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衛防堵白狼們紅色隊伍助中共侵台 台灣需強化公民抵抗力

發佈時間 2021/2/18 07:52:39
最後更新 2021/2/18 07:52:40

【沃草記者蕭長展報導】日前,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接受中國官媒專訪指出,他運用自己過去的江湖背景,在台灣中南部吸收年輕人讓他們「轉紅」心向中國,成為平時宣揚「和平統一」、一旦中國發動武統就「陣前起義」的紅色隊伍。張安樂所說的紅色隊伍,性質形同配合敵國攻擊、在國內發動破壞的第五縱隊。以中國不斷強化結合政治影響、心理作戰、軍事行動的「混合戰」手法,這類紅色隊伍平時在台灣內部為中國政治作戰鋪路,到了戰時就呼應「祖國」製造破壞,讓社會徹底撕裂、動亂,營造解放軍順利「接管」的條件,是台灣國防必然要正視的重大危機。拿立陶宛為例,在俄羅斯「混合戰」威脅下,該國民防手冊明確指出,只有公民普遍具有警覺意識、抵抗意願等「公民抵抗力」,才能成功防止敵人以第五縱隊等手法讓國家從內瓦解,值得台灣借鏡。

<strong>圖為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率領成員參與反年改團體活動。(攝影/洪國鈞)</strong>

圖為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率領成員參與反年改團體活動。(攝影/洪國鈞)

保衛國家不是只有「拿槍上戰場」 「恐戰」輿論下被貶抑的公民力量

自去年總統蔡英文勝選連任後,中國更頻繁地在台海周邊進行軍演,搭配解放軍軍機近乎不間斷地每日繞台、侵擾我國防空識別區(ADIZ),台海可能爆發戰爭的危機不但受國際關注,也引發國內對於如何強化國防、抵擋中國侵略的各種討論。其中,部分的觀點認為台灣政府在注重軍備硬實力外,更該思考如何強化台灣人集體防衛的意志,並對如何組織全民防衛力量展開檢視及規劃。但每當有人提出強化全民防衛能力的呼籲,隨即就會引發親中的政治人物、軍事名嘴嚴厲指責,並深化台灣人對戰爭的恐懼,讓有意義的討論遭口水淹沒。

其中一種常見說法,是當有人提出強化全民防衛能力的呼籲時,就直接把這項呼籲連結到無差別的「全民皆兵」,再強調這等同要全台灣 2,360 萬人通通「拿槍上戰場」,是把所有國民變成在戰爭中可以被合法消滅的武裝目標,為得只是要跟解放軍進行「玉碎」作戰、必定死傷慘重。跟隨這類說法而來的,就是「要戰爭,你們 817 萬人(或台獨)自己去」的論調,卻完全迴避中國才是不斷揚言開戰的一方,還有中國一旦開戰,無論是「台獨」或「中華民國」,都是解放軍要消滅的目標。

親中的政治人物、軍事名嘴刻意把探討全民防衛的呼籲連結到「全民拿槍、全民犧牲」,這類「恐戰」輿論的附帶效應,就是讓台灣社會難以聚焦思考,一旦台灣遭中國攻擊、侵略,從三軍到公民如何在各自的位置上、成為相互合作的集體,對侵略者展開抵抗,最後達到讓敵方挫敗或知難而退的終極目標。尤其當中國將結合政治影響、心理作戰、軍事行動的「混合戰」做為併吞台灣的主戰略,所謂戰爭不再像過去敵我雙方正面對決、也不只限定在所謂「戰時」,除了需要軍人用武器保衛國家,公民在抵抗侵略上,更有這個身份能發揮的強大力量。

<strong>為因應中國日漸增強的軍事威脅,國防部近年積極加強三軍部隊各項演訓。圖為去年底「突擊兵特攻作戰訓練」實況。(圖片來源:國防部軍聞社)</strong>

為因應中國日漸增強的軍事威脅,國防部近年積極加強三軍部隊各項演訓。圖為去年底「突擊兵特攻作戰訓練」實況。(圖片來源:國防部軍聞社)

以波羅的海國家為例,許多處境都跟台灣類似,甚至面臨著更大的危機與挑戰。區域局勢上,波羅的海國家同樣和有侵略意圖的「大國」為鄰,跟 2014 年曾發動「混合戰」併吞克里米亞的俄羅斯接壤。人口及軍隊規模上,俄國總人口約 1 億 4 千萬人、現役部隊為 90 萬人;波羅的海國家中,愛沙尼亞總人口 123 萬人、現役部隊 6,700 人;拉脫維亞總人口 190 萬人、現役部隊 6,900 人;立陶宛總人口 276 萬人、現役部隊約 2 萬人。其中,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境內則分別有 25% 和 27% 的俄裔或俄語人口。以上因素,都讓三國對俄國抱持高度警戒。

