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瑞士都放棄中立 作家汪浩臺灣面對中國威脅不能再當騎牆派

發佈時間 2022/4/6 08:35:45
最後更新 2022/4/6 08:35:4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全球局勢大洗牌。日前作家汪浩參加制憲基金會講座指出,此役將成美蘇冷戰的終結篇,美國通過支持烏克蘭徹底打垮俄羅斯,不用再和中俄兩面作戰,能把重心轉移至亞洲,未來全球局勢將以「美中對抗」為主軸。他警示臺灣,當全世界只有中國公開以消滅臺灣為基本國策,因此臺灣堅持親美、不能搞中立或和平主義的「騎牆派」是很清楚的。現實是連瑞士都放棄中立,臺灣更不可能奉行。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也認同,這顯示即使烏克蘭是主權國家都會被侵略,更何況臺灣在國際社會上的軟弱?臺灣更需要堅持、強化主權論述和作為,要勇敢去跟國際說自己是臺灣。

《意外的國父》、《借殼上市》作者汪浩,出席制憲基金會舉辦「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未來國家願景:挑戰與因應」論壇(攝影/廖昱涵)

《意外的國父》、《借殼上市》作者汪浩,出席制憲基金會舉辦「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未來國家願景:挑戰與因應」論壇(攝影/廖昱涵)

汪浩強調,美中關係過去因《上海公報》有著蜜月期,但過去五年來美中關係經歷巨變,最深刻本質變革就是,美國重新認識了中國共產黨的威脅。川普政府時期,國務卿龐佩奧就明確提出中國威脅不再限於地區而是全球性的,威脅和迫害更甚於前蘇聯。

俄羅斯將徹底被打垮,「美中衝突」成未來國際關係主軸

這種美中變化,也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得到加強。汪浩認為,這次俄羅斯侵入烏克蘭,最終會成為美蘇冷戰的終結篇,美國通過支持烏克蘭抗俄戰爭,從政治、經濟、軍事上徹底打垮俄羅斯,從此後一蹶不振,而美歐空前團結。

汪浩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結束後,美國就不用再擔心兩面作戰,因為俄羅斯不太可能對歐州產生長期的軍事壓力,至少歐盟有足夠的自我防衛力量。美國的全球戰略就會調整成「重亞洲輕歐洲」。

「沒有想到會來的這麼快,但俄羅斯自作孽不可活!」汪浩說,未來美中兩極衝突將成為全球國際關係的主軸,這是臺灣今後要面對的新格局。

汪浩說,不管是否承認美中對抗是新冷戰,但這就是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全方位對抗。對歐盟來說,有去俄羅斯化的過程,對美國和全球來說有去中國化過程。「印太版北約」圍堵中國一定會加速形成,因為俄羅斯的侵略不管結果,都對全世界提醒,中國的軍事威脅比俄羅斯更大。

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攝影/廖昱涵)

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攝影/廖昱涵)

汪浩:連瑞士都放棄中立 臺灣更不可能奉行

對臺灣來說,汪浩認為帶來啟示是,全世界只有中國公開宣示以不惜動用武力消滅臺灣成為憲法上的基本國策,因此臺灣堅持親美、不能搞中立或和平主義的「騎牆派」是很清楚的。更不懂為何還有政治人物在鼓吹和平主義?現實是連瑞士都放棄中立政策,臺灣更不可能奉行。

汪浩也提醒,這次烏克蘭抗俄引起國際一致反對,因為被認為這「兩國」間的爭端。所以最重要是要打破中國「臺灣問題內政化」的論述,要努力去推動臺灣問題的國際化。

汪浩說,川普後期、拜登上任後不論美日、美韓、G7 等國際場合,都提到對臺海安全的關注,表示了對臺灣問題國際化的努力。但他認為臺灣無論政府或民間,還是要做出更明確地闡述,說明臺灣問題都不是中國內政問題。

汪浩總結,過去臺灣用「中華民國臺灣化」抵抗這個《上海公報》體制,中華民國已經被臺灣借殼上市。但國際社會礙於中國反對,普遍不敢在法理上同意臺灣的事實獨立。

「但光靠臺灣政治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還不足以說服國際!」汪浩指出,臺灣更要推動「臺海問題國際化」,也要讓各國承認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要讓全世界接受中國武統臺灣不是統一問題,而是侵略問題,不然全世界要來幫忙在法理上都會有困難。

