生更容易學、老師教起來更方便。但這也使學生失去了能與教育者平等對待、反思權威的能力。

對於教養,特別是在我們這個總喜歡教訓孩子的社會來說,我們需要不斷思考的是,當我們把一個又一個規範丟在孩子身上,最終我們希望培養出怎樣的人?我們讓孩子習慣擁有多少的自主性?

因此,不管是要辯護「掃廁所能夠提供學生教養」,還是其他任何的教養方案,我們都不能只說「那能養成做人的道理和品格」。我們必須明確指出,究竟這能提供怎樣的教養?為何必要?為何手段有效?

談教養教育不該理想浪漫,尤其是當你正在以限制他人的自由與自主性的方式,對他人的自由與自主性進行加工。

本文原於 2017 年 08 月 22 日刊載在鳴人堂,作者為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