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在波羅的海國家進行資訊戰造謠西方國家無意幫助烏克蘭

發佈時間 2023/2/10 05:20:09
最後更新 2023/2/14 03:38:19

作者/莊逸心

從心理系轉哲學系,專長是精神醫學、現象學、以及故作鎮定地搞砸自己的人生。偶爾也聊詩和電影

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延燒至今將近一年,戰爭不僅僅發生在烏克蘭的土地上,也發生在歐洲大陸各國的群體意識之中——更確切地說,戰爭的火花是迸發在許多網路平台上。俄羅斯不遺餘力地透過各種假訊息和政治宣傳來抹黑烏克蘭,同時降低各國人民自身對政府的好感、加劇國族與社會對立,更要激起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不信任感。

誠然,近年來歐洲各國對俄羅斯假訊息的警覺性年年都在提高。但儘管如此,波羅的海國家如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政府和公民仍然每天都受到俄羅斯戰略訊息行動和政治宣傳的影響。這些網路上的假新聞或政治宣示旨在破壞當地人民對國家的信任、煽動種族主義和提高社會緊張局勢、以及削弱大眾對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信心。由於波羅的海三國國內至今都還有為數不等的俄羅斯裔居民,這些使用俄語的族群便成為克里姆林宮首要的宣傳對象。其中,“RuBaltic.Ru”便是一個擁有大量俄語讀者群的平台。

“RuBaltic.Ru”於 2010 年 5 月開始上線。由一組來自加里寧格勒和莫斯科的專家們所創立,他們主要研究後蘇聯國家(post-Soviet space)——尤其是波羅的海地區。該網站的現任主編為Sergey Rekeda博士,是為俄羅斯統一前景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Integration Prospect)主任,以及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Russian International Affair Council)研究員。“RuBaltic.Ru” 發表白俄羅斯語、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和波蘭語的文章,其 SQI(服務品質指數)為 3600,2018 年的平均訪問量達到每天五十到六十萬人次,該網頁至今仍可在立陶宛國內的網路開放訪問。

立陶宛的獨立研究組織 CRI在 2022 年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透過媒體追蹤工具“NewsWhip”來調查該網站中最流行的宣傳敘述是什麼。“NewsWhip”是一個媒體追蹤平台,可以根據用戶參與的數量和位置追蹤其閱讀的內容,並觀察用戶群的興趣是否有因時間推移而改變。通過調查“RuBaltic.Ru”不同的文章及其內容, CRI 試圖了解哪些宣傳敘事主導了波羅的海地區的俄語公共空間。此研究將俄羅斯的假訊息依照被用戶關注的程度分出了五大子項目,包括:「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有偏見和仇恨/俄羅斯的傳統文化不斷被摧毀」、「對俄的經濟制裁傷害歐洲各國大於懲罰俄羅斯」、「烏克蘭正在輸掉這場戰爭」、「烏克蘭人在戰爭中刻意以平民為目標」,以及「西方國家逐漸失去幫助烏克蘭的興趣」等等不實論述,而這些主題全都超過上萬筆互動。本文將摘錄其中一些假訊息散播的案例及相關的事實澄清,希望藉由這些例子,讓同樣飽受假訊息攻擊的臺灣人,做為思考當前情境及突破方法的參考

假訊息實例一:「俄羅斯此次特別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為:保護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PR)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PR),本行動不針對烏克蘭居民。」

“RuBaltic.Ru”的文章指出,此番針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是為了保護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確保該地區的居民不再受到烏克蘭政權的壓迫,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並為北頓內茨克帶來一個「和平的冬天」。 這篇文章以非常積極的方式描述了盧甘斯克的情況,並引用了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領導人 Leonid Pasechnik 的話,他說:「人們正以極大的熱情重新整頓他們的城市,清理瓦礫、清掃街道,很多人已經回來了。」

而實際上,自2022 年 2 月 24 日至 8 月 22 日,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共有 7620 人傷亡—— 3317 人死亡,4303 人受傷。在俄羅斯武裝部隊和附屬武裝團體控制的領土上,烏克蘭有 1475 人傷亡(302 人死亡,1173 人受傷)。2022 年 8 月 1 日至 21 日,在俄羅斯武裝部隊和附屬武裝團體控制的盧甘斯克和頓內茨克地區中,有 51 人死亡,180 人受傷。

