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委林靜儀世衛經驗參與 WHA 不能被矮化擺脫一個中國國家正名是必要解方

發佈時間 2020/5/15 13:34:26
最後更新 2020/5/15 13:34:28
<strong>圖為林靜儀 2018 年擔任民進黨立委時,參加「立委視導團」至瑞士日內瓦 WHA 場外,參與民間團體聲援臺灣加入WHO 的「臺灣之夜」活動。圖片來源:林靜儀醫師臉書專頁</strong>

圖為林靜儀 2018 年擔任民進黨立委時,參加「立委視導團」至瑞士日內瓦 WHA 場外,參與民間團體聲援臺灣加入WHO 的「臺灣之夜」活動。圖片來源:林靜儀醫師臉書專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指出,因民進黨政府拒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在沒有這項「政治基礎」下,臺灣無法參加 WHA(世界衛生大會)。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5)日出席活動回應強調,「我們沒辦法接受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前民進黨立委、醫師林靜儀受《沃草》專訪指出,以她 2017、2018 年參加「立委視導團」,在世衛大會期間到瑞士日內瓦視察臺灣官方及民間活動的經驗,明顯感受到蔡英文執政後政府近年立場,是向世界表達臺灣想參與 WHO、為全球貢獻公衛能力,同時強調必須堅持在國家主權及地位沒有受到矮化的情況下加入,「這樣的立場越來越清楚」。林靜儀也指出,在中國不會停止打壓臺灣的情況下,臺灣透過國家正名、把國家地位弄清楚,對外宣示「我們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是中國」,才是長久化解國際困境的方法。

世衛可能以「特邀專家」名義讓臺參與,目的仍是矮化臺灣

臺灣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中,防疫表現出色,讓遭到國際強烈批評傾中、失能的 WHO 秘書長譚德塞面對比以往更為強大、要求讓臺灣加入的國際壓力,也讓臺灣這次能否獲得「觀察員」身份、參與 WHA,受國際廣泛關注。

林靜儀受《沃草》專訪指出,就她個人評估看來,WHA 跟譚德塞為了紓解要求讓臺灣加入的國際壓力,卻又不敢激怒中國,有一種可能性是藉由「特邀專家」名義、避開具有國家或政治體身份的「觀察員」,邀請臺灣官方代表出席本次大會。譬如邀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以公共衛生或是感染科專家身份與會,向國際回應「有讓臺灣參加」,以宣洩他們近期來遭遇的強大國際壓力。WHA 如果這樣做,矮化臺灣仍是主要的目的。

林靜儀指出,雖然臺灣在 2016 年,因世衛大會跟新舊任總統交接期重疊,當時總統蔡英文剛就職、前一任馬政府施政延續效果還存在影響下,我方仍以「中華台北」作為觀察員身份、參與 WHA。但以她曾在 2017、2018 年兩度參加「立委視導團」到日內瓦觀察 WHA 的經驗,林靜儀指出,自 2017 年之後,明確能感受到蔡英文政府對於以何種身份參與世衛大會、世衛組織,「立場越來越清楚」。

雖然政府到現在沒有明確宣稱要以「臺灣」名義加入,但林靜儀表示,蔡英文執政後,政府呈現的立場是,臺灣想參與國際衛生事務、向全球貢獻公共衛生的能力,但前提必須是要基於國家尊嚴沒有被損害的身份和地位下,參與 WHA 及 WHO。

林靜儀指出,當時「立委視導團」要前往瑞士日內瓦視察 WHA 之前,她以執政黨立委身份,曾經和總統府國安會進行過多場會議,確認到了當地之後會參與哪些活動、跟哪些外國政府代表或外國友人會面。會議過程中,她都能感受到政府定調是「臺灣要加入,但必須基於國家主權與尊嚴」的明確立場。

<strong>圖為林靜儀 2017 年參加「立委視導團」前往瑞士日內瓦時,在國際女醫師協會(Medical Women'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協助下,以會員身份取得 WHA 旁聽入場證。圖片來源:林靜儀醫師臉書專頁</strong>

圖為林靜儀 2017 年參加「立委視導團」前往瑞士日內瓦時,在國際女醫師協會(Medical Women'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協助下,以會員身份取得 WHA 旁聽入場證。圖片來源:林靜儀醫師臉書專頁

