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不斷擴增軍力,恐嚇以「武統」解決臺海問題,加上臺灣部分政治人物、名嘴帶風向,提出臺灣難以抵擋中國侵略的論調,持續在輿論營造失敗、投降主義。但是,臺灣真的無力對抗中國解放軍入侵嗎?戰略學者蘇紫雲接受《沃草》專訪指出,「中國攻臺必勝論」存在嚴重的邏輯謬誤,最明顯就是陷入量的迷思。面對規模龐大的解放軍,臺灣應著重發展像反艦飛彈這類能破壞敵軍行動的不對稱戰力,並透過調整國防資源比重,找出戰備上最能以小搏大的「甜蜜點」。他強調,解放軍就像《聖經》故事中的巨人歌利亞,只要能對他的弱點造成關鍵性的傷害,譬如讓解放軍在登陸過程中減損 40% 的戰力,臺灣就能像故事中的牧羊人大衛扳倒巨人。以臺灣現有的國防戰力,加上守方優勢,「臺灣人不需要夜郎自大,但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國內「避戰求和」輿論充滿謬誤 「和平」包裝藏綏靖主義
中國在經濟發展加持下,近年來軍備急遽升級、擴張,加上持續對我國施加「武統」威脅,國內主張「解放軍實力強大,臺灣無力對抗」、對中國只能「避戰求和」的輿論,在部分政治人物及名嘴鼓吹下,也變本加厲地影響臺灣民心。
擔任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的蘇紫雲指出,這類強調「中國侵臺必勝」、「只能以和平取代戰爭」的主張,充斥著邏輯謬誤、偷換觀念等問題。
譬如最為普遍的是認為中國擁有龐大軍隊,臺灣軍隊規模、軍備戰力都難以匹敵。他表示,這項論點陷入「量的迷思」,認為 1995 年臺海飛彈危機至今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中國已經擁有航空母艦、匿蹤戰機,飛彈數量更多且更精準,所以錯誤以為首戰臺灣就會被擊敗、就等於終戰。再加上「中國軍事力量強大」的論述,往往會搭配無限上綱的「料敵從寬」包裝,更讓中國解放軍的軍力被過度放大,臺灣看來就是無法抵抗。但這些言論,從軍事科學、臺灣戰略環境及國防現況來看,都陷入邏輯上的誤區。
另一項隨之而來的論調,就是在認定臺灣無力抵抗中國侵略下,只能「避戰求和」、用所謂和平來減少戰爭威脅。對此,蘇紫雲指出從國際外交及戰爭史經驗來看,這種「為了和平說和平」的論述,是「偷換觀念」的和平論。譬如中國歷史上「秦檜與岳飛」的故事,秦檜操作和平的道德光環,主張南宋對北方強大的金軍應該要「避戰主和」,但事實上秦檜用和平偷換掉的觀念就是息事寧人的綏靖主義,對照南宋屈辱求和還是避不掉戰爭的歷史,結局就是「為了和平導致戰爭」。
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來看,以最近因國會議長訪臺、連帶受到臺灣人關注的捷克為例,二戰前夕,英國、法國為了讓希特勒停下侵略擴張的腳步,將當時捷克轄下的蘇台德地區當成犧牲品送給德國,結果不但沒阻止德國納粹擴張,更讓納粹食髓知味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這起著名的綏靖主義案例,也讓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說出流傳至今的警世名言,「英國和法國政府必須在屈辱和戰爭之間選擇,他們選擇了屈辱,結果還是得到戰爭」。蘇紫雲說,回到 21 世紀來看,美國目前對中共的圍堵和反制,就是為了避免重複二戰的悲劇。
