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WHO 年會前夕別再用主權換門票掉入中華臺北的一中框架

作者
發佈時間 2020/5/13 11:06:49
最後更新 2020/5/13 11:12:11

下週(5 月 18 日至 19 日)將舉行第 73 屆世界衛生大會(WHA),而在武漢肺炎的疫情中,臺灣防疫表現卓越、並曾試圖對 WHO 提出警告,因此國際上湧現支持臺灣繼 2009 年到 2016 年之後,再度出席 WHA 年會的聲浪。但是此刻臺灣人更應該思考,臺灣要以什麼名稱、什麼身份參與 WHA?過去臺灣以「中華臺北」之名,以觀察員身份出席 WHA,看似獲得實質參與,實際上卻是依照中國與 WHO 秘密簽署的備忘錄,在「一個中國」框架下獲得參與,臺灣是否能夠與會及其他權益都受制於中國。如今,若再次以「中華臺北」之名實質參與 WHA,臺灣社會是否樂見?臺灣若希望有尊嚴的與其他國家及國際組織往來,就必須堅持主權獨立的國家地位,不能再落入「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陷阱,無論什麼時候,臺灣都不應該為了參與國際組織,「用主權換門票」。

如今,若再次以「中華臺北」之名實質參與 WHA,臺灣社會是否樂見?(製圖<strong>/洪</strong>國鈞)

如今,若再次以「中華臺北」之名實質參與 WHA,臺灣社會是否樂見?(製圖/洪國鈞)

美日加澳法德紐英八國敦促讓臺灣參與 WHA

第 73 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在 5 月 18 日至 19 日以視訊形式舉行,世界衛生組織(WHO)數度表示臺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出席 WHA 取決於會員國,WHO 秘書處無權決定。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的報導,美國和日本將領銜,帶領加拿大、澳洲、法國、德國、紐西蘭、英國等國家的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一起向 WHO 的資深官員發出照會,敦促讓臺灣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 WHA。

而 13 個身為會員國的臺灣友邦也已向 WHO 提案邀請臺灣出席 WHA,這些友邦包括尼加拉瓜、帛琉、史瓦帝尼、聖露西亞、馬紹爾、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貝里斯、海地、諾魯、巴拉圭、吐瓦魯、瓜地馬拉及宏都拉斯。

目前,WHO 對邀請臺灣與會一事仍然抱持閃避態度,秘書長譚德塞聲稱無權發出邀請,更強調過去臺灣因會員國的「政治共識」才得以使用「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之名出席 WHA。因此,臺灣人或許應該開始思考一個問題:臺灣為什麼要加入 WHO?如果加入,要以什麼名義加入?以及,過去以「中華臺北」之名參與 WHA,真的有利於臺灣的國際地位嗎?

宋承恩:以「中華臺北」與會,臺灣參與 WHO 必須經過中國同意

牛津大學國際法博士候選人宋承恩撰寫專文指出,臺灣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的 2009 年開始同意依 WHO 秘書長逐年發來邀請函的模式,以觀察員身份出席 WHA,當時馬政府還將其當作政績,而在蔡政府執政的 2017 年起,臺灣不再收到邀請函,喪失了觀察員身份。WHO 的法律顧問表示,在 2009 年至 2016 年之間臺灣的實質參與是依照中國與臺灣之間的安排,臺灣參與 WHO 必須經過中國同意。

臺灣多年來不斷嘗試參與 WHO。(製圖<strong>/洪</strong>國鈞)

臺灣多年來不斷嘗試參與 WHO。(製圖/洪國鈞)

宋承恩指出,由國際法的觀點來看,只有無法為自己對外關係負責的領土或實體,其對外關係才必須由宗主國決定,以臺灣是否能夠出席 WHA 的安排來看,須經中國同意即為意味著 WHO 將中國視為臺灣的宗主國,臺灣同意這樣的出席模式就代表了接受這一觀點。

依據 WHO 世界衛生大會議事規則第三條,WHO 秘書長有權邀請:

