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督盟評論宜蘭縣長林姿妙跑攤公關拚第一縣政品質放兩旁

編輯
查無此人
發佈時間2019/4/6 11:04:22
最後更新2019/4/6 12:12:45

林姿妙講話卡卡,曾被批評只會握手微笑,但正是靠著握手贏得選舉。上任後的林姿妙不改跑攤握手習慣,但卻屢傳爭議,包含重大會議經常遲到為了實現「學校免費午餐」政策而排擠文化預算在倡議環保減塑的綠色博覽會開幕施放700顆氣球垃圾原住民運動會卻請非原民運動員選手傳遞聖火而挨批不尊重原住民等等。宜蘭縣公民監督聯盟(簡稱「宜督盟」)整理林姿妙上任100天來各種事件,並分析為何宜蘭坊間盛傳真正治理縣府事務的不是林姿妙縣長,而是縣府秘書長林茂盛。

關於林姿妙連任執政100天的有感事件(宜督盟整理/沃草製圖)

關於林姿妙連任執政100天的有感事件(宜督盟整理/沃草製圖)

宜蘭縣公民監督聯盟(簡稱「宜督盟」)

發揮民間中道力量,監督代議部門之問政、政府部門之施政、傳播媒體之報導、企業之社會責任,以保障宜蘭縣民獲得正確資訊,並藉此宣導民主理念,發展公民社會,培植公共事務人才,謀取宜蘭縣民之公共利益。

2018年縣長選舉期間,有句話說:「在宜蘭,沒握過林姿妙的手,就代表你沒出過門。」清楚描述出林姿妙雖有說話荒顛、不會看公文等問題,但憑著握手跑攤,就跑握出宜蘭縣的一片江山。

這樣的行事作風,在林姿妙登上縣長寶座後,更加變本加厲,上任首次縣務會議的狀況,正揭示了「跑攤公關重於縣政公務」無為而治的理念,當日會議時間一到,所有媒體及一級主管全員到齊,等著聆聽新官上任重要宣示及施政目標,沒想到縣長遲遲未出現,找遍縣府上下都不見妙蹤,而副縣長林建榮為化解尷尬代為圓場,聲稱林姿妙在羅東另有「重要行程」,請同仁及媒體再等一下;終於在24分鐘之後林姿妙姍姍來遲,推辭說自己是在縣長室接待賓客,與副縣長的說法相互矛盾、彼此打臉;隨即的議程是介紹縣府內閣成員,林姿妙連自己任命的副縣長名字都叫錯,還是被幕僚糾正後才發現,隨即草草結束縣務會議,前後不到廿分鐘,比眾人等候的時間還短暫。

林姿妙不只是縣府正式會議遲到,對中央政府也是「一視同仁」:據3/7新聞報導,立院交通委員會與交通部長林佳龍,在宜蘭交通建設考察第1站簡報,林姿妙便又遲到10分鐘,出現交通部長等縣長有趣現象。

林姿妙縣長參加《三月三.帝爺生.呷拜拜》跑攤活動(照片來源:林姿妙臉書)

林姿妙縣長參加《三月三.帝爺生.呷拜拜》跑攤活動(照片來源:林姿妙臉書)

大權旁落,無心政務,民間笑稱現在是「林秘書長治縣」

林姿妙現在跑攤範圍擴及全縣,頻率也更加密集。過年前,跑遍各大工商團體尾牙還不過癮,連地方宮廟活動也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然而,縣府重要會議除縣務會議外,許多重要會議的主持重擔幾乎都落在秘書長身上,因此縣務會議記錄中常出現「林秘書長茂盛提示」的字眼,似乎縣府中最瞭解各種事務情況的是秘書長,難怪坊間笑稱現在是「林秘書長治縣」。

無論是甚麼重要的會議,只要是林姿妙親自主持,不是為跑攤遲到,就是草草結束,再不然就是開個頭,就丟給其他人主持,繼續跑攤,像是縣務會議這種「做為縣府各單位間橫向溝通與決策的重要會議」,重要性比不過一場跑攤敬酒的交際公關。畢竟對過去鎮長任內只來參加過兩次擴大縣務會議的林姿妙來說,縣務會議沒那麼熟悉。而且開放媒體採訪的縣務會議多說容易出錯,少講一些才是上策。

