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臺灣的戰爭已經開始目的在迫使臺灣人不戰而降

發佈時間 2023/1/16 06:53:37
最後更新 2023/1/19 07:16:37

作者/劉以正

台大社會所畢業、正在轉換跑道的政治工作者。從社會學半路出家,轉而對國防外交感興趣

在全世界仍在討論臺灣正在如何準備、以及應該如何準備面對中國的武力入侵時,《The Atlantic》(《大西洋雜誌》)專欄作家、專精於研究 21 世紀的假訊息和政治宣傳的Anne Applebaum最新投書指出中國的對臺作戰「早就開始」。從口頭進行武力統一的威脅、到具體發射導彈穿越台灣上空,中國對臺灣的軍事脅迫從未停止。而現在中國則會將軍事威脅和政治宣傳結合,以認知作戰的戰爭形式打造臺灣人的投降心態。在該篇文章中,她對中國的假訊息認知作戰攻勢提出警告,並指出中國正在結合軍事、經濟、政治與資訊的影響力,試圖讓民主的臺灣不戰而降。

混合戰先例:俄羅斯 2014 起對烏克蘭的「戰爭」

而此種攻擊形式也才剛剛在東歐發生;早在 2014 年,俄羅斯就試圖挾帶其軍事力量和政治宣傳,以不費一槍一彈的方式來征服烏克蘭。俄羅斯試圖透過種種的宣傳工具來說服烏克蘭人他們的國家太過腐敗、太過無能,西方的盟友又無法信賴,以此來降低烏克蘭人抵抗意識。

對此種結合軍事威脅和輿論宣傳的作戰方式,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也在研究中具體描繪過俄羅斯的認知戰策略:自 2015 年起,俄羅斯就不斷對世界宣傳烏克蘭成為「新納粹主義」溫床的相關論述,並且也會使用對抗俄軍的亞速營(Azov Battalion)來指控烏克蘭已成為極端民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及新納粹主義的溫床。

除了上述對烏克蘭的極端主義指控,俄羅斯更譴責烏克蘭違反《明斯克協議》,把烏克蘭在輿論上塑造成主動挑起衝突的一方。俄國更企圖透過國內的娛樂節目效果進行輿論形塑,並讓國內極右派的主持人在節目多次宣傳入侵言論,包括公開宣稱當烏克蘭尋求加入北約時,俄羅斯應毫不猶豫以軍事打擊來「懲罰」烏克蘭。

<strong>圖為 2014 年 3 月上旬,未配戴國籍臂章、但經國際媒體辨識為俄軍的部隊,在克里米亞境內活動(圖片來源/WIKIMEDIA)</strong>

圖為 2014 年 3 月上旬,未配戴國籍臂章、但經國際媒體辨識為俄軍的部隊,在克里米亞境內活動(圖片來源/WIKIMEDIA)

而俄國也針對烏東頓巴斯地區,並透過該地與俄羅斯的特殊歷史、文化和認同情節作為認知作戰的重點。在入侵了該地區之後,俄羅斯也和烏東地區的在地協力者製作一系列造假影片,以附和莫斯科對烏克蘭在烏東地區犯下各種極端犯罪與種族、反人類等罪行的種種指控,並且會系統性的把該訊息透過媒體與駭客進行散布,以加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正當性。

在 2022 年俄國入侵期間,烏克蘭的社群媒體及通訊平台則是出現大量假帳號,不斷宣傳政府崩潰、總統出逃、俄國包圍基輔,或是烏克蘭正在針對烏東民眾展開大規模非人道攻擊等假訊息,可以發現俄國的資訊戰一方面是不斷正當化俄國「維和行動」的論述,二來則是透過各種訊息管道來瓦解烏克蘭一般民眾及部隊的心防。詹祥威認為從結果來看,經過俄羅斯一系列宣傳之後,2022 年當俄國入侵烏克蘭之時,其種種的戰爭行為在俄國國內與頓巴斯地區都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可見這種混合戰的攻擊形式很可能已經成為極權國家攻擊民主國家的典型。

快速學習中的民主國家韌性:以社會力回擊中國的混合戰

Anne Applebaum 也在報導中談到中國和臺灣都試圖學習烏克蘭的經驗,並且從中讓自己的策略進一步提升。現在中國也嘗試在不對臺灣進行全面軍事行動的情況下,不斷的宣傳臺灣民主體制的缺陷、臺灣的西方盟友如何利用臺灣,以及打壓臺灣身分認同,來瓦解臺灣的抵抗意識。

Anne Applebaum 指出,臺灣作為有韌性的民主社會,正在快速的從自身經歷與烏克蘭的經驗中學習。近年越來越多的臺灣人發現自己成為民主與極權衝突的前線,也因此臺灣人正在持續開發對抗中國認知作戰、經濟脅迫與破壞臺灣民主的各種策略。