尤其針對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使用的「混合戰」,更讓波羅的海國家嚴加提防。立陶宛國防部製發的民防手冊《積極抵抗指南》就清楚揭露,「混合戰」的運作方式在於侵略國會用各種「非軍事手段」,把侵略目標國鎖進能影響和控制的範圍,只在最後階段或有必要時,才發動軍事行動來完成侵略。其中,非軍事手段則包括對侵略目標發動資訊戰、支持該國國內態度「友善」的政治團體、讓該國政治分裂、經濟動盪、公民對國家強烈不滿,且佈滿能在該國內部掀起動亂並協助攻擊的「第五縱隊」。終極目的在於,營造軍事成本最小化的絕佳環境。

面對「混合戰」威脅,立陶宛民防手冊明確指出,公民的警覺意識和抵抗意願是能否成功防禦的關鍵,只有在「公民抵抗力」茁壯、強大的情況下,才能化解侵略者為了軍事行動而積極營造的有利環境。這樣的提示也反映在波羅的海各國對應「混合戰」威脅時,除了著重提升國防戰力,同樣重視強化全民防衛力量,並提出各種相應的對策和作為。

波羅的海國防趨勢:「公民抵抗力」與部隊戰力並列國防重心

對於波羅的海國家如何設想公民在俄國「混合戰」威脅下能扮演的國防角色,國防安全研究院一篇標題為《波羅的海國家的不對稱戰: 總體國防與公民抵抗》的研析文章中,從波羅的海三國的國防體系到公民防衛層面,描繪出清晰的圖像。

波羅的海國家在 2014 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紛紛在國防政策上作出重大調整,最主要的是採取或恢復過去在冷戰結束後一度被放棄的「總體國防」概念。

一提到「總體國防」,常會讓人立刻聯想到徵兵制。但在是否採取徵兵制上,波羅的海國家則各有不同作法。譬如立陶宛雖然在 2008 年廢除了徵兵制,為因應日漸升溫的外在威脅,於 2015 年恢復徵兵制。愛沙尼亞則是維持原來就運行的徵兵制,但預計將擴充徵兵人數。拉脫維亞則是在 2007 年廢除徵兵制,目前仍無恢復的打算,繼續維持現行的募兵制。

雖然波羅的海國家對於是否採徵兵制各有不同的作法,但三國「總體國防」共通的特點是,都強調「將社會的力量整合於國防之中」,並順著這項核心理念發展相應作為,尤其是建立和擴大公民在國防上能夠扮演的關鍵角色。

其中一項是組成「武裝性質的公民抵抗」,即整合後備部隊和民兵組織的力量,在軍力明顯不足於俄羅斯的情況下,讓這樣的游擊戰力能在戰爭爆發前的「混合戰」階段、戰爭爆發期間,以及部分領土遭到佔領時,發揮干擾、箝制敵軍的效果,爭取時間讓北約盟軍前來支援。

<strong>為因應俄國侵略威脅,波羅的海國家除加強正規部隊訓練,也積極強化「武裝公民抵抗」能力。圖為拉脫維亞國民自願參與、組成的「國民兵」(ZS)部隊,於去年 9 月跟該國陸軍、北約盟軍共同演訓實況。(圖片來源:拉脫維亞國防部 flickr)</strong>

為因應俄國侵略威脅,波羅的海國家除加強正規部隊訓練,也積極強化「武裝公民抵抗」能力。圖為拉脫維亞國民自願參與、組成的「國民兵」(ZS)部隊,於去年 9 月跟該國陸軍、北約盟軍共同演訓實況。(圖片來源:拉脫維亞國防部 flickr)

公民化身民兵、破壞和牽制侵略者行動的作法,波羅的海國家在過去遭俄國佔領時就有先例。1944 年到 1956 年間,波羅的海三國公民曾組成「森林兄弟」武裝組織,反抗俄國入侵。各國在脫離俄國統治、重新獨立後,國內目前也都有這類公民自願參與、組成的武裝部隊。

譬如愛沙尼亞,國內有由 16,000 多名公民自願加入、受該國國防體系指揮的志願性軍事組織「防衛聯盟」; 拉脫維亞則是在正規部隊外,有一支由 18 歲到 55 歲男女國民自願參與的「國民兵」(ZS)部隊,作為輔助拉脫維亞國軍的力量;立陶宛更為蓬勃,除有一支由 500 名全職士兵和 4,800 名公民共同組成的「國防志願者部隊」,另還有一支由 11,000 多名公民自願投入、可視為準軍事部隊的「步槍兵聯盟」。其中,步槍兵聯盟會舉辦各種活動,包括國防知識講座、營隊,對於促進社會了解軍隊、進而支持軍隊,產生很大的「全民國防」效益。