中國尚未具備大規模登陸能力 臺灣佔守方優勢不需妄自菲薄
面對邏輯謬誤的「解放軍攻臺必勝」言論,以臺灣實際狀況及軍事科學角度,蘇紫雲直言,對於解放軍的侵略威脅,「臺灣人不用夜郎自大,但千萬不能妄自菲薄」。
他指出,從戰場環境的客觀條件切入,臺灣環境和越戰、韓戰不同,我們是海洋國家,不會直接遭受來自陸上的攻擊,只要固守一定程度的空優、海優,就能讓解放軍難以登陸。
從另一個戰略角度來看,臺灣處於「戰略守勢」,在作戰上具備主場優勢,就算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彈道飛彈,能實際造成的威脅其實有限。這個經驗法則,來自二戰時德國納粹對英國倫敦發射了一萬多枚彈道飛彈,還有臺灣人熟悉的 823 砲戰,中國對金門以「洗地式」攻擊發射 47 萬發砲彈,都只達到非常有限的軍事打擊效果。就戰略而言,守方相較於攻方有更好的存活率。
再從實際的軍事能力進行分析,如果中國要對臺發動侵略戰爭、達成「武統」目標,必然要進行登陸戰,以軍隊將臺灣徹底佔領,但回歸現實面,解放軍目前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首先,中國現有能夠運載軍隊渡海作戰的大型艦艇數量有限,直接的限制就是戰車、火砲等重裝備在缺乏載具的情況下,難以大量登陸加入作戰。其次,解放軍在渡海過程中,就很可能遭到我方反艦飛彈狙擊,尤其是解放軍大肆宣揚、能夠運載重裝備的 075 型兩棲攻擊艦,更是反艦飛彈的「肥美」目標,很難有存活機率。
解放軍在重裝備渡海可能性受極大限制下,無論是徵調民用船隻「萬船齊發」,或是透過空降,能成功抵達戰場的只會剩下輕裝部隊。回顧戰爭史,輕裝部隊戰場存活率並不高,一方面是很容易被守方重裝部隊、譬如我方合成營的裝甲部隊加以殲滅,另一方面,最大的限制就是輕裝部隊能夠攜帶的糧食、後勤補給都相當有限。
蘇紫雲指出,通常在輕裝部隊進行作戰時,依照人體能負荷的程度,攜帶三個基數的所需裝備就已達到極限。也就是以輕裝部隊而言,能攜帶的糧食和彈藥,最多大概只有三天份。如果以兩個彈匣當作一天的基數,單兵攜帶六個彈匣就已經很重,換算下來卻大約只有 180 發彈藥,再加上糧食也只能攜帶三天的份量,登陸後只靠這些物資作戰,又沒有重裝備火力支援,很難撐過守方的攻擊,更遑論獲得關鍵的戰果。
二戰期間,英國和加拿大部隊聯合在 1943 年對德軍佔領的法國港口第厄普所展開的登陸作戰,就是經典案例。當時,英國和加拿大共投入約 6,000 人的部隊,外加一個戰車營,卻在德軍只有一個輕裝師、大約 1500 人兵力的防禦下,被德軍「趕回海裡」、傷亡慘重。主要原因在於,英國和加拿大部隊上岸後,未能得到第二梯隊的補給,也沒有第三梯隊的增援,在這種情況下,登陸作戰的攻方部隊很快就面臨作戰失敗的處境。
他強調,登陸戰是極其複雜的作戰工程,放在臺海作戰來看,解放軍除了要克服渡海時會遭遇的戰損,如果能達成第一波登陸,還需要第二波、第三波登陸提供補給和增援,同時必須確保交通線、補給線的順暢,但這些細節,都很容易遭我方破解,最後就很可能導致整體作戰無法達成目標,以失敗告終。
找出以小搏大「甜蜜點」 臺灣能成為「擊敗巨人歌利亞的大衛」
比起擔心臺灣軍事規模不比中國、戰時會遭解放軍「輾壓」,蘇紫雲強調,臺灣更該思考如何「以小博大」,讓解放軍一旦進攻,就必然遭遇影響整體作戰的嚴重損傷、只能鎩羽而歸。
