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不斷中國鎖鏈的中華民國 能不能用民主臺灣斷開魂結

發佈時間 2018/10/25 12:00:00
最後更新 2019/3/25 07:40:53

美國副總統彭斯10月初發表公開演說,痛批中國不自由及擴張的野心,大讚「臺灣對民主的擁抱為所有華人展示一條更好的道路」。但我們自己對「臺灣擁抱民主」的價值到底如何看待?國內不少人喊著「捍衛中華民國」,卻認為中國的統戰語言「兩岸一家親」沒問題,甚至有些人,在當前中國極權統治愈來愈進化嚴重之際,仍覺得願意做中國人、統一「很可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中國認同」的召喚力在臺灣可以存在?這會造成什麼影響?民主有沒有可能成為認同,讓臺灣走出自己的正常國家路?

斬不斷的鎖鏈:內建「中國」認同

「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失去中國領土,遷佔臺灣後,帶來了為統治中國而打造的《憲法》及其他法律、政府組織架構,還有「黨國」政治體制。到了現在,即使經過多次修法、組織改造,還是殘留許多中國元素,持續影響臺灣。光是《憲法》第四條,以中國為藍圖但說都說不清的「固有疆域」,還有對「大陸地區」、「臺灣地區」的界定、作為配套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讓臺灣被迫跟中國綁在一起,定位曖昧、難以前進。

除了政治、法律制度上斷不開的中國鎖鏈,「中華民國」政府撤遷臺灣後,中國國民黨為了穩固政權,以「反攻大陸」之名,用「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等中華民族血緣文化的意識型態,對「臺灣地區」人民灌輸「中國就是我國」的國家觀念。

隨著1980年代各種狂飆的街頭運動,中國國民黨「大中國」的意識形態不斷被挑戰,開始鬆動。而隨著臺灣人李登輝擔任總統,其對待中國的態度也不斷改變過往的官方立場,從1994年「千島湖事件」的發言、1995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演講及隨後中國發動的飛彈演習武嚇和回應、1996年舉行的第一次總統直選,最後再到1999年提出的「兩國論」,大約5年的時間裡,臺灣人認同更大幅增加,跟中國人認同出現重大分野。

儘管如此,從政大選舉研究中心調查的「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數據顯示,到了2018年6月,仍有37.2%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更有3.5%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從調查結果來看,還具有中國認同的比例合計仍佔四成,凸顯中國國民黨威權政府長期灌輸下,還是有接近半數的人接受「中國人」的民族認同。

資料來源:[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https://esc.nccu.edu.tw/app/news.php?Sn=166)重要政治態度分布趨勢圖

資料來源: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布趨勢圖

「兩岸一家親」2013年由習近平定調

中國過去對臺灣採取武力威脅的統戰效果不彰,只會讓更多臺灣人覺得「自己跟中國不一樣」。但中國對臺灣的統戰方式並沒有因此停止進化,由於還有四成的臺灣人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喚醒這些人記憶中,對過去中國國民黨執政時代「中華民族復興」、「大一統中華文化」論述的懷念,成為中國召喚(並分化)臺灣社會最佳的武器。這時,「兩岸一家親」粉墨登場。

「兩岸一家親」,最早出現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會見時任副總統蕭萬長。隔年,中國「全國政協12屆2次會議」定調,要大力宣傳「兩岸一家親」理念,成為「對台工作」重要方針。

習近平提出「兩岸一家親」,是試圖在九二共識被臺灣大多數民意拒絕後,重新定調統戰臺灣、讓兩岸走向統一的新話術,也就是中國對臺灣的統戰新slogan。

2017年,臺北市長柯文哲到中國出席「臺北上海城市論壇」,致詞時提到「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呼應中國對臺統戰的政治口號,對過去支持柯文哲、關注臺灣主體性的民眾投下震撼彈。無論他說出這些話的原因是什麼,當號稱「白色力量」、高人氣的臺灣政治人物都使用中國官方口號時,「兩岸一家親」已達到統戰效果。

民主如何凝聚臺灣共識

雖然有部分臺灣人買單中國的「兩岸一家親」,但「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今年6月的調查數據也顯示,有55.8%、超過半數的受訪民眾認同自己是「臺灣人」。

回到1994年,「臺灣民眾認同趨勢分佈」數據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比例達26.2%,「臺灣人」認同則只有20.2%。不過,臺灣/中國認同的比例在1995年出現「黃金交叉」,臺灣人認同首次以25.0%超過20.7%的中國人認同。後來隨著中國對臺灣方向試射飛彈並進行軍事演習,臺灣人認同更持續攀升。隔年臺灣舉行史上首次總統直選全面「民主化」之後,直到1999年李登輝卸任前,臺灣人認同達到39.6%,中國人認同則下降到12.1%。

整個1990年代,外頭有專制獨裁中國的武力恐嚇;內部有總統直選的「落實民主化」,臺灣人在民族認同上,逐漸確定方向。

另一次臺灣認同大幅攀升的時期,則是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帶領中國國民黨重返執政的2008年到2014年間。這段期間,臺灣人認同比例由43.7%大幅提升到60.6%,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則只剩下3.5%。這段時間內,馬政府與中國密切往來、試圖帶來中國所謂的「經濟紅利」,結果是臺灣民主呈現倒退趨勢,可能是造成臺灣人危機感、認同更凝聚的主因。

上面兩個現象顯示,用「省籍」進行族群區別,逐漸在臺灣人認同中淡化,並走向以「民主」當作認同的核心價值。伴隨著「民主化」而來的,除了人民可以選舉、參政,還有站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法律及社會制度保障,包括集會遊行權利、言論自由,一直到才剛啟動的轉型正義,以及還在爭取中的婚姻平權。

「中國」鎖鏈加「反民主」浪潮 小心民主可能消失

從這樣的趨勢中,我們可以推論,隨著臺灣社會的民主化,儘管仍有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一種以臺灣為主體、以民主作為生活方式及文化基礎的認同已經成形。而這種以民主、自由、法治等公民價值為認同基礎,而不以血緣、族裔、文化傳統來排斥或要求其他族群必須接受特定的「身份」(如中國大力宣揚的「中華民族」),是所謂的「公民民族主義」。

雖然民主似乎成為臺灣認同的核心價值,但在循著這個價值持續朝向「國家正常化」方向前進時,還未斷開的「中國」鎖鏈仍是必須解決的問題。許志雄大法官曾投書指出憲政中存在的「國家定位與認同錯亂」,更需要加以改革或改變。不然,在「兩岸一家親」的緊箍咒力道逐漸增加,執政者如果又走向「親中」路線,再援引憲法中的「中國」框架,臺灣主權、人權及民主價值仍有可能陷入危險。

近年許多國家都興起「反民主」浪潮,希望將政治權利交給強勢的政黨或政治人物。這也提醒著生活在民主社會、享有自由的我們,無法把現在擁有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就像是拍攝《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而奪得金鐘獎的鄭有傑導演,在得獎後回應記者問到《爆炸2》疑似因劇情包含三一八反服貿運動,遭中國思想言論審查,而在影音串流平台下架時所說的:

「那條紅線不該存在,是我們自己在心裡畫下了紅線,言論自由是沒有辦法換成錢的東西,一旦失去這個自由,我們用再多錢也買不回來。很擔憂這一代臺灣人,會是最後一代呼吸自由空氣的臺灣人。趁現在還來得及,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自由、保護它,把它傳到下一代。」

原文刊於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