一、「已經提出 WHO 會籍申請的國家」

二、「已代為申請成為準會員的領地」

三、「雖經簽署但尚未接受 WHO 組織法的國家」

上述三種身份的對象派出觀察員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考量聯合國不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的情況,以及臺灣能否獲得邀請函,很大程度上需仰賴中國同意,「中華臺北」恐怕就是被視為沒有政治主權的領地,以「已代為申請成為準會員的領地」的名義,取得觀察員身份出席 WHA。

中國與 WHO 秘密簽署的 MOU 框定「臺灣屬於中國」

臺灣參與 WHO 必須受到中國掣肘的情況,還要回溯到 2005 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赴中國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共同發表《連胡公報》,內容提及「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謀求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等等,並期望促進兩岸更緊密的經貿合作。僅隔半個月之後,中國與 WHO 秘書處秘密簽署諒解備忘錄(MOU),稱 WHO 秘書處必須「避免任何可能導致臺灣當局不屬於中國的印象之行為」,並將臺灣稱作「中國臺灣省」,使臺灣參與大會與否、是否能取得 WHO 的疫情資料或通報疾病資訊等等權益,都須透過中國。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曾指出,2005 年 4 月 29 日國共簽署《連胡公報》,當天連戰就向胡錦濤提及臺灣加入 WHO,胡錦濤馬上表示會積極擬辦,而當年的 5 月 14 日 WHO 與中國密簽 MOU 後,當時國民黨的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還盛讚這是胡錦濤落實對連戰的承諾。

2009 年時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 WHA、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HR)運作,並以「臺北」知名設立 IHR 的聯絡點(Contact Point in Taipei),當時馬政府視為臺灣開始爭取加入 WHO 以來的最大進展,更在《立法院公報》中稱之為「我國自民國 60 年退出聯合國以來,以官方身分正式參與聯合國體系會議的首例」,但是管碧玲當時就在質詢中指出,該聯絡點正是根據中國與 WHO 簽署的 MOU 架構所設立,事實上依據 IHR 規定,WHO 與「國家」之間的對口聯繫單位應該稱為 National Focal Point,而中國當局聲稱 IHR 適用於臺港澳「中國全境」,加上馬政府並未要求 WHO 移除與中國簽署的 MOU、並未要求將臺灣從中國的港口中移除、並未要求將臺灣從中國地圖移除,於是等同接受臺灣在「一個中國」框架下參與 WHO。

2018 年時,曾因為 WHO 未將臺灣衛福部疾管署聯絡資訊公布在 IHR 官網上,致使臺灣籍旅客與肺結核病患同班機的資訊被通報給中國衛生部,使臺灣疾管署遲至 5 個月後才獲知相關資訊,臺灣駐印度代表處對此事發出的新聞稿也說明,WHO 於2005年修訂通過 IHR 後,指定中國衛生部為中國 IHR 國家對口單位(National Focal Point),而中國執行 IHR 之範圍涵蓋臺灣、香港及澳門。

臺灣大學國際法教授姜皇池也在投書中指出,今年各國呼籲讓臺灣參與 WHA 的強力呼聲可說是從未出現過的大好情勢,但是若依照 2009 至 2016 年間的參與模式,不但仍舊將臺灣捆綁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架構下,仍舊任由中國掌握臺灣在 WHO 的地位與權益,並且反而會使得國際上的友臺勢力無從發揮。

中國與 WHO 秘書處秘密簽署諒解備忘錄(MOU),稱 WHO 秘書處必須「避免任何可能導致臺灣當局不屬於中國的印象之行為」,並將臺灣稱作「中國臺灣省」。(圖片來源:[管碧玲臉書](<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847140322&amp;sk=media_set&amp;set=a.203608766344027.50505.100000847140322&amp;type=3">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847140322&amp;sk=media_set&amp;set=a.203608766344027.50505.100000847140322&amp;type=3</a>))

中國與 WHO 秘書處秘密簽署諒解備忘錄(MOU),稱 WHO 秘書處必須「避免任何可能導致臺灣當局不屬於中國的印象之行為」,並將臺灣稱作「中國臺灣省」。(圖片來源:管碧玲臉書

