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館長都被擠到第10認知戰專家沈伯洋抖內前10 YouTuber6個靠親中發財

發佈時間 2022/1/24 11:06:08
最後更新 2022/1/26 11:42:05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認知戰專家沈伯洋最近和知名軍事普及粉專「王立」一起出版《阿共打來怎麼辦》,他分析,中國透過金錢驅動「應和者」,未必有直接僱傭關係,而是「砸錢」以鼓勵特定言論,讓言論市場向中國傾斜。例如,2019年台灣的Youtuber接受「抖內」(粉絲贊助)金額的排行榜中,知名網紅「館長」都只能排第10,在他之前,則有多達6位專門散播親中言論;歐美國家也有不少否認新疆集中營、強迫勞動的Youtuber,只要發表親中言論就能「發大財」。他認為,平台有責任公布金流來源,讓社會公評。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認知戰專家沈伯洋。(攝影/朱乃瑩)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認知戰專家沈伯洋。(攝影/朱乃瑩)

由大塊文化出版,沈伯洋與王立執筆的《阿共打來怎麼辦:你以為知道但實際一無所知的台海軍事常識》於本(1)月16日舉辦讀書研討會。除兩位主要作者外,也邀請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何澄輝與談。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親自為本次活動開場。生於南韓的郝明義對比南北韓與兩岸局勢,認為台灣「很偉大」能長期對抗面積與實力都遠大於自己的國家。但近年來,兩岸的軍力對比往往被誇大,《阿共打來怎麼辦》正面拆解常見謠言,正好可以泯除無謂的失敗主義,也不會落到過度樂觀。

《沃草》專案經理蕭長展也受邀到場介紹《沃草》即將發行的民間版民防手冊。蕭長展表示,長年面對「惡鄰」俄羅斯的瑞典、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政府都有發行給全民的防衛指南,提升民間的危機意識與應變能力。處境類似的台灣,也應該有屬於我們的危機指南。

「謠言是中國最低成本的攻擊!」沈伯洋說明,中國希望散播失敗主義,讓台灣不戰而降,應對之道就是加強我們對認知作戰的抵抗能力。

沈伯洋指出,一般而言,可以結合對中國政經情勢的瞭解,從發生的時間點來判斷是否可能為中國的攻擊。例如去(2021)年底台灣舉行公投時,中國的首要之務是應對美國舉辦的「民主高峰會」,必須優先在國內外強調中國的民主正當性,干擾台灣公投就會排在後端。

若中國事先將攻擊「外包」,這個推定就未必適用。沈伯洋說明,排程好的攻擊不會被內外事件影響,相對難以預判。他強調,追查「金流」可以掌握外包的軌跡,但目前台灣缺乏相關法律工具,僅在符合洗錢、逃稅等法律要件時,才能查緝金流。他強調,如果沒有法源讓相關單位發動調查,無法從金流掌握中國的外包攻擊模式,僅能從中國官方訊息分析局部樣貌,容易失準。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攝影/朱乃瑩)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攝影/朱乃瑩)

沈伯洋:中國用金錢驅動應和者,親中就能發大財

沈伯洋分享他的認知作戰傳播模型,並將傳播者分為「代理人」與「應和者」,代理人是直接接受官方指令,「應和者」則是主動應和,並轉化為一般人容易理解的影片或文章,受眾也較多。

沈伯洋指出,中國官方未必會直接聘僱應和者,而是透過「砸錢」鼓勵特定言論。他指出,2019年台灣的Youtuber接受「抖內」(粉絲贊助)金額的前10名中,有6名專門散播親中言論,連知名網紅「館長」都只能排到第10名;歐美國家也有不少否認新疆集中營、強迫勞動的Youtuber,只要發表親中言論就能「發大財」,繼而讓整個言論市場向中國傾斜。

「中國懂玩演算法!」沈伯洋說,他的團隊曾用全新的youtube帳號點閱一次「洗白」新疆人權迫害的影片,之後演算法就不斷推薦類似內容。他強調,這些影片看似沒什麼觀看數或流量,但「只要中過一次招,你看到的世界就會跟別人不一樣」,這才是「金流」要達到的目的。

沈伯洋認為,影音與社群平台有責任公布金流。他指出,這些應和者未必與中國直接相關,可以主張是自發行為、言論自由,難以從法律層次處理,只能透過公布金錢來源讓社會公評。