但宜蘭地方人士對新任縣長是相當憂心的,因為林姿妙過於重視跑攤文化,無心政務的狀況,恐不利於縣政的推動,猶記在2009年同樣由羅東鎮長轉任縣長的林聰賢,在就職典禮上為表示縣政優先的決心,便宣誓:「就任第一年,除縣府員工及親友的婚喪喜慶,其餘皆由秘書代表參加」。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宜蘭鄉親顯然比較喜歡四處跑攤的父母官,在「跑攤握手」重於「縣政公務」的原則下,相信這樣的狀況會持續地、不斷地發生。

無心縣政,挨批不尊重原民、綠博變「垃圾」博覽會

首長無心縣政的況狀非常明顯,縣府內部的運作也相當紊亂,曾傳出公文不過副縣長、被架空的傳言,而在重大政策、公文簽核的責任都落在縣府老三(秘書長)身上的結果,犧牲的便是施政品質。見微知著的例子是,一場原住民運動會的聖火傳遞,便貽笑四方:明明請縣內原住民選手傳遞聖火並非難事,尤其還有不少縣立南澳高中的原民選手,在蘇花改蘇澳─東澳段通車後,蘇澳到南澳行車時間也縮短為半小時,但縣府卻便宜行事,請市區的非原民選手來傳遞原住民運動會聖火。

另一個例子是全國性音樂比賽場地,這樣一場年度最重要的音樂賽事,竟草率地在空曠的體育館開打,流動廁所更是架設在戶外調音區旁,場內使用反聲板的克難設施,讓以音樂、聲音為勝負標準的競賽,在最簡陋、臨時、不友善的環境下進行,不只直接影響參賽選手表現,更丟進了宜蘭人的臉面。縣內像是宜蘭高中音樂館、羅東鎮立演藝廳、金車國際會議中心、宜蘭大學⋯⋯等等地方,在過去皆做為舉辦過全國性音樂比賽,卻還是選擇了對參賽選手最不適合的場地來舉辦比賽,淪為笑柄。

而近期倡議環保減塑的宜蘭綠色博覽會,不僅事前大量發送入場券,開幕活動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為了一張開幕的「熱鬧」照片,竟施放700顆氣球,全無綠色的環保觀念,更是直接忽略活動的本質。將苦心經營了廿年的綠色博覽會,秒變成「垃圾」博覽會,相當地諷刺,也更令人憂心今年的童玩節,不知道又會有甚麼震驚四座的荒唐表現。

民間團體諷刺林姿妙寧願刪除文化、觀光等預算,也要達成「午餐立縣」的目標(圖片來源:宜督盟)

民間團體諷刺林姿妙寧願刪除文化、觀光等預算,也要達成「午餐立縣」的目標(圖片來源:宜督盟)

文化、環保、觀光已成歷史,「午餐立縣」成為最重要目標

為了實現學校午餐免費政策,每年需擠出3億多元預算支付,在同黨縣長呂國華任內將舉債達到上限後,宜蘭縣財政拮据狀況下,只能以刪除或壓縮其他預算來支應。其中,文化是最先被犧牲的部分,林姿妙放任藍營議員砍文化預算,蘭陽戲劇團預算被議會砍後,即便議長建議林姿妙可再增編預算來解決,卻以對於縣議會決議表示尊重,基於保存戲曲文化 ,縣府不排除在4、5月間提出追加預算,讓劇團續存來回應,最後則是文化部出面買單才解決。而國寶作家駐點的百果樹紅磚屋與知名的景點丟丟噹森林公園(幾米飛天火車)也遭同樣下場,歷任縣長奠立的文化立縣,林姿妙就此捨棄。

對林姿妙而言,文化立縣、環保立縣、觀光立縣的宜蘭似乎已是歷史,也與她看重的跑攤文化沒有正相關,更不是她擅長的領域,午餐立縣才是她的縣政目標,學校午餐免費比甚麼都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