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WHO 在武漢肺炎爆發以來,處處維護中國,甚至因此導致無能阻止疫情在全球流行?有人認為是因中國的金援,但法國公共政策智庫蒙田研究院(Institut Montaigne)指出,WHO 的財政並不依靠中國,中國資助 WHO 的金額,與來自美國的自願捐款相比,僅有 2.5%。蒙田研究院認為,更值得注意的,恐怕還是中國近年積極發展的區域影響力。除了藉由進入聯合國預算委員會,以及利用各國期望中國貢獻更多這一點,來獲得對聯合國旗下組織的影響力之外,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在非洲的投資也為中國增強地緣政治的聲量,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的總部大樓即是中國捐贈,而 WHO 秘書長譚德塞正是在非洲聯盟的支持下,以壓倒性票數當選秘書長一職。
譚德塞曾因隱瞞非洲霍亂疫情遭譴責
曾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和外交部長的譚德塞在 2017 年時,以 133 票(總投票數 186 票)的壓倒性票數擊敗來自英國的候選人 David Nabarro,贏得WHO 秘書長一職。《科學》雜誌表示,譚德塞在非洲聯盟的支持下,成為第一位非洲裔 WHO 秘書長。而譚德塞之所以獲得非洲聯盟支持,與他在公共衛生之外,同樣重視經濟發展,以及善於協調政治關係有關。舉例來說,譚德塞任命辛巴威獨裁者 Robert Mugabe為 WHO 的親善大使,他解釋是因許多非洲人仍將 Mugabe 視為反西方殖民的英雄,在引起強烈反彈之後,譚德塞才撤回任命。
譚德塞上任之後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非洲伊波拉病毒的蔓延。《端傳媒》報導,當時除了急迫的疫情之外,關於伊波拉病毒的陰謀論謠言也使得疾病爆發的剛果當地的疾病測試中心和 WHO 工作人員遭到暴力攻擊,譚德塞當時為此前往剛果與當地政治、商業和宗教領袖會面,不過當時他也以擔憂鄰國封鎖邊境為由,遲遲不肯宣布伊波拉病毒為緊急事件。《國家利益》也指出,譚德塞在擔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時,霍亂疫情三度爆發(2006 年、2009 年、2011 年),但他沒有誠實回報霍亂爆發的情況,譚德塞因此被美國醫師組織致信責難:「您的沈默應受譴責。」衣索比亞政府甚至施壓外國援助單位不要使用「霍亂」字眼、不要報告受到感染的人數,並堅持將疫情稱為「急性水樣腹瀉」。《端傳媒》引述相關論文表示,衣索比亞政府此舉正是因擔心疫情會導致貿易禁運和旅遊業衰退,因此不願通報霍亂疫情。
中國不是 WHO 最重要的經費來源
《科學》報導,抵抗疫情只是 WHO 的任務之一,WHO 主要是透過協調其他組織來進行公衛工作。在 2013 到 2016 年之間,因為對非洲伊波拉病毒反應緩慢引發眾怒之後,WHO 開始希望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不過,WHO 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到預算限制。蒙田研究院的專文指出,WHO 一年需要 38 億美元的經費,其中 80% 是來自各國以及民間的捐款,因此 WHO 有許多特定項目的經費都依賴捐款,《科學》則提到譚德塞本人也承認過依賴某些特定的捐款大戶存在風險。不過,迄今各國仍然拒絕提高 WHO 的會費來增加穩定經費,WHO 則設法制定投資計畫來吸引新的捐款人。
但是中國並不是 WHO 最重要的經費來源,蒙田研究院的專文作者 François Godement 指出,中國在 2019 年撥款給 WHO 的金額為 8600 萬美元,2017 年的捐款更只有 1040 萬美元,與來自美國的捐款相比,僅有後者的 2.5%。光是美國的蓋茲基金會,就佔了 WHO 收到全球捐款總額的 8%。
為何 WHO 仍如此重視中國呢?事實上,中國在許多國際組織都獲得強大的話語權,像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就年復一年的盛讚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蒙田研究院指出,「一帶一路」和難民問題根本沒有足以連結在一起的關係,但 UNHCR 對中國的討好顯然也與金援無關——2018 年,中國捐給 UNHCR 的款項僅有 130 萬美元,美國的捐款則高達 16 億美元,歐洲則捐贈了 12 億美元。
蒙田研究院認為,使國際組織倒向中國的原因,在於中國龐大的地緣政治力量,還有在某些情況下中國能動員投票。對聯合國底下的組織來說,強制的撥款預算仍然很重要,中國現在也在聯合國的預算委員會佔有較高的地位,同時,各國一直期待北京在未來能貢獻更多。簡而言之,雖然美國擁有國際聲量,但施加的控制力道輕微,而中國現時雖聲量不及美國,但卻透過聯合國系統,對外施加龐大壓力。
中國在聯合國地位不斷提高
聯合國將在今年舉行 75 週年紀念活動(UN75),上個月底,聯合國總部才宣布中國騰訊公司成為其全球合作夥伴,為 UN75 的數千場線上活動提供全面技術方案,屆時騰訊旗下的「騰訊會議」和「企業微信」將為聯合國支援不同規模的線上會議。