宋承恩:臺灣只追求實質參與國際的代價,可能是永遠做「實體」而非「國家」

宋承恩則在專文中提醒臺灣人,目前不論外交管道或媒體報導,多有「恢復臺灣出席 WHA 觀察員的身分」的說法,彷彿這就是臺灣參與 WHO 的目標。事實上,這並不是好的參與模式,它只與 WHA 有關,並沒有 WHO 組織上的地位。長期以來,臺灣一直追求實質參與國際事務,但若臺灣願意接受以非國家的參與地位來與國際社會合作,那麼國際社會為何要承認臺灣是國家?實質參與的代價,可能是永遠做「實體」而非「國家」。

宋承恩表示,WHO 秘書處過去逐年邀請臺灣參與 WHA 的安排,已產生否定臺灣國家地位的副作用,如今更是應該全力避免。就算迫於情勢,必須以觀察員為目標,也應該取得大會決議做基礎,爭取類似巴勒斯坦過去所取得的「常設觀察員」(Permanent Observer)地位,因為它保留了未來以國家地位正式參與聯合國的可能。後來巴勒斯坦取得了「觀察員國家」(Observer State),未來可望得以完整的國家地位參與聯合國。

國際法學者宋承恩表示,臺灣只追求實質參與國際的代價,可能是永遠做「實體」而非「國家」。(資料照;攝影/蕭長展)

國際法學者宋承恩表示,臺灣只追求實質參與國際的代價,可能是永遠做「實體」而非「國家」。(資料照;攝影/蕭長展)

姜皇池也認為,若由美日提案,由大會來決議臺灣是否能參與 WHA,即使失敗,亦可彰顯:「臺灣是否能參與世衛活動應由『會員國們』(Members)決定」,而不是由中國與秘書處在 2005 年所簽署的 MOU 決定。從此出發,法律上可擺脫 2009 年馬政府與中國所設定的「臺灣是中國一部分,臺灣參與由中國與秘書處安排決定,且臺灣接受此一安排,而非國際社會其他成員決定」牢籠,法律意義重大。

然而日前(11 日),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立法院坦言,美方認為今年不適合由美國提案,須由友邦為我國參與提案,而我方若太強硬,可能會有反效果。

吳釗燮也說,目前還未收到世衛大會邀請函,經評估後認為很困難,因為世界衛生組織態度僵硬,但外交部仍會持續努力。

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目前還未收到世衛大會邀請函。(資料照;攝影/蕭長展)

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目前還未收到世衛大會邀請函。(資料照;攝影/蕭長展)

臺灣若是堅持主權獨立的國家地位,該如何前進?

儘管今年因為武漢肺炎,國際上湧現讓臺灣參與 WHO、出席 WHA 的聲浪,但臺灣人需要面對的是,我們要以什麼身份、什麼名字參與?如果以「中華臺北」之名,回到一中框架下,實質參與 WHA 等同承認自己是中國的一部份,這絕對不是臺灣社會所樂見,也等於是打了積極協助提升台灣主權地位的國際友人一巴掌。民進黨政府若是真的認同主權不隸屬中國,就應該堅持拒絕以形同讓渡主權的「中華臺北」之名參與 WHA。

其實,早在馬英九剛當上總統的 2008 年,立法院法制局就進行了專題研究,列出六點建議臺灣參與 WHO 的方式:

一、向聯合國申請解釋「2758 號決議案」有關「中華民國」席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後之地位問題。

二、我國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共和國」名義,在國際上宣布獨立,再以新國家身分加入聯合國及 WHO 等相關國際組織。

三、接受中共與 WHO 簽署的「瞭解備忘錄」並依規定從事各項活動。

四、與中共協商讓臺灣申請成為「副會員」。

五、與中共協商讓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WHA 活動。

六、維持現狀。

過去,馬政府做出了選擇,讓臺灣被鎖進了一中框架,默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現在,臺灣人和蔡政府得重新思考,不管是在爭取參與 WHO 或任何國際組織時,臺灣都不應該「用主權換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