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駭客掛上五星旗的央廣對台灣有什麼重要性

發佈時間2025/10/17 11:53:29
最後更新2025/10/18 02:53:34

【沃草】記者薛翰駿報導

最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深陷養狗仔監控政敵的醜聞,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媒體近日又報導一名涉嫌在上(9)月把央廣官網換上五星旗的吳姓員工,被檢調約談時自爆黃國昌曾找他協助查弊,還自稱「黃國昌的人」,央廣也在今(17)日發出聲明說明此事。央廣到底是什麼單位?對台灣有什麼重要性?

嘉義民雄國家廣播文物館陳列的央廣發射台分布圖。攝影:薛翰駿

央廣怎麼從「自由中國之聲」到「台灣之音」?

央廣全名是「中央廣播電臺」,1928 年成立於中國南京,原本是中國國民黨轄下的黨營機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線電臺」。當時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巧合的是,台灣總督府也在同年成立「台北放送局」,也就是日後的「台灣放送協會」。

1945 年戰爭結束,國民黨派央廣來台接收台灣放送協會與全台各地的電台設施。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流亡來台後,央廣改組為中國廣播公司(簡稱中廣)以「自由中國之聲」對外播音,主要負責對中國心戰廣播。1974 年脫離中廣,直屬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80 年又改由國防部管理。

隨著台灣民主化,立法院於 1996 年三讀通過《中央廣播電臺設置條例》,政府開始以「財團法人」的型態經營央廣。2003 年民進黨執政後,央廣的華語台呼改為「來自台灣的聲音」,外語台呼改為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Rti),Rti 從此成為國際認識央廣的正式名稱。2005 年華語的台呼再改為「臺灣之音」。

央廣目前以 20 種語言向全球傳播,聽眾遍及全球 143 個國家。從過去的黨營媒體、負責替統一中國喊話,到今天轉型為公共媒體,負責把台灣的聲音傳遞到世界。除了廣播,央廣的節目也能在網路、官網、社群媒體和手機 App 上收聽,也有文字新聞。

為什麼我的收音機聽不到央廣?

一般我們的收音機無論是汽車上面搭載的或是家用的收音機,通常只有調頻(FM)和調幅(AM)兩類。其實還有一種短波(SW),必須要特殊的收音機才聽得到,專門用來收聽遠距離傳輸的短波廣播,央廣所發射的就是這種,必須買專用收音機才聽到的。

短波廣播的英文簡稱為 SW,為 Shortwave 簡寫。「短波」指的是電波的波長,短波廣播的波長約 10 到 100 公尺,對應的頻率為高頻,電波由發射機從地表向上發射,經大氣層中帶電子的電離層傳導,透過在地球表面和大氣層中反射,可進行遠距離的傳輸,是國際廣播最早使用的傳送媒介。

世界各國都有不少人習慣收聽國際短波廣播節目,這群「短波迷」的共同點,是熱愛世界,充滿自由想像,普遍精通多語能力。

比網路更難防堵、突破獨裁者圍牆的利器「短波」

目前全世界以強大電力發射、播出多國語言的國際短波廣播電台,多為國家所經營,規模較大的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之音(VOA)、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等。

央廣 1969 年接受美國政府援助籌建的台南天馬電台,是短波播音覆蓋面積世界第一的電台,為美軍協防臺灣的重要戰略佈署。1976 年開始對國際及中國大陸播音,具備強大的短波廣播播送能量,電波涵蓋遍及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歐洲、澳洲、美洲。

短波廣播的技術原理雖然原始簡單,卻也因這樣的特性,比衛星訊號更難被阻斷。相較於網路上傳輸的訊息,容易被斷網封鎖、追查源頭,在極權國家中翻牆上網或收發禁止內容的人可能會被關切甚至逮補,短波通訊則不同。它雖然有可能被干擾,卻難以被完全阻斷,且不易定位收聽者,因此也更難被極權政府控制。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英國 BBC 也恢復短波放送,就是因為著眼廣播是比網路更不容易中斷的資訊傳遞方式。

央廣為什麼是關鍵基礎設施,對國家安全來說有什麼重要性?

央廣長期以來已經累積非常多的海外聽眾,2023 年央廣慶祝成立 95 周年時,向全球聽友發起明信片徵集活動,總共收到來自 56 國家及地區 1225 張明信片。若海纜網路等台灣對外發聲管道被破壞,透過這些長期累積的國際聽友,台灣的聲音第一時間還是能夠傳遞出去。由於央廣是台灣唯一具有對全球進行廣播能力的重要單位,因此也被中國列為進行「斬首行動」時,首要奪取目標之一,阻斷台灣對外發聲。

這次事件也爆出黃國昌曾索取央廣雲林褒忠分台的資料,就被認為相當可疑。因為雲林褒忠分台,就是準備在萬一發生緊急狀態時,讓行政院能傳遞重要資訊的關鍵基礎設施。

除了用不同語言向世界各地傳送新聞與資訊,央廣近年來也成立「央廣學院」,介紹中國認知作戰、普及軍事知識與培養媒體識讀能力等工作。

央廣也是國內移工的重要資訊來源。這次花蓮馬太鞍堰塞湖災情,除了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也有許多東南亞的移工用自己的假日到花蓮協助救災。央廣各種東南亞語言的新聞和節目,就是這些移工重要的台灣新聞資訊來源。

央廣也努力經營移工社群有成,許多移工在台灣辦理的節慶活動,都會邀請央廣參加。央廣透過移工熟悉的語言,將台灣和他們連結。如果台灣受到中國攻擊,央廣也是台灣政府和他們溝通的重要管道。

前民進黨立委賴品妤曾統計,目前台灣有 18 個一般廣播的 FM 或是 AM 頻段被中國統戰電台入侵。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當時就建議,政府應採取雙管齊下的措施,一方面以更強的功率積極展開反制中國的統戰電台滲透行動;另一方面,也可思考讓原本只對海外廣播的央廣「填台」,放入空頻讓國人及移工可以透過一般廣播收聽央廣的節目。

參考資料:
林欣誼、周馥儀,《短波時代:從冷戰到民主,從情報播送到和平之聲,讓世界聽見臺灣之音》,2024。
中央廣播電台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