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惠台政策吸引台灣人有效嗎民團其實成效低民間滲透才是統戰大宗

發佈時間 2019/12/27 10:52:56
最後更新 2019/12/27 10:53:01

中國屢屢對台推出「惠台 31 條」、「惠台 26 條」,展現其統戰野心,但對台灣人有沒有效?今(27)日青平台基金會公布訪調成果,團隊成員李淇指出,惠台政策的吸引力和成效低,沒有受訪者是因此想去中國。在政治認同的效果上,台灣人去中國都因或多或少誤觸政治紅線,反提高本土意識。李淇強調,這不代表惠台紅利不需重視,他們發現其實「民間滲透」才是統戰大宗。台青往往都是透過當地親友、教會、宮廟、補習班美化對中國的想像才想去中國。

青平台基金會公布「惠台政策對台灣青年實質影響力」研究結果並召開記者會。左起為民進黨立委尤美女、青平台基金會執行長邱俊榮、民進黨立委余宛如(攝影/廖昱涵)

青平台基金會公布「惠台政策對台灣青年實質影響力」研究結果並召開記者會。左起為民進黨立委尤美女、青平台基金會執行長邱俊榮、民進黨立委余宛如(攝影/廖昱涵)

青平台基金會針對「惠台政策對台灣青年實質影響力」進行田調研究,訪針對五年內曾赴中就學、就業的台灣青年的訪調成果。進行了 20 場訪談、3 場諮詢會議。並在全國巡迴舉辦 9 場工作坊,合計約 300 人參加。

相比中國惠台措施 更嚴重統戰手段是「民間滲透」

青平台「認識中國」研究團隊的李淇指出,調研發現惠台政策吸引力和成效低,受訪者沒有人因此去中國。而是本身就想去、有親友在中國、受到師長或補習班宣傳等原因。政治認同的成效方面,去當地的台青都因為或多或少誤觸政治紅線而受到影響,讓他們的本土意識提高。

李淇強調,不是說不需要重視這些惠台紅利。但研究發現:「其實民間滲透才是統戰大黑馬!」因為會想去中國因為都是當地親友、教會、宮廟、補習班的推薦,跟他們說去中國很好,而美化了去中國的想像。

李淇也說,去中國的學生會被當成「樣版青年」被報導,這反過來影響台灣的媒體,產生錯誤印象,成為中共政策宣傳的大聲公。也影響台灣社會對於中國的印象。

李淇指出,陸委會有整理「近期中國大陸高教相關風險資訊彙整表」,但不僅去中國的台灣人,甚至相關研究者都不知道。等於陸委會花錢做,但沒發揮效用。她建議陸委會廣加宣傳、建立諮詢管道。

李淇指出,日前香港反送中運動,有幾個台灣學生受困在香港理大,顯見政府對在中國的台灣人撤離、保護管道的不足。她說,惠台 26 條中就有規定,台灣人可向中國領事館提出領事保護,連中國都知道台灣人有這樣的需求,台灣政府應該更積極去做。

李淇表示,目前「西進留學潮」退燒,但是中國開始開放台灣學生用學測均標成績,可以申請中國大學,讓很多家長、學生把中國求學當選項。但她也指出,很多學校老師被學生問到是否要去中國,卻難有足夠的知識回應,呼籲政府應提供。

青平台認識中國團隊成員李淇(攝影/廖昱涵)

青平台認識中國團隊成員李淇(攝影/廖昱涵)

民進黨立委尤美女疑惑,中國是真的要惠台?還是讓台灣人陷入另種高風險困境?而研究都顯示,惠台政策目的就是「政治滲透」,並非愛才。中國透夠過惠台政策,還有補習班和商業機制推波助瀾,讓很多人認為去中國大好時機。去了才發現各種困境,像是政治或各種言論審查,隨時提心吊膽。

美國史丹佛大學、矽谷都對中國嚴加防範、敬而遠之

民進黨立委余宛如也指出,矽谷以前也是中資氾濫。但自從大家感受到中國滲透後,也開始對於中國的資金非常敏感,非常多新創業者不敢讓中國資金投入,因為很怕讓人產生疑慮、不好找到下個投資者。但反觀台灣,對於中國資金到底背後有沒有統戰意識,或者是商業正常往來,都沒有去做評估研究。

余宛如分享,像是史丹佛大學規定,中國學者去史丹佛拜訪,不能夠帶自己的電腦。要去跟學校電腦室申請拿電腦或 USB,繳回後資訊全部刪除,就是怕被洩密的可能。美國對於知識產權保護比以往都更謹慎,就是要防範中國透過如「千人計劃」的滲透方式,竊取長期以來的學術研究成果。

青平台基金會執行長邱俊榮也分享,過去這幾年去過三趟史丹佛大學。現在整個史丹佛都風聲鶴唳,不再聘中國教授。他說,一般而言教授對於政治是最不敏感的,有任何資金或學生要來幫忙研究都很歡迎。但是現在校園對於中國高度警戒,甚至學者也不太想去中國,因為回國還面對很多的調查。

邱俊榮表示,中國對美國威脅相對沒有這麼大,他們都警戒成這樣了。但台灣從前總統馬英九執政開始,就跟中國大量交流,其中所謂大學國際化,實際上是「中國化」。

邱俊榮質疑,如果是正常交流,美國為何要警戒成這樣?他強調,中國目的很清楚,就是要統一併吞台灣,最早文攻武嚇、以商逼政,現在要「入島、入戶、入心」。而惠台政策就是「入心」,所幸現在沒有他們期待的結果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