他指出,無論是強調解放軍規模的數量迷思,或是比較攻守雙方個別武器性能的武器決定論,都不會是決定臺海戰場勝負的關鍵。以臺海戰場的綜合因素,加上現代戰爭著重車輛、船艦、飛機等「載臺」和運用精準彈藥之間的拿捏,找到最符合臺灣防禦需求的「組合」,讓我方在有限的國防資源下,配置出最能發揮「以小搏大」效果的戰力,才是能否成功保衛臺灣不受中國軍事侵略的決勝點,也是我國國防建置的當務之急。
蘇紫雲認為,從戰爭史中登陸與反登陸的案例客觀來看,「臺灣人真的不用自己嚇自己」,但還是必須投入一定的心力及成本發展國防,特別是在戰略思維和軍事戰備的規劃上,找出像高爾夫球運動中說的「甜蜜點」,讓臺灣擁有最能發揮恫嚇及打擊效果的「以小搏大」戰力。
我國政府現階段在國防建置的發展方向上,正是朝著找到臺灣防衛的「甜蜜點」前進。他認為,以臺灣現有資源和戰略急迫性,日前傳出我方有意向美國採購「岸防巡航飛彈系統」及智慧水雷,是正確的規劃。從國家所處地理位置的屬性、對應區域局勢而擬定的戰略,加上合理分配資源發展「合身」的國防建置,已是許多國家因應現代戰略及軍事科技演進,在擬定整體國防政策時的重要方針。
會產生這種有別過去「軍力最大化」的國防思維,一方面來自當代對於制空、制海權的想像跟過去「機對機、艦對艦」的觀念大不相同,透過防空、反艦飛彈就可「以陸制空、以陸制海」,只要能讓敵人在陸海空「立體化」戰場中失去部分重要戰力,就有很大的機會讓敵方攻勢遭遇嚴重挫敗。
臺灣必須找出防禦「甜蜜點」的另一項原因,蘇紫雲指出,要從軍事上對「勝利」的定義進行思考。所謂勝利並不是非得壓倒性擊潰對手,而是在不以「人命」為計算前提、從包含敵人進攻需要的軍備等綜合因素來評估,讓敵人失去執行任務的能力,就能達到「勝利」。保守地說,只要能讓攻方戰力損失達 40%,就具有讓攻方失去作戰能力的效果。從各國軍事單位普遍採納的觀點,則是當攻方損失戰力達 1/3(大約 33.3%),就會變成無效部隊。
在實際戰場中,攻守雙方擁有的條件不同。臺灣做為守方,本身就有擁地緣上的資源便利及熟悉度,攻方則是要「自帶便當」遠道而來。所以當攻方戰力損失達 1/3,就有很大的機會導致攻勢失去平衡、任務失敗。以登山攻頂來比喻,就算攻頂隊伍已經走完 2/3 路程,但最後就是缺那 1/3 路程所需要的氧氣,「就是無法攻頂、只能乖乖回家」。
蘇紫雲強調,攻方關鍵的 1/3 戰力,有如「阿基里斯腱」,像解放軍這樣龐大的「怪物」,我方可能無法把它「肢解」、徹底擊潰,但只要能傷害這隻怪物的阿基里斯腱,讓它跛腳或失去攻擊能力,就算它擁有龐大身軀也沒有用。這好比《聖經》中「大衛對戰歌利亞」的故事,解放軍就像巨人歌利亞,身體巨大壯碩、看似所向披靡,但臺灣只要能找到防禦力的「甜蜜點」,減損對方需要的關鍵戰力,就能像故事中牧羊人大衛一樣,成功擊倒巨人。
從防衛臺灣的角度來說,就像中共一旦發動侵略臺灣的戰爭,只要讓中共戰機升空就可能被我方戰機、防空飛彈擊落,船艦渡海時因受到反艦飛彈等武器高密度攻擊而遭嚴重損害或失去動力,整體戰力在我方反擊下減損 1/3 以上,無法繼續執行登陸任務,對我方就已足夠。
從戰爭史的案例,加上現代軍事科技能做出的選擇與配套,蘇紫雲強調,「臺灣小國好民,真的有能力把自己守好,變成海上以色列,無懼充滿敵意且軍力龐大的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