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籍電子投票比較好法律學者羅承宗恐不堪負荷造成亂象引來中國因素駭客干擾

發佈時間 2024/2/22 10:12:33
最後更新 2024/2/22 10:12:3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不在籍投票在台灣討論已久,中國國民黨、民眾黨大選後紛紛喊出修法,後者更要推動「電子投票」。行政院也在今(22)日通過《全國性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草案,未來公投可望在 60 天前申請移轉到居住地投票。但台灣適合全面性實施不在籍投票嗎?南台科大財經法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羅承宗就指出,「移轉投票」頂多適用中央選舉或公投,若要在全台超過 1 萬個投票所一一展開不在籍投票選務,恐造成不堪負荷的亂象,而電子投票更可能有中國因素、駭客干擾疑慮。他表示,選舉不是要追求形式上的酷炫,更重要的是「信任」,尤其投票攸關民主程序,必須慎重看待。外媒《彭博社》也曾指出,台灣禁止不在籍投票能防止中國干擾大選。

南台科大財經法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羅承宗(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南台科大財經法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羅承宗(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不在籍投票又稱為「缺席投票」,因選民在投票日因故無法親往戶籍地投開票所行使投票權,而事先向選務機關申請改以在其他地點或方式投票。又可細分為通訊投票、代理投票、提前投票、移轉投票、電子投票、設置特別投票所等多種方式。

不在籍投票在國外行之有年,但在台灣仍待社會共識形成。過去立法院僅對全國性公投優先以「移轉投票」方式達成共識。然而,草案在上會期多數條文保留送朝野協商,因應新國會的到來,「屆期不連續」原則意味著草案將打掉重練,行政院今日通過草案,將再次送到新一屆的立法院審理。

隨著今年大選結束時,民眾黨支持者、網紅愛莉莎莎為首帶起的一連串「做票」質疑,中國國民黨、民眾黨也紛紛在開議前喊出不在籍投票的修法。前者認為執勤的軍警消,或者離島民眾難以實踐公民權,後者則認為目前投票方式「落後」,要求電子投票。

羅承宗:地方選舉不適用移轉投票

台灣適合不在籍投票嗎?就目前檯面上認為較可行的「移轉投票」而言,羅承宗就認為在實際操作上爭議很大。他舉例,如果是全國性選舉的話,像是總統,選民在 A 地投賴清德跟在 B 地投賴清德並沒有差,正副總統選舉沒問題、不分區立委選舉沒問題,但放到區域立委選舉上就有很大問題。

羅承宗分析,戶籍在 A 地、生活在 B 地,所以這個選民到底是要投 A 地還 B 地的選舉?如果投生活地還說得通,如果要投戶籍地就好笑了,這張票該怎麼送回去戶籍地計票?他表示,移轉投票到目前為止,可以想像的也只有總統跟不分區立委而已,操作到其他地方的選務上就會出現一堆問號。而這些問號是要被解決的,不解決的話,不在籍投票這題根本沒辦法談下去。

羅承宗直言,移轉投票這並不是「麻煩與否」的問題,其實在很多國家都有實施,像是在臺灣工作的菲律賓移工,就是大使館裡面投票,再寄回菲律賓,美國在全世界各地的僑民也是這樣做。「但問題是,臺灣人到今天能不能忍受選舉 3 天後才有答案?又能夠忍受選票過夜嗎?所以今天大家談這題太簡單啦!」

再加上過去黨國時期讓投票所停電做票的陰影,羅承宗表示,台灣因此變得不喜歡「選票過夜」,當場開完票再走已經成為台灣的習慣了,是民主化一路走來習慣的開票傳統。

電子投票恐釀「信任危機」

至於「電子投票」,羅承宗直指:「最大問題是信賴問題!因為選舉最重要的不是酷炫而是信賴。」他說,臺灣到現在為止信賴最傳統、最笨的投開票方式但是有效率。如果用了再酷炫的方式,沒有信賴感的話,選舉怎麼樣都會有人講話。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也指出,之前台大學生會長選舉的電子投票就出了很大的問題,最後還出現用緊急以紙本再投一次的情形。台大學生會最終結束了實施 6 年的電子投票、改回紙本。台大學生會長選舉採用電子投票期間 4 度出現連線等技術問題,也遭質疑選舉票數誤差、重複投票。

在 2000 年以後,其實也出現不少取消電子投票的案例,像是荷蘭、德國、愛爾蘭、英國、芬蘭、挪威、澳洲、日本,都因為技術或者資安等疑慮放棄電子投票。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陳方隅認為,其實紙本跟人工唱票一點都不落後,台灣每一次的選舉結果都可以在大概開票幾個小時內就出來,所以其實最慢的方式最確實,也因為台灣分了很多個投開票數,其實每一個選務人員需要清點、一一唱票的也才唱個幾百票而已。很多國家要選舉一、兩天後才會有結果,台灣能夠當天出爐,已經比其他國家都還要快很多,所以一點都不落後,是最確實、紮實的方式。

談到選舉最重要的「政治信任」問題,陳方隅也指出:「紙本投票最不可能作弊!」國外觀選團來台灣時,都對這種開票方式嘖嘖稱奇,覺得這就是民主,而且這就是最確實的方式。

陳方隅以美國的不在籍投票為例,其實問題就很多。比如說郵寄投票,那到底以寄出的時間為主?還是收到的時間為主?每一個州的算法都不一樣,容易造成計算爭議。上一次 4 年前的美國總統大選也遭質疑電子投票亂算,最後一路打官司到最高法院才平息風波。

羅承宗也感嘆:「到底台灣的選務在全世界的排名如何?我們是優段班耶。我們是用很傳統的方式,但是可信賴、沒有人敢翻盤除非很接近。現在好了,全世界看我們都覺得說,台灣很有優質、有效率、雖然是 low-tech 但可以迅速開完票的選務。如果說今天成績這麼好的話,我們去看其他國家是在參考什麼?我們還要偷看誰的考卷?」

羅承宗直言,一昧追求 high-tech,在某些領域是有問題的,尤其投票這種攸關民主程序慎重的事情,大家會認為這種東西可以上線?他提醒,移轉投票很好,但移到區域選舉上,投開票所能不能負荷?他說,第一線操作選務的人員,要不出錯就是要讓選務盡量單純化,如果選務這麼複雜,選務人員可能就不玩了,甚至會玩得亂七八糟,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嗎?

陳方隅也說:「選舉是要大家都要信任這一套制度,而且願意遵守規則。如果開始有人質疑這套制度,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裂痕,就很難再繼續運作下去。」

對於目前不在籍投票的規劃,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會以「先公投、後選舉」為方向,主要是考量選務安定性以及重要的社會信任基礎,從公投開始實施,可以做為日後其它選務參考的依據。

註解

  1. 在最新的經濟學人2023民主指數中,台灣在「選舉過程與多樣性」拿到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