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
中國共產黨上週二(16日)公佈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是中共建黨百年以來第三份歷史決議,意義重大。《決議》全文約 3.6 萬字,和臺灣有關的部份約 300 多字,宣傳了「馬習會」、「兩岸一家親」及「惠台政策」等統戰政績,並描述 2016 年以來「臺灣當居加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表示,中國目前的做法是企圖「精準打擊」,把「臺獨人士」與「一般民眾」做區分,之後更要注意,中共可能會比照統治香港提出的「愛國者治港」,排除「臺獨人士」,提出「愛國者治臺」的想法。
中共歷史上曾公布過兩次歷史決議,分別是1945年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中共過去的重大事件,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作出評價與定調,因此本次中國共產黨史上第三份《決議》也引發外界關注。
中國共產黨11月8日起召開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簡稱「六中全會」),11日閉幕公布的會議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提到這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決議》,《決議》後來在16日晚間公佈。
王信賢表示,先前有說法認為,《決議》將在六中全會閉幕一個月後才公布,但這次《決議》公告的時間點,比原本預期得更快,再加上是在拜習會結束沒多久就公布。他認為,這顯示中共內部對《決議》沒有太大爭議,也可解讀為拜習會的結果跟中國方面預期差不多。
王信賢進一步分析,從《決議》談到涉外、「百年未有之變局」的部分看來,都與拜習會的部分內容有相呼應。對於中國對美的關係,《決議》要維穩、保持低調,也沒有在對外關係針鋒相對。
而在兩岸關係部分,王信賢觀察,從結構、字數來看,《決議》談到港澳總共600多字、臺灣300多字,這與中共過往黨的政治報告,或是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多少有出入,在上述提到的其他報告,這兩個部分通常字數差不多,甚至是涉臺的部分會比港澳還多,但這次卻是港澳比涉臺多很多。王信賢認為,這可以從兩個部分來觀察:
第一,因為《決議》這部分在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以及習近平時代的政績,這部分在港澳講得非常細,可見中共認為他們在涉港的部分政績比較多,至於涉臺的部分推動得比較遲緩。然而遲緩的原因,因為「臺灣問題」不只是兩岸關係,也牽涉美中關係。
第二,講到涉臺的部份,《決議》先講相關政績,包括馬習會、兩岸一家親、對台的交流等,尤其是一系列的惠台政策;但接下來就話鋒一轉,提到2016年以來,「臺灣當居加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接著提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
王信賢提醒,臺灣被放進《決議》中,對中國具有象徵意義,因為《決議》是要總結中國百年的奮鬥與未來,若臺灣被放進(中國的)未來,就是被鑲嵌進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共目前提出的臺獨名單,就是在做精準打擊,把「臺獨人士」與一般民眾做區分。要注意日後中國可能會比照「愛國者治港」,而提出「愛國者治臺」。
六中全會11日閉幕後隔天,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也召開「百年的歷史路口:解析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座談會」,邀請王信賢、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特約研究員郭瑞華、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與談。
郭瑞華表示,六中全會召開的這4天都沒有任何內容流出,可見這個閉門舉行的中共黨內會議是至關重要。在會後公佈的《公報》可以觀察到,首先它凸顯中共執政合法性,藉由宣揚重大成就,說明為何中國需要中共領導,「講過去百年怎麼成功、未來百年怎樣成功」。外界都說這是為了凸顯習近平的政績,也認為他是未來中共百年黨史的開創者。
針對第3份《決議》,趙建民則將它和前兩份的差異做比較。趙建民表示,前兩個決議都是要結束一個時期的錯誤政策,在名稱上都強調是黨的「歷史問題」,但這次卻強調「歷史經驗」;前兩份決議都是要統一思想、宣告新的政策與權力,例如第1份決議宣示毛澤東掌權的時代來臨、第2份決議檢討大躍進、文革,要改變從階級鬥爭到鄧小平的經濟改革等等,但第3份決議並不是要開啟習近平時代,因為「習近平時代早就開啟了」。中共黨內原本是集體領導,現在同意由習近平做核心,那就是他時代的來臨了。
趙建民進一步指出,習近平在2018年修憲廢除任期,代表他的第3任任期基本上是決定了。有媒體報導說習近平是因為要做第3任才做成《決議》,他認為這是錯誤的說法。
寇健文表示,這次《公報》強化習近平個人、以及整個黨的合法性。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在更早就已經確定了,現在只是進一步強化。而中共統治的合法性來源,不只是經濟,還包括過去百年的成果。
寇健文也認為,中共未來接班人的問題大概很難解決,在「後習時代」,只要習近平下台時身體還健康,就會有結構性的矛盾,「因為既然習是核心,誰能超越他?」而一旦他身體健康不好時,問題就更大了。
宋國誠則提到,除了六中全會,更重要的是接下來中共的走向。他認為可以用「六個取代」來說明,包括:以「習近平主義」取代馬克思主義、以無限任期取代鄧小平提出的兩任制、以戰狼外交取代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以「共同富裕」,取代「一部份人先富」、以國家管制主義經濟取代市場社會主義,經濟路線走回頭路等等。
最後,則是對於臺灣問題的屬性,以歷史的任務,來取代國共內戰的延續性。「臺灣問題已經不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並不是你臺獨我就武統、你和平統一九二共識,我就和平統一,不是那麼簡單。」
宋國誠說明,把臺灣列在百年的重大議題,意味著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內,中共必然要解決臺灣問題。這已經不是國共簽署和平協議,終止國共內戰的對抗性的問題,也不是因為走了臺獨道路,所以必須要遏止臺獨、阻止主權分裂,而是被表訂在中共未來百年歷史,一個要解決的黨的任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