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
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U.S. Taiwan Watch)是一個開源(open-source)專案,所有國會資料皆取自於公開授權平台,團隊由一群工程師、設計師、以及政治研究學者組成。
對平衡臺海局勢具重要意義的美國《臺灣關係法》,今年四月邁入40週年,但此時中國武力挑釁更甚以往、戰機甚至故意跨越臺海中線,使臺灣的自由、民主蒙上陰影。正當中國對臺威脅不斷升高之際,美國國會議員夏波(Steve Chabot)近日提出一項「挑戰一中原則」決議案,其中強調「美國承認臺灣政府合法代表2360萬人之民主政體的客觀事實」,臺灣留美青年也募資在美國《華盛頓時報》刊登全版廣告表達支持。雖然美國有所謂「一中政策」,但內涵和中國「一中原則」卻大不相同,而美國「不認為臺灣是中國一部分」,正是最大差異。
美國沒有「一中原則」
我們應該要先釐清一件事,美國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不等於中國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ciple)。
雖然這兩個名稱看起來有點相似、都提到「一中」,但兩者不僅是內容不同,在一些關鍵議題的看法上也不同,千萬不要因為名稱相近就當作同一件事。不過即使是美國政府官員,也曾多次發生在公開重要場合把中國「一中原則」和美國「一中政策」搞混講錯的失言狀況,進而造成公關危機。
從中國的「一中原則」說起,就是以下所謂的「三段論」:一、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三、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三點論述,雖然都能在美國的一中政策中找到相關說法,但就像剛剛說的,有些論調和中國所主張的並不相同。
美國的一中政策和中國的一中原則不同之處主要在兩個部分:首先,一中政策的內涵非常廣泛,其中包含了美國對於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的關切;再來,一中政策中對於臺灣法理地位(譬如:是否「屬於中國一部分」)的解釋和認知,和中國的一中原則不同。
美國「一中政策」是什麼?
美國的「一中政策」是用來處理和臺灣以及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關係的政策。大約從1980年代起,美國政府官員便開始用「一中政策」這個詞彙,來概括美方對於美中臺三方關係之政策。之所以說「概括」,是因為美國的一中政策刻意保持策略性模糊,讓行政部門得以視美國當下的國家利益,在解釋、操作以及執行上保有彈性。
一中政策的重要性,尤其體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交往。1970年代開始,美國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交往策略」,認為在未來的數十年間,良好的美中關係將替西太平洋帶來和平與繁榮。美國的一中政策,正是當今美中雙邊關係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這個架構,美國和中國在外交、軍事、經濟關係上都不用談,甚至會遭受巨大的潰決。
美國一中政策處理的核心議題有三個:臺灣地位、中共對臺灣施加武力及各種形式的脅迫,以及兩岸關係之穩定與對話。這些因素對於美國在區域安全及民主價值的利益上,都有重大影響。
一中政策內涵的演變
從構成美國一中政策的「內容物」來看,一中政策不像中國一中原則有「三段論」這種鐵板一塊的教條式準則,它包含的內容、運用來構成或解釋一中政策的元素,相當廣泛。這其中可能會援引美國在每一階段曾制訂的、與臺灣和中國有關的法令,或者是歷任政府領導人的政策及發言,譬如: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的《臺灣關係法》、美國跟中國人民共和國在1972、1978和1982發佈的三項《中美聯合公報》、1982年美國總統雷根對臺灣表達的「六項保證」。運用上的彈性,使得美國的一中政策像是會演化的「有機體」,端看當下使用的需求調整。
而刻意地保留模糊空間,針對當前的美國國家利益做彈性調整,正是一中政策的「終極奧義」。除了一些基本原則不太可能更動之外,美國政府在執行面上其實有不小的揮灑空間,也會視情況特別強調(或不強調)某些內涵。像是面對中國時,就會強調一中政策裡面的《中美聯合三公報》;面對臺灣時,就會強調《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這種一中政策內涵的調整與彈性,若我們把時間的跨度拉大,則能夠看得更明顯。
什麼是「六項保證」?