大多數記錄在案的平民傷亡是由於使用具有大範圍影響的爆炸性武器造成的,包括重型火砲、多管火箭炮系統、導彈和空襲的砲擊。與俄羅斯的說法相反,證據表明這些地區仍處於戰爭狀態。在戰火之中,損失最慘重的仍然是平民百姓。

<strong>俄羅斯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發動侵略烏克蘭,至今已逾一年。圖為遭烏克蘭國土防衛隊擊毀的俄羅斯戰車。圖片來源:Wikimedia</strong>

俄羅斯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發動侵略烏克蘭,至今已逾一年。圖為遭烏克蘭國土防衛隊擊毀的俄羅斯戰車。圖片來源:Wikimedia

假訊息實例二:「烏克蘭政權走的是徹頭徹尾的恐怖主義之路。」

“RuBaltic.Ru”的文章宣稱,俄羅斯軍隊在「特別軍事行動」中的成功進攻導致基輔政權走上赤裸裸的恐怖主義道路。文章並稱這種情況在頓內茨克尤其顯著,那裡的平民每天都會遭受烏克蘭砲擊。整篇文章的架構方式都暗示著俄羅斯對當地居民的苦難不該承擔任何責任。

普丁曾經表示他入侵烏克蘭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完全控制東部地區。7月初,俄羅斯發動猛烈進攻,企圖全面控制工業化的頓巴斯地區。俄羅斯已將整個頓內茨克地區變成戰區,當地平民的處境極為危險。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在 7 月 5 日發動的襲擊已造成至少 8 名平民死亡,另有 25 人受傷。俄羅斯軍隊炸毀了沿路上的一切事物。8 月 14 日,頓內茨克地區再次傳出俄羅斯軍隊持續猛烈轟炸的消息。

俄羅斯對頓內茨克地區居民所面臨的恐怖行為明顯負有責任,但沒有證據支持烏克蘭軍隊對平民實施恐怖主義的說法。

假訊息實例三:「立陶宛的社運人士談到社會對接收烏克蘭難民的疲乏。」

該文章介紹了立陶宛著名的俄羅斯宣傳公眾人物Erika Švenčionienė和 Kazimieras Juraitis的評論。其中引述兩人表示「立陶宛人對難民過得比他們還好感到厭倦和憤怒」或是「很難將難民從自己的公寓中驅逐出去」。

根據歐洲晴雨表在 4 月 13 日至 20 日期間進行的一項調查,立陶宛居民是最支持向烏克蘭提供財政援助和援助購買軍事裝備的國家之一:分別有 88% 和 84% 的人表示贊成。立陶宛幾乎所有受訪者(96%)都支持向受戰爭影響的人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九成的人支持歐盟應該接納逃離戰爭的難民,並支持向烏克蘭提供財政援助。94% 的立陶宛居民表示,他們對烏克蘭人表示同情。 根據YouGov在 4 月 1 日至 25 日期間進行的一項調查,87% 的立陶宛人支持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82% 的人支持允許烏克蘭難民進入該國,78% 的人支持允許烏克蘭難民進入勞動力市場。

所有這些數據都表明,Švenčionienė和Juraitis所做的那些陳述在統計上是錯誤的,大多數立陶宛人都支持烏克蘭並願意接受難民。

假訊息實例四:「歐洲各國已經無計可施,無法再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這篇文章圍繞著俄羅斯外交部長Sergei Lavrov的聲明展開,表示歐盟已用盡所有可能損害俄羅斯經濟的手段,並試圖讓讀者相信制裁不會影響俄羅斯,反而會對歐盟造成更大的傷害。

歐盟採取的主要制裁措施之一,是逐步停止進口原先市場佔比90%的俄羅斯石油,以剝奪莫斯科的收入。俄羅斯不得不以降價的方式將其石油出售給其他市場,使得俄羅斯石油的售價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約 30 美元。然而,這樣的制裁真的傷害了俄羅斯經濟嗎?某些專家認為制裁並沒有太大的效果,理由是因為盧布的匯率現今仍然很高。實則不然,盧布的匯率只是反映了俄羅斯在石油和天然氣的大量出口與進口市場的崩潰之下產生了巨大的不平衡,而這種貿易順差並不是經濟健康狀況良好的跡象。