中國干預無所不在,「TaiwanCanHelp」未缺席世衛舞台

以臺灣過去要求參與 WHA 的歷程、還有兩次參加「視導團」的經驗,林靜儀表示,雖然行前就知道,無法達成加入 WHA 的訴求幾乎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既然政府行政部門、民意代表都已到了世衛場外,就一定會有相關行動。譬如在 WHA 會場週邊,我方自行舉辦數十場雙邊或多邊會議,跟外國官方或專業團隊開會、研商合作事宜。她強調,政府立場很明確,如果要正式參與,就必須確保主權不能被矮化,而在無法拿到「門票」進場下,我方就自行在 WHA 週邊召開會議、打造自己的「主場」,在對等地位下跟受邀國家、團體,展開會談。

但就算只是在世衛大會場外自行舉辦會議,中國政府也不會放過干預、阻撓的機會。林靜儀回憶到 2017 年,臺灣由衛福部長陳時中、外交部官員,加上立委所組成的「世衛行動團」在 WHA 場外召開記者會,就疑似遭中方干預、切斷網路,導致無法進行直播。

中國無所不在的干預、打壓,也讓有意跟我方接觸、或相對友好的外國官員受到強大壓力。林靜儀指出,來參加大會場外臺灣主辦會議的外國官員,很常會事先聲明,會面不能讓媒體知情,因為擔心中國政府得到消息會找麻煩。不過,這樣的情形到了 2019 年出現一個明顯的轉變,就是美國衛生部長在這一年跟我方會面結束後,主動在社交網站 Twitter 上發布跟我方衛福部長陳時中的合照。在此之前,除了臺灣邦交國之外,絕大多數外國政府官員都不願曝光曾跟臺灣官方代表會面。

會出現這項轉變,林靜儀認為除了臺灣經過民主選舉、人民選擇傾向臺灣立場而非傾中立場的政府,受到其他民主國家的肯定,因而給予相對的尊重。再來是蔡英文執政後,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努力,讓美國、歐洲、日本等許多國家逐漸認為,跟臺灣合作是正向且有幫助的選擇。

在國際局勢及臺灣外交策略所帶來的轉變之外,林靜儀還指出一項重要的因素,就是 2018 年之後臺灣官方向世衛大會敲門的行動,採取「TaiwanCanHelp」作為口號及方向的策略。

林靜儀表示,就她個人的觀察,過去臺灣官方、民間團體在 WHA 場外、日內瓦當地展開表達訴求的行動,大多是以「UN For Taiwan」、「Leave No One Behind」當作標語,她肯定這些行動很重要,但認為這樣的標語、訴求對外國官員和當地民眾來說,很難「有感」。2018 年後改採「TaiwanCanHelp」,除了清楚表達,臺灣加入是想幫忙、不是找 WHO 麻煩,也讓想幫助臺灣的國家更能有理質疑 WHO,臺灣想幫忙、為何不讓臺灣參加。她認為,以現在疫情下國際情勢的演變,不但證明這項策略是正確,更是重要的轉變。

<strong>林靜儀 2017 年以立委身份前往瑞士日內瓦視察 WHA 會議情況,在臉書放上 WHA 議場照片發文感嘆寫下,「有一天,我們會在這裡,作為一個名為臺灣的國家」。圖片來源:林靜儀醫師臉書專頁</strong>

林靜儀 2017 年以立委身份前往瑞士日內瓦視察 WHA 會議情況,在臉書放上 WHA 議場照片發文感嘆寫下,「有一天,我們會在這裡,作為一個名為臺灣的國家」。圖片來源:林靜儀醫師臉書專頁

中國打壓不會消失 林靜儀:臺灣必然要面向國家正名道路

雖然以近年來臺灣在 WHA 場外活動的正面經驗,還有今年因疫情讓許多國家直接表態支持臺灣,臺灣在爭取國際參與上看來有所進展。但中國對臺灣的打壓,不但沒有停止跡象、更變本加厲。

臺灣處在這樣的政治現實下,要突破中國造成的瓶頸、擴展臺灣國際空間,林靜儀認為有兩個方向,是臺灣必然要展開行動的道路。

首先是這次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嚴重,歐美等許多國家都認為 WHO 失能,陸續傳出在 WHO 之外建立國際健康相關聯盟、組織的聲音。林靜儀認為,這類不受聯合國管轄、但成員國之間有實質合作的國際組織,是臺灣應積極爭取加入、擴展國際參與的重要出路。

再來,要解決臺灣在聯合國及其下相關國際組織參與的困境,林靜儀認為,最終還是要回到釐清國家地位及國家正名的核心問題。為了不在國際上造成混淆,或者是不讓中國動輒用「聯合國 2758 號決議」誤導國際、認同中國的「一中原則」,林靜儀指出,怎麼樣把臺灣的國家名稱、地位搞清楚,明確讓國際知道,「我們是實質主權獨立國家,不是中國、也沒有要當中國」,是臺灣未來必然要去面對、處理的重要課題,也才可能長久解決臺灣參與國際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