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林威皓
政大國發所碩士,政治是一生志業。看美國籃球、台灣棒球、英國足球,喜歡聽英搖和獨立樂團,熱愛黑幫與活屍電影,能騎車就不會走路。有五隻很吵、愛吃飯、愛喝水的可愛貓貓。
截至今年 11 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已超過 1 年 8 個月,雖然戰事還在持續,但烏克蘭在 2022 上半年擋下軍力強大的俄軍、成功收復大片失土,已成為民主國家抵抗侵略者的經典案例。烏克蘭抵擋俄國入侵的例子,受到家園旁同樣有「惡鄰」的臺灣人所關切,其中,烏克蘭人的抗敵意志以及民間各種互助、護國的公民行動,更引發許多臺灣人開始學習和組織民防力量。究竟,非軍事戰鬥人員的一般民眾遇到戰爭除了自保,還能怎麼守護國家?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日前出版的報告《抵抗俄羅斯:深入了解 2022 年戰爭前四個月烏克蘭的民間防衛行動》對此解析並指出,烏克蘭民間透過網路攻擊、訊息反制宣傳、破壞俄軍行動及訴諸國際等方式,讓俄軍付出代價,為烏克蘭挫敗俄國入侵,提供軍事行動之外的重要力量。
何謂「民間抵抗行動」?了解平民抵抗的意義何在?
根據美國陸軍備役上校 Otto C. Fiala 博士在《抵抗作戰構想》(Resistance Operating Concept)中的定義,以民間為基礎的抵抗是指「一個國家有組織的全體社會(whole-of-society)努力,包括從非暴力抵抗到暴力抵抗的各種活動,由合法建立的政府領導⋯⋯在其被外國勢力全部或部分佔領的主權領土內重建獨立和自治」。
《抵抗俄羅斯》這份報告所稱的「民間」是考量「完全不屬於正式政府機構的平民」以及「在政府當局指示下參與非軍事活動的平民」,具體案例包括參與由政府部門指導、協調的行動,如軍民聯繫、情報偵察與搜集、抗議、不與俄羅斯軍隊合作,以及向平民提供援助的非正式志願者網絡等。
蘭德公司研究者們採用了「民間對抵抗運動所作貢獻」的五個目標面向做為分析框架,這五個目標面向分別是:
- 使佔領部隊付出直接或間接代價
- 確保外部支持
- 拒絕佔領者的政治和經濟鞏固
- 削弱佔領者的鎮壓能力
- 維持和擴大民眾對防衛與抵抗的支持
這五個目標面向從概念上將以平民為基礎的抵抗運動策略和行動,與預期的抵抗結果「擺脫佔領」聯繫起來。探究烏克蘭的經驗,有助臺灣人了解民間抵抗的各種活動和行動者,如何在戰爭中扮演保衛國土、抵禦侵略者的角色。本文將聚焦於第一個目標面向「使佔領部隊付出直接或間接代價」,讓大家瞭解烏克蘭民間抵抗做了什麼,使俄軍付出侵略的代價。
發揮科技、社會、國際力量,烏克蘭民間抵抗讓俄軍嚐苦頭
前述民間抵抗運動的第一個目標面向是「使佔領軍隊付出直接或間接的代價」,實現這個目標能夠迫使侵略者必須重新評估「佔領帶來的好處」和「要付出的代價」,從而「促使佔領者撤出,恢復國家獨立」。在烏克蘭戰爭的前四個月裡,各種以平民為基礎的活動都顯示出要讓俄羅斯軍隊付出代價的努力。
一、資訊科技力
在俄烏戰爭中,以網路為基礎的活動發揮了顯著效果,可說是「第一場涉及大規模網路行動的重大戰爭」。例如,由烏克蘭和其他地方的業餘愛好者和專業人員組成的「烏克蘭資訊科技軍」(IT Army)自願提供 IT 技能,其網路行動以俄羅斯基礎設施、政府網站、俄羅斯社群媒體網站(如 Rossgram 和 RuTube)以及各種民用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進行有效的分散式阻斷服務(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 DDoS)攻擊和防禦行動,駭入敵方網站和關鍵基礎設施管控系統、傳播病毒、創建網路釣魚網站、進行網路間諜活動,並對俄羅斯經濟和其他公共領域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壞。烏克蘭數位轉型部副部長 Oleksandr Bornyakov 就指出,IT 軍缺乏組織結構、沒有正式指揮系統的特色使其更具應變能力。
過去戰爭中運用的傳統技術「投放心戰宣傳單」也隨著科技進步產生了新時代的版本,烏克蘭的支持者們利用網路平台向俄羅斯傳播有關戰爭現實的訊息。烏克蘭 IT 軍的支持者用駭客方法獲得了俄羅斯人的手機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並建立了一個網站,使用者可以造訪這個網站傳訊息給俄羅斯人,告訴他們戰爭的真相。這樣的手法也發揮了箝制俄羅斯網路作戰的效果,讓俄方必須思考如何防範駭客攻擊,而更難計劃對烏克蘭發起進攻。然而由於俄羅斯社會大眾對決策的影響較小,這類心戰和駭客攻擊被認為需要更具組織性和系統性的努力,否則難以讓俄羅斯這樣的威權政體付出更多代價。
烏克蘭境內外的平民也利用「公開來源情報」(OSINT, open-source intelligence)方法,如分析商業衛星數據、空中交通應答器(transponder)數據和社群媒體上發佈的地理位置數據,以追蹤俄羅斯軍隊和寡頭的動向及資訊、核實攻擊和屠殺平民的影像。烏克蘭國安局和「活著回來基金會」(Come Back Alive Foundation)及其他志願者一起創建了一個網路平台,方便平民目擊者能夠輸入有關俄羅斯部隊的位置、裝備和任何識別標誌的訊息。儘管公開來源情報分析過去已在 2009 年伊朗綠色革命、2010-12 年的阿拉伯之春和 2011 年敘利亞內戰中得到應用,但在 2022 年的俄烏戰爭中,這類「人民情報工作」的規模要大得多。
