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社會面臨中國「混合戰」的侵略威脅來看,當「戰爭」不再只是瞄準軍事設施及人員,侵略者也同時對準台灣的政治、經濟、公民社會集體意識及行為,以「非正規作戰」方式展開。要增加整體的防衛力量,台灣官方及民間必須合力強化應變的「韌性」(Resilience)並發展出能積極行動的公民抵抗力。
尤其以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至今的「特別軍事行動」經驗,對中國解放軍而言,是極佳的教學案例。特別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秋冬之際刻意針對能源設施進行打擊、讓烏克蘭人民面臨缺電和嚴寒,或者刻意針對醫療設施進行攻擊,以台灣過往只要面臨民生、用電出現問題通常可能引發社會陷入爭論,加上台灣數十年來在意識和經驗上,都距離戰爭下強大心理壓力及情緒張力的社會氛圍很遙遠,應該認真思考並防範,這些層面是否可能成為中國侵台時加強打擊的「阿基里斯腱」。
對此,災防專家、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馬士元提出警示,在中國對台的作戰想定中,「用你的災害玩死你」可能會是一項重要的策略。他擔憂當中國展開對台灣的侵略時,會突然攻擊各級政府機關,但刻意不攻打與通訊有關的關鍵基礎設施,留下後續發展認知戰的種子。
馬士元在接受《沃草》專訪時指出,「以中國 3000 枚的中短程地對地飛彈加上火箭,再加上台灣的攔截率 75% 而言,大約會掉下 750 枚飛彈,這要對付台灣 22 個地方政府、368 個鄉鎮市區公所,甚至再加上警消機關和醫院,已經綽綽有餘⋯⋯在指揮系統被癱瘓下,但通訊跟電力沒被癱瘓,那接下來就會有各式訊息滿天飛。到時候民眾上傳了各種傷亡的血腥畫面,中國就會在後面開始操作並包裝。例如:『臺灣不要再抵抗,趕快投降吧!不要再受苦了!』或是『國軍趕快去救災,不要打仗了!』。中國用這種方式做認知戰就會非常恐怖,若國內政治又沒有共識,政府就會被逼著要和談」。
要面對這類情境,強化現有民防量能、結合公民社會力量形成具有韌性並能積極行動的民間抵抗力,將是現階段台灣最重要的工作。以下幾個可能的方案,對於強化台灣公民社會整體的防衛意識及力量,可作為思考及行動的發展方向:
製作更能應對戰爭的民防手冊並推廣民防知識:國防部繼去年推出《全民國防手冊》遭致批評無法對應戰爭情境,今年推出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容明顯有所改善。但目前版本對威脅來源、樣態,仍有能說明地更清楚的空間。再者,民間亦有機構投入更符合戰爭情境、因應「混合戰」威脅的出版品及創作內容。若能採取公私協力,引介民間力量進入公務、教育及地方政府體系,可以強化台灣整體的防衛認知及能力。
改革現有法定民防組織:依據民防相關法規,台灣目前法定的民防組織可分為縣市政府成立的「民防總隊」、鄉(鎮、市、區)公所成立的「民防團」、公共事業成立的「特種防護團」以及學校、團體、廠房、公司成立的「防護團」。但根據調查報導指出,法定民防組織,尤其如地方政府民防總隊下轄的各地民防大隊、義警,普遍存在平均年齡偏高、訓練時數不足、組織任務不明確等問題。亟需著手改革、才能使這些民防隊伍具有實質的防護力量。
建立及強化自願者培訓、參與行動之平台與系統:近年來,對於如何強化社會韌性的自發性民間團體如「壯闊台灣聯盟」、「黑熊學院」、「台灣民團協會」等,數量明顯增加。也有越來越多民眾投入上述團體的培訓課程,學習緊急應變、急救醫護等技能。另外,政府建立的「防災士」培訓體系,至去年 11 月止自願參加並取得資格者已超過 13,000 人。如何整合這些自願者投入救援行動、賦予其行動在法規上的保障,是接下來必須倡議及推動的課題。
以往提及國防安全議題,社會討論總會陷入資格論、或是以傳統戰爭的角度想像,在中國不斷透過「混合戰」手段擴張對台灣影響力的態勢下,台灣需要強化的全民防衛力量並不是人人拿槍。如何整合多元的社會力量、發展相互分工而完整的民防體系,才是台灣現階段最需要、也最能夠抵抗中國侵略威脅的全民防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