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於1982年提出對臺灣的「六項保證」,後來於2016年5月17日、我國總統蔡英文就職前夕,更以「共同決議案」形式在美國國會參、眾議院通過。美國國會的「共同決議案」,雖無須美國總統簽名生效、不具法律約束力,但代表了美國國會對此事的態度。以這項關於「六項保證」的共同決議案來說,就是國會以正式文字形式確立、表達美國將繼續對臺軍售、臺灣不會淪為美中談判籌碼的立場。
「六項保證」包括:
- 美國不贊成對臺軍售設定期限;
- 美國並不尋求為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作調停;
- 美國也不會施加壓力要求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
- 美國對臺灣主權的長期立場沒有改變;
- 美國並無計劃修改《臺灣關係法》;及
- 「八一七公報」的內容並不表示美國對臺軍售之前會徵詢北京意見。
1949年,蔣氏政權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終至撤退來臺。當時美國的一中政策,主要就是在處理這個變化的局面,亦即兩個敵對的「中國政府」: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和在台北的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ROC)。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關係維持了好一段時間,直到冷戰中期為了圍堵蘇聯,才因為策略結盟的關係,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正統中國。
在每個不同的階段與時期,美國的一中政策其實都在改變和調整,只是很現實的,往往這些調整是基於當前美國的國家利益,很多決策的產生沒和臺灣當局討論,或是忽略了臺灣的民意。而這些美國過去的作為,則常常被許多人士拿來當作美國「賣臺」的依據。
像是中日戰爭爆發後,美國和蔣氏政權結盟,當時羅斯福(F. D. Roosevelt)總統做出決定,不只是滿洲國,就連臺灣也要在戰後回歸到中國,試圖要恢復晚清時期的帝國版圖;到了杜魯門(Harry S. Truman)時期,面對中國國民黨1949年的全面潰敗,甚至一度要放棄臺灣,讓共產黨拿下也無所謂,但緊接著爆發的韓戰,讓美國打消這個念頭。
時間到了70年代,美國轉向積極與中共建立關係,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中共展開對話,發表了《上海公報》,雖然美方並未正式承認中國對臺灣主權的立場,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文字仍然出現在公報中;1979年,卡特(Jimmy Carter)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並且終止共同防禦條約;到了雷根(Ronald Reagan)時期,雖然技巧性地先對臺灣釋出口頭的「六項保證」,但卻還是和中共發表《八一七公報》,內容大大限制了美國對臺軍售,一時造成臺灣當局對抵禦北京當局侵犯的擔憂。
上述這段時期裡發生的各項案例,美國在做出關乎臺灣,以及美國和中國關係的決定時,很少、甚至是幾乎沒有考量過臺灣島上人民的意見。但造成這個結果的現實因素是,當時臺灣人民仍處在一個專制政府的統治下,美國很難真正得知臺灣島上的民意。而臺灣後來在80年代的民主化,對美國後續的一中政策,造成重大的影響。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確保美國和臺灣在沒有正式邦交關係之下雙方的交流,其中提到了「臺灣的未來必須以和平手段解決,否則美國將會嚴正關切」,就是要確保中共不會對臺使用武力強迫統一。而臺灣轉型變成民主國家的一個重要意義是,若今天中國真的要達成他統一臺灣的目的,那麼它不僅要說服臺灣的統治當局,現在還得說服全體臺灣人民才行。
1996年臺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正式成為了真正的民主政體。為了體現這一事實,美國總統柯林頓也在2000年的演講中說道:「美國絕對要搞清楚,臺灣和北京的議題要以和平且尊重臺灣人民意願的方式解決」。雖然這段說法,在後來小布希時代,變成了「要尊重海峽兩岸人民意願」,然而,小布希這番講話看來只是為了要安撫中國政府,但其實沒有太大的實質改變,因為中國人民一切由黨中央說了算,無法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
美國看臺灣地位:不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儘管美國一中政策經過多次轉向,內容涵蓋越來越廣、並創造出許多在中國和臺灣間周旋時可以運用的彈性空間,但對美方來說,卻從未承認或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在1979年跟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後,國務院的官方態度是「美國和臺灣維持非官方關係」、並保留一個具有彈性的立場,即-始終不認為「臺灣是中國一部分」、但也不承認「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儘管自1971年起,美國總統不管在檯面上或是檯面下,開始傳達出「一個中國」(One China)政策這樣的概念,試圖謀求北京的理解,但美國即使是在與中國發布的三份「聯合公報」中,也始終沒有「承認」(recognize)北京對臺灣主權的主張,而只是表示「認知」(acknowledge)到有這項主張。
美國的政策即是認為臺灣地位仍然未定,而這樣的地位問題需要由兩岸人民一同解決,並且是要以和平手段、尊重臺灣人民意願、以及不單方面做出改變的方式解決。美國的一中政策,所關注的重點並不在臺灣最後是獨立還是和中國統一,而是這個解決國家地位的過程是否和平、是否會被單方面改變。
面對中國擴張野心 美國「一中政策」將再轉向?
從過去的歷程來看,美國的一中政策一向是按照美國當下的國家利益在做調整,而美國一中政策的主要內容,則多半是在臺灣島上的中華民國政府仍聲稱擁有中國主權,卻又實質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治權之外,此一時空背景下所確立的。然而,在美國《臺灣關係法》頒布40週年的今天,臺灣已被認為是亞洲民主國家的典範,而中國則成為了一個集權專制且不斷向外擴張權力的大國。面對中國不斷挑戰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現在對國家利益的看法還和40年前一樣嗎?是否真的如島內某些人鼓吹的,會隨便把臺灣出賣給中國?還是會基於抗衡中國的戰略,朝向一個有利於臺灣未來國際地位的方向修正?這值得我們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