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由鴻海永齡、慈濟基金會、台積電出資採購的輝瑞BNT疫苗,首批 93.2 萬劑今(2)日送到臺灣,採購採取由中央政府授權給民間單位採購的模式,以迴避政府若與大中華區代理商中國上海復星簽約時,可能會被矮化國格的風險。但中研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公民團體「經濟民主連合」副會長邱文聰表示,他們擔憂這樣公私協力的方式,萬一過程出了問題,不但課責上有困難,也可能會被中國利用發展為新的統戰模式。
經濟民主連合 8 月 31 日舉辦「走鋼索的『民間買疫苗』:在公私協力台海新談判模式,與去政府化的新統戰模式之間」線上座談會,由邱文聰及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與談。經民連表示,臺灣採購輝瑞-BNT 疫苗的問題,最終是在中央政府授權民間單位採購、確保由原廠直送臺灣下暫時告一段落。取得大中華區代理權的中國上海復星醫藥也在 7 月公告,表示已與鴻海及台積電完成簽約,這批疫苗將被買方捐贈「臺灣地區疾病管制機構」用於當地接種,讓中央政府避開親自簽約、在合約中被稱為「臺灣地區」的政治風險。
「為什麼疫苗採購時,臺灣的民間會跑出來,是值得思索的」,邱文聰說,所謂EUA(緊急授權使用制度)是指一般正常程序下,原本藥品、醫療器材上市前需要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但在特定情況下,把還沒有完成完整臨床試驗的具試驗性質的藥物拿來使用。
而要不要讓 EUA 過關,屬於政府公權力的行使,廠商必須把中央政府當對口,才能處理像是通報、附加條件、法律責任等問題。這次臺灣民間廠商,以私人名義採購疫苗,究竟是政府授權代理,還是自己去採購後再捐贈給政府?如果單純是後者,就沒有公私協力的問題,因為政府是被動接受捐贈,但事實上,如果其中沒有政府的角色,就無法滿足 BNT 藥廠只願意和以中央政府爲對口的條件。
如果是私人要當政府授權代表的話,那應該要受到政府的指揮監督,依照政府指示進行談判。過去臺灣與中國的往來,也是有透過民間代表的經驗,例如海基會,可是這些過去以民間名義進行的兩岸溝通,是受到臺灣政府節制的,而這次的疫苗採購,如台積電、鴻海,都不太願意真正擔任政府的授權代理、不願意受制於臺灣政府。
邱文聰總結,在這樣的情況下,後來是用捐贈合約、採購合約切割的做法,廠商偏向沒有接受臺灣政府的指揮監督,甚至認為採購合約怎麼簽,政府不用有太多意見。這種合作模式的潛在問題,在於民主課責的困難。雖然形式上是民間自發與上海復星、BNT談疫苗採購,實際上卻涉及非常多的公權力行使安排,包括施打後的安全性監測資料怎麼提供、在哪裡設施打站、如何配送等等,都牽涉到臺灣的公共衛生基礎佈建,這也都是敏感的國安資訊。過去海基會模式的公私協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民主課責要求,但這次疫苗採購,欠缺問責機制,政府比較是在相對被動情況下,因應民間廠商要求,而且很可能要求是轉自於上海復星、上海復星的要求也很可能是轉自於中國國台辦,所以臺灣政府幫上海復星、BNT申請EUA,萬一提供資訊的真偽出問題,後續責任如何負擔,就會變得很複雜。雖然公私協力可能是政府突破中國封鎖的替代方案,但經民連也擔憂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被中國利用作為統戰的模式。
有聽眾發問表示,BNT採購過程可以看到政府有很多考量,但是要如何回應,對民眾而言,會覺得「政府就是在卡疫苗」的說法?
邱文聰回應,「卡疫苗」是輿論常有的說詞,最早開始民間提出要買疫苗時,政府也要求如果廠商要買疫苗,沒有允不允許問題,只是要按照程序申請 EUA,條件是必須能夠提出生產製造廠的資料,例如宣稱要從BNT採購疫苗,就必須要有BNT哪一間廠製造的文件資料。如果民間誇口說可以跟BNT買到疫苗,卻拿不到生產廠的資料,也就是原廠證明時,政府如何核發EUA許可?那為何郭台銘一開始拿不到技術資料,是因為BNT的買賣條件就是只跟中央政府接洽,對民間公司不會提供技術資料,「因此拿這個結果說政府在卡疫苗,就很奇怪,其實反而是政府被推著做妥協。」
吳瑟致則表示,中國其實並不在意臺灣民眾是否能接受中國製疫苗,因為他們也認知到臺灣民眾對中國疫苗有質疑,所以並不是真的要透過輸出疫苗,解決臺灣的疫苗荒,中國政府想要的是臺灣民眾對自己政府防疫作為的不信任,形成臺灣內部的政治問題,也希望把臺灣政府形塑成基於政治考量而拒絕中國或民間防疫上的協助,不關心民眾的健康福祉。
這次民間出手、政府背書的方式,確實解決中國阻撓疫苗的問題。吳瑟致認為,關鍵的角色是台積電,台積電是美國、德國、中國都不能忽視的角色。而當美國、日本、立陶宛、捷克等歐洲國家,也慢慢拋出對臺灣捐贈疫苗的消息,中國也認知到目前國際社會在關切台海議題,風向已經改變了。這次政府與企業的磨合過程,一開始也是在摸索,而不是馬上就能形成合作關係。政府如何透過民間力量針對整體防疫來獲得國際間的資訊交換,是未來可以關注的新方向。
吳瑟致也提醒,未來要觀察的是,因為疫情變數依然存在,未來可能要引進第三劑、第四劑疫苗,雖然中國這次阻撓臺灣取得BNT失敗,讓未來臺灣取得疫苗的管道,有比較成熟的路徑,但這不代表中國從此不會再進行打壓,或採取任何動作。重要的是必須提升國產疫苗自給率、擴大國際疫苗合作,這部分要能夠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