<strong>為了對抗中國「混合戰」,國防部近年來也不斷提升部隊應對資訊戰及認知作戰的能力。(圖片來源:軍聞社)</strong>

為了對抗中國「混合戰」,國防部近年來也不斷提升部隊應對資訊戰及認知作戰的能力。(圖片來源:軍聞社)

為了對抗中國的認知作戰,作為民主國家的臺灣盡可能在不影響自身言論自由的情況下維持社會的韌性並撲滅假訊息。近年則同時出現了例如 IORG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民主實驗室這類研究假訊息的民間單位,這些非營利組織不僅僅只是把他們對於中國認知作戰的分析研究傳遞給政府,而且也會主動倡議和反擊中國的認知作戰。

Anne Applebaum 指出,這類非營利組織在臺灣能夠成功的關鍵也來自一般大眾對於非營利組織和社會運動的信任,這種社會團體如非政府組織、社會企業,在臺灣往往比政黨或私人部門更受公眾信任。這種信任感源自 80 年代的社會運動者終結了國民黨的一黨統治,而社會運動又在 2014 年削減了臺灣與中國的經貿協定、減少了中國對臺灣的經濟箝制力。因為人們記得社會運動者幫助創造了臺灣的現代民主,所以比起政府來完成這項任務,臺灣的一般民眾更信任透過社會力來對抗棘手的中國假訊息作戰。

臺灣經驗:在中國混合戰攻勢下凝聚分化的社會

Anne Applebaum 也注意到,即便臺灣的多數民意都堅定的反對一國兩制,但是在如何反抗中國,以及如何維繫民主社會的運作上,臺灣仍舊有嚴重的意見分歧。筆者以 2022 年 10 月的美麗島電子報國政民調為例,其中有將近五成的受訪民眾認為蔡英文與賴清德強調的「抗中保臺」只是拉抬選情的選舉操作,只有三成多的民眾認為強調抗中保臺是因為世界真的關注臺灣的選舉,顯示臺灣社會仍在許多議題上會因為不同政黨彼此之間的政治攻防而高度分化。

為此,Anne Applebaum 特別注重臺灣社會如何在中國的攻勢下凝聚高度分化的社會。近年來臺灣社會除了出現更多中國資訊戰分析、建立更多對話平台來反擊中國的政治宣傳,也出現許多民間團體如壯闊台灣黑熊學院以實體的活動來教導人民應對緊急狀態。

在 Anne Applebaum 的觀察中,這些教導臺灣人民緊急醫療技術和疏散的相關培訓比起實際上的技術指導,更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培養了「臺灣共同體」的連帶感,也給人民面對突然災害與戰爭的信心,這在因政治而嚴重分化的臺灣格外重要。

<strong>圖為民間自組的 「<a href="https://twmilitia.org/">台灣民團協會</a>」在戶外演練如何安全地搬動傷患。(圖片來源:台灣民團協會臉書)</strong>

圖為民間自組的 「台灣民團協會」在戶外演練如何安全地搬動傷患。(圖片來源:台灣民團協會臉書)

雖然戰爭早已開始,但在 Anne Applebaum 眼中,臺灣社會正在用自身做一個大型的賭注;臺灣想要用維持言論自由的方式讓社會力量發揮作用,使社會能夠從根本上組織起來,並且透過緩和社會的兩極分化、讓更多人積極參與公共生活,來增加臺灣的韌性,以此來面對中國早已發動的、沒有煙硝的戰爭。而隨著中國正積極的在全球擴大認知作戰的規模,臺灣社會對抗中國認知戰的種種策略也會成為其他民主國家參考的重要經驗。

過去討論戰爭,主要是指以傳統軍事武力進行的作戰,並且也有較為明確的平戰分別,形式上會出現較為明確的宣戰、最後通牒等行為,戰場空間也會在雙方預想內的空間進行作戰。但是隨著不規則作戰、非常規作戰、資訊戰的作戰方式逐漸普及,戰時與平時的分界也越加難以明確分別。作戰場域更從實體擴大到網路,從物質擴大到心理。Anne Applebaum 的文章正好點出臺灣過去公共討論的盲點,我們必須跳脫過往只注重傳統戰爭型態的窠臼,要肯認中國早已開始對臺灣進行非常規作戰,並正視對手不斷透過混合力量削弱臺灣社會的團結和韌性,替最終的軍事行動鋪路。中國對臺灣的戰爭早已開始(China’s War Against Taiwan Has Already Started),不做好準備,我們恐將「不戰而降」。

註解

  1. 安妮.阿普爾鮑姆(Anne Applebaum)是《The Atlantic》的專欄作家,也是普立茲獎得主。她同時也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專門研究各國民主深化、公民參與運動的阿戈拉(Agora Institute)研究所內以資深研究員身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