為強化「公民抵抗力」,波羅的海國家不只從反抗蘇聯的經驗中,延續「武裝性質的公民抵抗」,在反抗蘇聯統治的過程中,公民展現的「非暴力抗爭」力量,在混合戰的情境下,也能轉化為重要的國防戰力。這種全民防衛的作法,呈現了「公民抗敵」不必然就一定只能是「拿槍上戰場」。

以立陶宛為例,該國反抗蘇聯統治的非暴力抗爭經驗,加上受到學者 Gene Sharp 「以民眾為基礎的國防」(civilian-based defense)概念啟發,在 1996 年即立法把公民非暴力抵抗納入國防政策。這樣的國防政策理念,體現在立陶宛製發的民防手冊《積極抵抗指南》。手冊內容明確指出,若立陶宛受到侵略者攻擊,公民可選擇用武裝或非武裝方式,展開公民抵抗。如果選擇用非武裝方式展開抵抗,方法則包括將目擊到侵略者的軍事動態告知抵抗部隊或立陶宛國軍,還有展開示威、有組織的網路攻擊等行動。主要目的就在於,呼應反侵略的武裝行動。

<strong>立陶宛《積極抵抗指南》中,附上潛在侵略者俄國所使用的各式軍事車輛、部隊會使用的各式槍械等裝備實際照片,教育國民如何辨識、區別</strong>

立陶宛《積極抵抗指南》中,附上潛在侵略者俄國所使用的各式軍事車輛、部隊會使用的各式槍械等裝備實際照片,教育國民如何辨識、區別

拉脫維亞國防部積極向國民宣傳、推廣的民防手冊《72 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內容同樣凸顯了波羅的海國家面對俄羅斯「混合戰」威脅,積極強化「公民抵抗力」的態度。譬如手冊中提醒拉脫維亞公民,必須對很可能出現的「假資訊」保持警覺;如果身陷侵略者佔領區,手冊提醒公民除了要遠離入侵者所發起或跟他們有關的示威、政治活動,更要切記「不要參與違法的選舉及公投」;如果國民選擇抵抗,除了可採取武裝抵抗行動,還可透過「公民不合作」進行抵抗,包括不要遵守侵略者制定的法律、組織或參與大規模罷工,支持反抗運動等。

中國鎖定認同分歧、營造攻台條件 台灣應盡快強化「公民抵抗力」

這份國防院研析所呈現的波羅的海國家「總體國防及公民抵抗」經驗中,還包括一項重要啟示,就是公民非暴力抵抗在對抗「混合戰」時能夠發揮的關鍵力量。因「混合戰」著重利用侵略目標國境內政治團體、潛伏其中的「第五縱隊」,製造該國撕裂、動亂以營造有利軍事行動的環境,但如果被鎖定侵略的國家,國民具有政治上的警覺和對侵略者展開公民抵抗的意識及能力,這種社會「自我組織和團結」的效果,將會讓侵略者操弄社會分裂、動亂的效力大減。

另外,國防院研析也指出,如果把對抗「混合戰」分為六階段,包括塑造環境和嚇阻、抵抗非常規戰爭、延遲侵略、抵抗佔領、反擊和擊潰佔領軍,以及最後的「永續和平」,公民非暴力抵抗在前五個階段都能得到適用、發揮效果,「不失為值得投資的國防政策」。

<strong>相較於波羅的海國家積極透過政策、國民教育來強化「公民抵抗力」,台灣的「全民國防教育」,卻仍把重點放在「創意愛國歌曲競賽」等制式宣傳活動。(圖片來源:國防部政戰局官網)</strong>

相較於波羅的海國家積極透過政策、國民教育來強化「公民抵抗力」,台灣的「全民國防教育」,卻仍把重點放在「創意愛國歌曲競賽」等制式宣傳活動。(圖片來源:國防部政戰局官網)

面對中國不斷強化的「混合戰」力道,針對台灣內部的政治立場、身份認同分歧,從不間斷的資訊戰攻勢、支持特定政治團體,到現在甚至出現像張安樂組織幫眾呼應中國武統的「紅色隊伍」,如何強化台灣「公民抵抗力」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儘管在 2001 年、《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草案還在立院審議時,當時的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室主任陳家駒強調該法案已反映了 Gene Sharp 主張的「非義務性、群眾性公民防衛體系精神」。但從全民國防教育看不到明確目標、政府國防政策中對如何強化「公民抵抗力」不見具體規劃,台灣政府、公民社會對全民防衛的認識和意識,恐怕還有亟需補強的龐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