連主權國家都會被侵略 臺灣更需要向國際強化主權論述

宋承恩也補充,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這顯示即使烏克蘭是主權國家都會被侵略,更何況臺灣在國際社會上的軟弱?他認為,臺灣更需要堅持主權、強化主權論述和作為,要勇敢去跟國際說自己是臺灣。

作家汪浩(左起)與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對談(攝影/廖昱涵)

作家汪浩(左起)與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對談(攝影/廖昱涵)

宋承恩抨擊,中華民國就是美國在 1979 年前承認的,也就是「過去式」。我們對美國來說,毫無懸念就是「臺灣」,所以蔡政府不要把「中華民國臺灣」放在蓬佩奧口中、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自己是主權國家不需要這樣子。

宋承恩強調自己無意區分華獨或臺獨,只是在臺灣終究主張和中國是不同國家下,那怎麼樣的模式比較可行?他提醒,「中華民國模式」是不可行的,不是歷史原罪原因,而是該怎麼論述在歷史架構下,中華民國和中國是不同的?特別是島內還有很多人主張中華民國臺灣才是中國?這要如何說不是中國內政?像他自己就說不出來。

宋承恩認為,蔡政府若有心,應該推出實際的政治論述,而不是只是政治口號。固然其有對國內的理由,但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要深知「國家正常化」才是維繫臺灣安全的。

《上海公報》50 年美中關係變質 美國重新認識中共威脅

談到美中情勢,不得不回顧 50 年前的《上海公報》體制。汪浩指出,由於中國文化大革命後期,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想推動聯美抗蘇的政策,而美國為了結束越戰和遏止蘇聯擴張,也積極謀求與北京改善關係,雙方因素配合下就有了《上海公報》。這也對臺灣處境造成決定性影響,實質否認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否認臺灣的國際空間,把臺灣框架在沒有國籍地位、身份的體制下。

一中政策不等於一中原則(製圖/沃草)

一中政策不等於一中原則(製圖/沃草)

汪浩說,50 年前美國總統尼克森提出「一中政策」,不是對中國同情,而是對於中共實力和意圖的判斷,也就是尼克森不是喜歡共產黨,而是認為共產黨沒能力對美國霸權地位威脅。當時美國的一中政策,是為美國國家利益設計的,反應 1970 年代初的情景,也就是當時毛澤東所說:「無論美中都不能兩面作戰」。也讓兩個意識形態、政治體制完全不同的國家,產生巨大的共同戰略意義,就是雙方要抗共同敵人蘇聯。

汪浩指出,解密檔案顯示當初簽《上海公報》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就建議:「中共和俄國人一樣危險,在某個歷史時期他們會更加危險。如果中國更強,就不會一心一意尋求同盟關係。」這個預知,就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時證明了那個「歷史時期」的來臨。

《上海公報》裡,中國確立了「一中原則」、美國提出了「一中政策」。所謂「一中政策」,汪浩說就是美國認知到在臺海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而美國政府對這立場不提出異議。並重申,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汪浩強調,這句話中有幾個關鍵:一是沒有提到「臺灣人」,只有「中國人」;二是美國不提出異議,不代表同意或者接受。第三,美國從未正式承認或接受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第四,美國也一貫反對中國以武力改變臺海現狀。

汪浩也補充,1979 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制定的《臺灣關係法》中指出:「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決定臺灣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他認為這等於把上海公報做加強,也顯示以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非屬中國內政。

汪浩指出,2020 年時任美國國務卿龐佩奧公開回應:「臺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分,過去 35 年美國兩黨都遵守政策。」這顯示美國對《上海公報》是有修正的,某種意義來說,上海公報中沒有明確提及臺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分,但卻被龐佩奧點穿了。

註解

  1. 《上海公報》在 1972 年 2 月 28 日由美國總統尼克森在上海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簽署,文件中闡明了兩方不同的觀點。中國重申:臺灣問題是阻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臺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臺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臺」、「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臺灣獨立」和鼓吹「臺灣地位未定」的活動。而美國聲明:美國認識到,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重申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也同意逐步撤出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