二、破壞活動
在網路戰爭外,讓俄羅斯部隊付出代價的手段還包括物理的破壞活動,包括在街上阻擋俄羅斯軍隊、抗議俄羅斯軍隊的存在、襲擊俄羅斯軍車以及在佔領區避免與俄羅斯部隊合作等。在戰爭開始前幾天,社群媒體貼出許多烏克蘭平民試圖用自己的身體阻擋俄羅斯軍車行進的案例,譬如 2022 年 3 月赫爾松地區的一次平民抗議就導致一些俄軍卡車掉頭,從而至少暫時阻礙了俄軍的推進。還有一些平民接近俄羅斯士兵,向他們指責普丁、和士兵談論戰爭的毫無意義,要他們回家。這利用了俄羅斯基層士兵和政治領導層的矛盾,譬如戰爭目的缺乏明確內部溝通、俄軍士兵和高層決策者間缺乏信任。為了削弱俄羅斯士兵的忠誠,烏克蘭人還公布俄羅斯士兵被俘後獲得食物和允許打電話回家的影片,試圖讓俄羅斯士兵將自己被俄國政府隨意推上侵略前線犧牲的「韭菜」遭遇,和成為戰俘之後所獲得的人道待遇產生強烈對比。
在侵略初期,許多俄羅斯士兵寧願被解職或調職,也不願到烏克蘭作戰。烏克蘭人民試圖利用這類俄羅斯士兵的不滿情緒、對殘酷戰爭和死亡的恐懼,這些策略包括:烏克蘭平民和民間政府組織對俄羅斯士兵發出脫離戰爭的號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呼籲俄羅斯母親阻止自己的兒子參戰;烏克蘭內閣於 2022 年 3 月成立了專門的戰俘待遇協調總部,以表明烏克蘭準備並願意按照國際法對待戰俘,他們還向位於烏克蘭境內或附近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軍事人員發送恐嚇簡訊或指示他們逃離駐軍的「叛逃指南」。
另外,擁有無人機製造和操作技能的烏克蘭平民自願生產、修理和操作低成本的觀測無人機,為烏克蘭砲兵偵測俄羅斯目標。平民也參與辨識和移動被遺棄的俄羅斯裝甲車輛的工作,讓這些車輛可以被烏克蘭部隊重新利用或拆卸可用零件。
三、訴諸國際
直接或透過國際社會讓俄羅斯付出代價一直是烏克蘭的首要任務。總統澤倫斯基持續對外發表談話,也在聯合國大會上進行演說、敦促世界各國反對俄羅斯的侵略與種族滅絕;烏克蘭外交部長 Dmytro Kuleba 則是在與布加勒斯特九國(Bucharest Nine)舉行的會議上呼籲「削弱俄羅斯,以阻止其實現目標」。
烏克蘭在政治上孤立俄羅斯、遊說國際社會對其進行制裁等,這些以造成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損失為目標的行動也很突出。例如,烏克蘭政府推動國際社會正式承認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歐洲議會在 2022 年 11 月認定俄羅斯是「支持恐怖主義國家」(state sponsor of terrorism),並譴責俄軍在俄烏戰爭中所犯下的暴行。
讓俄羅斯軍隊付出代價的更直接手段,還包括向烏克蘭軍隊提供資金或實物捐助,或自願花時間支持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因此出現了許多為烏克蘭軍隊募集資金或物資支持的活動。
小結
從對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前幾個月的民間抵抗行動中,我們看到以平民為基礎的行動如何繼承過去的抵抗運動經驗,並在累積的知識上做出新的演變和應用。數位科技的普及為平民提供了更多參與網路活動、支持抵抗運動的機會,甚至不只受侵略國的國民,支持抵抗運動的外國團體、個人也透過貢獻特殊技能響應烏克蘭的領土防衛作為。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全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Stefan Soesanto 便認為,基輔和整個烏克蘭的 IT 社群都向世界展示了數位外交的模樣,「他們的行為瓦解了有關網路空間國家行為規範和規則的現有法律框架的整個支柱,並打破了將烏克蘭國防與生活在國外的烏克蘭公司和公民分開的幻想」。他據此呼籲歐盟和北約盟國正視 IT 軍對網路空間的未來穩定性、及對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國家安全格局帶來的影響。
儘管在俄烏戰爭結束前,難以評估民間抵抗行動對烏國抵抗侵略的具體影響程度,但烏克蘭平民參與的抵抗活動,如貢獻資訊與科技技能、參與人民情報工作、非暴力抗爭、訴求物理上阻礙俄軍侵略進展等種種努力,可能改變了烏克蘭和俄羅斯軍事能力之間的平衡,包括增加俄羅斯軍隊對人員和物資的需求、至少改變了一些俄羅斯士兵和俄羅斯社會某些階層對戰爭的支持,並提升了俄羅斯的經濟和政治成本。對於面對中國侵略野心的臺灣人來說,或許能在思考及準備如何抵抗入侵時,作為行動和探索更多防衛可能性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