「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沈伯洋建議,各國應該合作發展針對中國認知作戰的評估指標,他列舉了持續性、時間點、傳播速度、範圍、觸及、潛伏、隱蔽性、轉換率、易受害性、可回收性等面向,希望集思廣益。他表示,中國的攻擊組織者與執行者都是同一群人,世界各國都會面臨中國的威脅。沈伯洋建議,台灣可以發展與日本、越南、緬甸、中南美洲的橫向連結,也可以縱向在國內建立敵我意識,打破失敗主義的迴圈。

《沃草》專案經理蕭長展。(攝影/朱乃瑩)

《沃草》專案經理蕭長展。(攝影/朱乃瑩)

特定立場或政黨支持者容易接受中國謠言?沈伯洋:中間派是中國鎖定的「受害者」

有聽眾觀察到,特定立場或政黨支持者,似乎較容易接受中國的謠言?沈伯洋回應,從中國的角度出發,民進黨與國民黨支持者的意識形態相對堅定,攻擊效益較低;在此以外,無論是政治冷漠者、小黨支持者或經濟選民,原本就是資訊攻擊或統戰預想的受眾。當中國用最容易打動這群人的方式去製造內容,當然容易成功。

沈伯洋認為,中間群體是被鎖定的「受害者」,比起貼標籤,加強溝通或許是更好的做法。

軍事普及作者「王立」:謠言的關鍵是真假參半、一廂情願

知名軍事普及作者「王立」則解析常見的軍事謠言與背後迷思,他強調,謠言通常在技術上具備可行性,但或許不合成本、或許欠缺實戰可能,而使其難以發生。他以常見的謠言「中國可對台灣實行海上封鎖」為例說明,這個謠言建立在各國完全不會抗議、任憑中國封鎖台灣海峽的前提上,而受眾因為平常已經接受了相關的政治暗示,不會懷疑這種謠言。

王立強調,謠言散播者會「強調技術面的真、避談戰術面的偽。」他指出,台灣海峽是繁忙的水道,有大量各國船隻進出,中國要攔檢、擊沈所有船隻,一來不現實,二來連中國的上海等港口,也會損失大半貨船。

「拳頭比不過就打群架!」 戰略學者何澄輝:兩岸問題不是單機版世紀帝國,國際必有應對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台灣基進中常委何澄輝,則大談美中局勢,以及台灣在國際地緣政治的重要性,破解「台灣被孤立」的失敗主義謠言。何澄輝總結,「拳頭比不過中國,台灣可以打群架!」,如果中國想要發動入侵,必然會引起國際應對,台灣則要積極回應這些國際應對。

何澄輝表示,中國在國際上的觀感,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2013年上台後,逐漸從積極融入國際社會、發展經濟的「熊貓」,變成積極挑戰既有秩序的「惡龍」;對於達到「超越美國」此一目標的取徑,也從學習、迂迴發展「軟實力」,變成直接滲透內部進行認知作戰的「銳實力」。

「兩岸問題不是單機版的世紀帝國!」何澄輝強調,兩岸問題並非台灣與中國的靜態對抗。他指出,台灣居於「第一島鏈」的中心,這段島鏈是大陸棚與深水區的分界,也是中國發展遠洋海軍、擴張海權的關鍵。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台灣基進中常委何澄輝。(攝影/朱乃瑩)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研究員、台灣基進中常委何澄輝。(攝影/朱乃瑩)

何澄輝表示,中國在非傳統軍事威脅方面,對周邊國家壓力日增。例如,日本與中國超過千噸以上的公務船,從2012年的51艘比40艘,到2019年逆轉為66艘比130艘,已引起日本警覺。

何澄輝說明,當美國、日本意識到需要對抗崛起的中國後,日益重視「印太戰略」,而台灣便位處此戰略要衝的地理中心。中國軍機近年常態性巡弋台灣西南空域時,美國海空軍巡弋南海的次數也顯著提升。

在中國建立「區域拒止」力量時,美國也有相應調整。何澄輝指出,美國在戰略上已經開始調整全球軍力分佈,將七成左右的海上兵力往印太地區集中,並加強區域同盟,構建對中國的包圍網;具體戰術上,當中國擴張反艦能量,意圖威嚇美國航空母艦,美國則發展「分散式殺傷」戰略,讓數百艘船隻都具備威懾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