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防是民防的核心中研院學者劉文缺乏國家認同敵我辨識再多訓練也難建立心防

發佈時間 2024/1/17 08:48:06
最後更新 2024/1/29 07:28:28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這幾年許多台灣民間團體與公民發起、投入民防工作,希望守護我們的國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劉文指出,臺灣長久缺乏以自身作為共同體去抵抗外敵的想像,導致無法公開辯論戰爭的概念與準備,但明明戰爭是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劉文也強調:「心防的建立是民防的核心!」心防能幫助我們重塑對於戰爭的想像,將完全不可預測的巨大的戰爭狀態,拆解可以面對的日常細節、幫助社群行動。她十分認同目前部分民防團體特別強調國家認同與敵我辨識,因為若沒有正確的國家認同、沒有正確的敵我辨識,就算有再多的技術的訓練,都很難做到心防的產生。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劉文(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劉文(資料照,攝影/廖昱涵)

中研院社會所於去(2023)年 11 月 24 日舉辦「民防作為社運?學者x運動者x軍人面對面」台灣民防與全民防衛工作坊暨論壇,探討自 2019 年以來,隨著臺海地緣政治升溫下,這一波由下而上的全民防衛運動。

臺灣缺乏以共同體抵抗外敵的想像

劉文引述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汪宏倫的「戰爭之框」概念,意即談論戰爭絕對不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像是 911 的恐怖主義攻擊怎麼被當作是一個道德之戰?甚至是近來發生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怎麼被想像跟敘事?

劉文指出,汪宏倫提及臺灣是一個有趣的地方,人們經過多次戰爭但非常缺乏以臺灣作為共同體的戰爭情況。也就是在國民政府來臺時,他們所建立的戰爭的想像還是在冷戰的國共內戰縮影之下,是一個內戰的、區域性的想像,而非以臺灣作為共同體去抵抗外敵的想像。

在一旁的汪宏倫也補充,戰爭對臺灣做為一個命運共和體的影響是如此深遠而巨大,但臺灣人對戰爭的了解和興趣以及思想準備,一直非常欠缺。他說,戰爭之框最根本的就是「敵我辨識」,可是到現在臺灣社會裡面,對於誰是敵誰是友,仍存在很多分歧混亂的看法,是臺灣很特別的現象。

劉文也指出,經歷過戒嚴時期的影響,一般人對於軍事單位有非常多的不信任。又在前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執政期間,大量消減軍事預算、採取親中政策,使得對於軍事在那幾年下來也比較不被看重。

劉文表示,臺灣缺乏對於當代戰爭模式的想像,多數臺灣人比較停留在類似 1996 年的飛彈危機。對於資訊戰、混合戰,可能因近年有學者跟民間團體倡議而有所理解,但對於認知戰怎麼運用於社會,仍有很大的混淆。

劉文指出,臺灣長久以來被鎖入國共內戰的戰爭之框,導致無法公開辯論戰爭的概念與準備措施,似乎都認為戰爭這個事情太過嚴重不應該談,但正因為戰爭非常貼近我們,才更應該被談論。

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汪宏倫(攝影/廖昱涵)

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汪宏倫(攝影/廖昱涵)

管理戰爭恐慌,需搭配正確資訊和事前準備的「心防」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劉文表示,早在 1950 年代、二戰時,美國智庫 RAM 就將「恐慌」當作戰爭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她引述當時的 Bolton of Atomic Sciences 期刊,學者發現其實做再多的準備,包含政府建立避難所等基礎設施的改變,最重要的還是民眾的心理準備。再精密的逃生計畫,都可能因為公眾的恐慌,或是對戰爭沒有確定的想像,而導致民眾無法配合政府的措施。

當時的研究也指出,處理戰爭下的焦慮,是很困難的事。通常在主流心理學裡面,可能會認為焦慮就是一個負面因素,必須要被去除,但其實在民防、心理學或戰爭的相關研究,都認為焦慮是個正常現象,甚至會促使我們去行動。所以如何去「管理」焦慮很重要,這就必須搭配正確的資訊跟事前準備。

劉文也說,民眾在一戰的時候,被當作是戰爭的客體,只是去遵守政府的指令,最主要的還是國軍跟軍人。但從民防的概念出現後,民眾被當成是一個具有主動防備功能的主體,而且也從單純理性上或物理上的準備比如防空洞等,到更多工具的運用、心理的準備等。

至於在臺灣,劉文認為其實從冷戰以來,內政部主導的民防體系還是有某種官僚的延續,很多的訓練其實多數流於形式或是聚會聯誼等等。目前很多民防團體,都有設法要去連結、改變這樣的現象。

劉文也提及,目前的部分民防團體,特別強調國家認同跟敵我辨識,認為若沒有正確的國家認同,也沒有正確的敵我辨識,其實再多的技術的訓練,都很難做到心防的產生。

「心防的建立是民防的核心!」劉文也認同,心防能幫助我們重塑對於戰爭的想像,將完全不可預測的巨大的地緣政治跟戰爭狀態,拆解成人們比較可以面對的日常細節。包含日常的準備、個人的心理衛生、資訊的防衛等等。

劉文指出,這些訓練會在真實跟非真實情境之間有所轉換,能幫助社群行動,建立以及面對戰爭事實感知更彈性的轉換。而非單純以數學模型等去預測所謂的風險,或者是美國智庫很愛講的 2027 年會打仗等等大家無法確認的數字。

臺灣民防成中國因素運動的延伸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溫賈舒(攝影/廖昱涵)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溫賈舒(攝影/廖昱涵)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溫賈舒也觀察到,確保安全是國家的功能,所以民防通常是由國家領導,但臺灣卻出現由下而上、由民間團體教民眾如何做戰爭準備的現象。

溫賈舒認為,臺灣的民防運動代表著中國因素運動向國安領域延伸。民防團體領導者都有臺派的傾向,主要目標是保護臺灣的主權。這個民防運動一樣是針對中國與在地協力者的社會抵抗,畢竟在地協力者在戰爭發生時,可能會提倡綏靖投誠,甚至直接協助中國。

然而,臺灣的民防運動也面臨困境。溫賈舒指出,在野黨對民防團體抹黑批評不少,像是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都曾批民防組織為民兵、義和團。甚至連國防部高層也是站在運動對立面,基本上是反對民眾參與國防安全事務,像是國防部長邱國正就曾表示,民防推廣團體黑熊學院會變「游擊部隊」。

溫賈舒總結,民防團體大部分為臺派背景,這讓民防教育是否能得到泛綠以外更廣泛的迴響,必須打上問號。而民防團體能與政府機關公私協力舉辦社區教育活動,其持續的時間似乎也以泛綠執政為條件。他認為,這個初期階段的民防運動已經建立網絡,未來有潛力發展成反對任何弱化臺灣國安的網絡,尤其是成為反對政府任何傾向和中國和平協商政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