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演習擺拍有用嗎來看萬安 45 號有什麼問題

發佈時間 2022/8/22 08:29:14
最後更新 2022/8/23 08:34:48

作者/張離明

作過黨工、文案,現為台灣安保協會「穿山甲民防計畫」成員。拖延症末期患者,喜歡在工作遲交時閱讀一些不會加薪的知識,因此口頭禪是:「我在一篇文章看到過…」。熱愛做菜但刀工潦草。

<strong>今年萬安45號演習,台北市信義區廣居里被選為演習成效「重點驗證」單位,圖為警察示範並帶領「民眾」演練防空避難動作。(攝影/蕭長展)</strong>

今年萬安45號演習,台北市信義區廣居里被選為演習成效「重點驗證」單位,圖為警察示範並帶領「民眾」演練防空避難動作。(攝影/蕭長展)

演習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就是一系列與自己生活無關的表演,一年一度的「萬安」防空演習也不例外,因為政府多年來缺乏足夠的軍事/國防普及教育,也沒有良好的規劃與決心,因此萬安演習對許多人來說就只是每年有半小時不能上街,或者是全國在路邊一起玩「一二三木頭人」而已。

本文先從今年7月25日到28日「萬安45號」演習的觀察出發,再談談我們的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今年萬安 45 號演習,國防部特別規劃了新的科目,由於往年的萬安演習只要求車輛停靠、不進行人員疏散,今年特地於北中南各選一個里,進行「車停人疏散」的演練。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是對所有經過該里的車輛進行上述操作,但沒想到,最後只是在一小小巷弄中上演給長官、貴賓與媒體的擺拍秀。

演習前十分鐘,現場就有工作人員開始淨空街道,並清楚地表示人行道要清空留給「演員們」,而四周的騎樓早有一群工作人員身上掛著「路人」名牌。

時間到,警報響起,預先安排好的假路人及假司機從預先設定好的地點進入預先被淨空的場地,被另一批預先準備好的工作人員引導前往預先交代好的方向疏散,一切按部就班、行禮如儀。同一時間,50 公尺外的道路上,一位計程車司機停在路邊吹冷氣怠速半小時,一位真路人則穿過數十位警察與民防隊員遠遠走去,一路上無人攔阻。

原先期望的全里實際操演,結果只剩下在小巷內由工作人員進行的一齣無聊小話劇。這樣的強度,別說是年度演習,就算擺在平時作為訓練課程都遠遠不足。

以運動訓練學的概念「訓練閾值」來說,就是「練太少沒用、練太多不好」,因此若想要提升能力,訓練強度的規劃可說是最重要的一環,套用在防災或全民國防整備也是一樣。而我們的現況是平時疏於訓練,演習時又不願意面對問題,只能演話劇給媒體與長官交差。

身為一個台灣人,已經對這種照本宣科的表演性演習感到厭倦,演習並非將一切真實變因剔除後的虛假完美。演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應該如何規劃?其實都有一套行之有年的架構作為支撐。

<strong>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自 1993 年起在該國各地成立「社區緊急應變小組」(CERT),組織、培訓社區成員急難應變技能,並定期實施各項演練強化社區的應變能力。(圖片|喬治城大學緊急應變辦公室)</strong>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自 1993 年起在該國各地成立「社區緊急應變小組」(CERT),組織、培訓社區成員急難應變技能,並定期實施各項演練強化社區的應變能力。(圖片|喬治城大學緊急應變辦公室)

首先,要先釐清「演習的目的」,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四種:1. 發掘意料之外的問題、2. 提升組織間協作能力、3. 展現災防能力與決心、4. 訓練現場反應人員。

若以這四種目的來一一檢視萬安 45 號演習的內容,不難發現諸多缺失。

第一是「發掘意料之外的問題」,這句話的重點就在於「意外」,在小巷內上演的完美演習當然不會發生任何意外,但同時也就喪失了發掘問題的機會,例如民眾不聽從引導該如何處理?工作人員與被疏散民眾的適當人數比例為何?如果有人趁機鬧事或因恐懼而僵呆凍結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都得不到任何解答。

我們的演習要如何停止追求「完美」,筆者認為有兩個根本的原因亟待改變,分別是公部門的「心態問題」與「獎懲脫勾」。

心態部份,公部門現況普遍認為演習不能有任何缺失,因此在演習前會反覆預演,但這就完全背離了發掘問題的初衷,造成表演性質過多、實際作用卻太少。因此,面對演習我們需要重新設定正確的心態,就是要能夠「容忍」,容忍演習出錯、容忍計畫之外的東西突然出現、容忍現實就是超出想像,只有抱持這樣的心態才有可能發掘問題、避免過度風險趨避。當然,這個容忍不會上綱成就算演習中鬧出人命也沒關係,就本質上來說,演習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將實際傷亡風險控制得極低的環境,如果再加上過度趨避風險的心態,那這個環境就只剩下真空,完全喪失演習的意義。

獎懲脫勾部份,翻閱各種演習計劃,會發現其中一定會有獎懲的章節,現行制度中「執行-評分-獎懲」三者緊密掛勾,這是官場邏輯造成的重大錯誤。因為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問題,但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就是強力引導公務員以「不出事為最高原則」行事,公務員也有老小要養,就算有想法也不敢用年終獎金來冒險。

回到演習目的上,這種工作人員充當民眾的演習,其強度幾乎可視為零,遠遠不達「訓練閾值」,當然不會有任何「提升協作能力」及「訓練現場人員」的效果。緣木求魚還不足形容,更具體的比喻就像要一個身體正常的人舉著一雙筷子卻說要練出碩大胸肌。

最後一點是「展現災防能力與決心」,從這點可以知道,表演性演習並非全然無用,如果適時舉行可以增加社會對政府的信心;但話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演習只剩下表演性質或者演得太難看,將適得其反降低大眾信心。至於這些演習能否增加社會信心,這點就由讀者公評。

演習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活動,而是一整個工作循環中的一部分,演習本身並不會提升能力,就像你不會認為參與一次測驗就能提升成績,而是透過參與測驗發現自身的問題,並在下一次測驗或正式活動前修正加強,這種修正加強就被稱作「減災」階段(Mitigation)與「整備」階段(Preparedness)。

在減災階段中,要分析風險(對應戰略上就是「敵情想定」)及訂定計畫,並透過法令、標準的設定予以建立;在整備階段中,要將所需資源盤點並訓練相關人員,再透過(桌上的或實兵的)演習,驗證戰術可行性並找出問題,然後再進入下一個循環。

綜合上述,只有重新釐清演習的意義,放棄過往「演習不能出現意外」的心態,以及將獎懲考核與演習脫勾,才能找出潛藏的問題;並且將這些寶貴的結果納入整個工作循環並加以改善,才能夠持續進步;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演習才會出現更積極的意義,我們也才能變得更為強大、更有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