尤其,對於像俄羅斯這樣的經濟體,在出口未經加工的原物料的同時,俄羅斯必須進口許多它不生產的高價值產品。在先進技術產品方面,俄羅斯45%以上依賴歐洲,美國21%,中國僅11%。俄羅斯半導體進口遭到制裁,對生產消費電子產品、計算機、飛機、汽車或軍事設備的俄羅斯公司造成直接影響。在這個對戰爭至關重要的領域,制裁限制了俄羅斯生產精確導彈的能力。汽車行業是另一個深受制裁影響的行業。幾乎所有外國製造商都決定撤出俄羅斯,去年 5 月的產量與 2021 年相比下降了97%。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石油工業不僅會因為外商的離開而受到影響,還會因為越來越難以獲得水平鑽井等尖端技術而受到影響,導致產能下降。在如此幅員遼闊的國家,扮演重要角色的航空業也無可倖免:俄羅斯 1,100 架民用飛機中約有 700 架來自外國,因此,俄羅斯將不得不犧牲大部分機組來取得零件,好讓剩餘的飛機能夠飛行。更不用提俄羅斯自開戰之後精英人才大量流失,成千上萬的高素質專業人士離開了這個國家。

由於戰爭的拖延和能源成本的上升,歐洲和其他地方的人們可能會問這些制裁到底有沒有效或者副作用是否太大。制裁雖然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它仍然是政治行動的重要工具。即便此類舉措的效果不會立即顯現,但俄羅斯在科學、經濟和技術方面的孤立仍然會變成該國在戰爭中期的重大損失。

<strong>為了強化網路安全,立陶宛與盟國密切合作,譬如立陶宛軍方和波蘭軍方共同籌組聯合小組,參與大型網路防護演習以吸取經驗</strong>

為了強化網路安全,立陶宛與盟國密切合作,譬如立陶宛軍方和波蘭軍方共同籌組聯合小組,參與大型網路防護演習以吸取經驗

假訊息實例五:「波羅的海國家建立了法西斯主義政權。」

這篇來自“RuBaltic.Ru”的文章提出了白俄羅斯記者聯盟董事會主席 Andrei Krivosheev 的論點,聲稱波羅的海國家已經建立了原始法西斯政權(proto-fascist regimes),不僅完全隔離了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企業,還迫害當地的俄羅斯裔族群。

然而事實是,在波羅的海國家,思想和言論自由是受憲法保護的權利。表達個人信念和傳播訊息的自由不會也不能被視為犯罪行為,除非是為了煽動仇恨、暴力或涉及歧視、誹謗或散佈不實資訊。法律也保障不同民族的公民有權培養自己的語言、文化和習俗。所有波羅的海國家都由民主政府管理,公民有權批評國家機構或官員的工作,而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公司斷絕關係的決定,是基於歐盟理事會提出的制裁措施,而不是基於對俄羅斯人或白俄羅斯人的歧視。這一切都證明所謂「波羅的海國家已經建立了原始法西斯政權」的說法是錯誤的。

小結:

在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散播不實指控或是各種惡意的政治宣傳可以說是不遺餘力。以上只是挑出幾個常見敘述做為闡釋和闢謠的範本,但實際上,俄羅斯產出的假新聞成千上萬。對臺灣人來說,透過了解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使用的政治敘事,能夠提升我們對相關論述的鑑別力,也讓臺灣人進一步思考如何能對於抵擋此類訊息戰做出更加明確的策略和回應,特別是中國對我們發動的「混合戰」攻勢。

註解

  1. Civic Resilience Initiative (CRI) 是立陶宛的一個 NGO,由來自歐洲各地的專家小組於 2018 年在立陶宛維爾紐斯成立。
  1. 本文取材自CRI於2022年所發表的《媒體監測報告:在波羅的海國家傳播的反烏克蘭戰爭宣傳》。
  1. 此處指涉之特別軍事行動,指的是2022年2月24日起俄羅斯發動的侵略烏克蘭戰爭,但在此處使用「特別軍事行動」來更好的還原俄羅斯使用的論述原貌。
  1. 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是自1973年以來,代表歐盟委員會和其他歐盟機構定期進行的一系列民意調查。
  1. YouGov是一家總部設在英國的跨國網路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公司,在歐洲、北美、中東和亞太地區均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