人權組織「聯合國觀察」(UN Watch)則披露,中國在 4 月1 日獲任命加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協商小組,批評此舉猶如請鬼拿藥單,「荒謬且不道德」。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共有 47 個成員國,而中國加入的協商小組僅有 5 個成員國,中國加入後,即可在明年加入遴選至少 17 名人權任務負責人。這些任務包含專門調查、監督和公開報告特定國家的人權狀況,中國還將被授權協助審查、面試擔任聯合國重要人權職位的候選人。《法國廣播電台》報導,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公使蔣端將被任命為協商小組的中國代表,今年 2 月 28 日時,蔣端就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稱新疆問題不是人權、宗教、民族問題,而是反恐怖主義和反分裂,而香港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事實上,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在新疆問題上已經凸顯,在去年 7 月,22 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罕見的發表共同聲明,要求中國停止侵害新疆穆斯林人權後,兩天後,北韓、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索馬利亞等 37 個國家駐日內瓦大使也聯名致函聯合國,表示支持中國的新疆政策。
中國在非洲積極發展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除了聯合國組織之外,以支持譚德塞就任 WHO 秘書長的非洲聯盟來說,非洲各國的領袖們因中國近年的積極投資和移民,逐漸將中國視為歐美之外的更多選擇,而中國的競爭也迫使歐美在非洲增加投入。而非洲聯盟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總部大樓也是由中國援助興建,造價約為人民幣 8 億元,中國將其當作象徵與非洲友誼的禮物,BBC 將其描述為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日益擴大的象徵,並指出在大樓啟用後的首次峰會上,非洲聯盟使用的同聲傳譯系統,第一語言是中文普通話,其後才是英文。後來非洲聯盟發現,在 2012 年到 2017 年之間,大樓辦公室裡的資料,都被秘密傳送到中國上海的伺服器。
而《法廣》也報導中國在非洲不斷增加的影響力:2018 年時,北京承諾投資非洲 600 多億美元,其中 150 億美元預計用於「免費援助和無息貸款」。當時,中國被指責導致非洲過度負債。
非洲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一部分,《法廣》引述法文媒體《回聲報》指出,中國提供的貸款大多用於中國國有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建設項目,而這些項目發展的地區,通常是非洲政府領導人的家鄉。而且在中國投入越多資金的地方,當地腐敗的情形也更普遍。中國也在與當地簽署的合約中加入秘密條款,要求被投資的非洲國家如果拖欠還款,就必須用原物料礦產或是基礎建設來抵債。
川普政府的前國家安全顧問 John Bolton 指出,中國刻意利用賄賂、不透明協議和債務,來讓非洲國家服從中國所願所想。而因中國不是巴黎俱樂部或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成員,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都無法統計中國在非洲的具體投資情況,因此西方國家難以掌握中國在非洲的不透明做法。
國際公衛政策是中國展現影響力的一部分
國際公衛政策是中國展現影響力的一部分,也是「一帶一路」計畫的投入領域之一,不過已經有人質疑中國是否真的是為夥伴國家的利益而行動,《外交政策》就引述法國研究人員的結論,表示:「中國的公衛援助分配和非洲國家的直接公衛需求關係不大」。
蒙田研究院表示,WHO 一味相信中國提供的訊息、維護中國,導致要等中國終於開始採取強力措施來應對武漢肺炎之後,WHO 才能開始在 194 個成員國之間扮演重要的溝通及協調角色。專文作者 François Godement 表示,有很多人裝瞎作聾,聽從 WHO 被譚德塞政治化的指引,並拿來當作延遲防疫措施的藉口。這種藉口或許對於那些低度發展、缺乏經驗的小國來說可以成立,但是對強力參與 WHO 運作的大國來說,這個藉口不該成立。
另外,蒙田研究院提起前任 WHO 秘書長陳馮富珍,陳馮富珍是前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長,也是第一個掌管聯合國機構的中國公民。陳馮富珍在任時,就因堅持中國的外交方針,使 WHO 被認為受到中國的直接影響,不過蒙田研究院認為此時中國影響力只顯示在中國勢力成功阻止台灣參與國際事務。陳馮富珍任內表現並不突出:除了在伊波拉病毒爆發時出現爭議外,陳馮富珍也曾不尋常的稱讚北韓的公衛系統,以及數次譴責台灣不尊重「一個中國」原則。今年,陳馮富珍獲聘成為北京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首任院長,並在媒體訪問時,認為中國的防疫表現「全球都『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