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央與地方派系的權力翻轉恩庇侍從轉為權力分享

發佈時間 2024/9/16 08:14:06
最後更新 2024/10/7 02:35:20

中國國民黨經歷2016年、2020年、2024年連續三次總統選舉失敗,意味著將長達12年失去中央執政機會。儘管如此,國民黨卻在近兩次九合一地方選舉中高奏凱歌,贏得多數直轄市、縣市長,並且在地方議會中獲得壓倒性優勢,持續達成「地方包圍中央」。龐大的地方執政版圖,象徵國民黨成功走出2014年、2016年兩次選舉重大挫敗的低谷,地方執政(尤其直轄市)帶來的豐沛資源與人事任用空間,國民黨得以深入經營地方組織,而政務官與機要席位也讓黨內政治幕僚有充分歷練機會

本文將從威權統治時期,地方選舉催生台灣地方派系談起,並且說明,台灣民主化之後,選舉成為政黨奪取政治權力最重要途徑,民主轉型對於國民黨內部權力結構帶來深遠影響,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之間的關係,逐漸從「恩庇侍從」轉為「權力共享」,而這個過程反映出黨中央領導威信衰退,原本高高在上的黨主席,不必然就是總統候選人,也可能不是黨內最具號召力的政治領袖。

「馬王政爭」象徵國民黨內以地方派系為基底的「本土派」,已經成為黨內具有自主性且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相簿)

選舉重塑台灣地方政治生態

國民黨政權來台後建立黨國一體威權統治,長期實施戒嚴、報禁、黨禁大幅限縮民眾言論與集會結社自由。然而,兩蔣獨裁者為了營造「自由中國」大外宣形象,自1950年起,由臺灣省政府每四年舉辦看似地方民主,實際上卻受黨國體制嚴密操控的縣市長選舉;此外,自1954年起也臺灣省開始舉辦省議員選舉

其後數十年間,這類徒有形式外觀,但是欠缺實質政黨競爭,也不符合民主精神的地方選舉,可想而知,絕大多數縣市長與地方民意代表都由國民黨籍候選人當選。然而,粗暴的選舉結果無助於國際宣傳,為了營造政黨政治與民主假象,每逢選舉,國民黨都會「禮讓」少數席次給花瓶政黨、無黨籍候選人。被稱為臺灣省議會「五龍一鳳」的郭國基、吳三連、李萬居、郭雨新、李源棧、許世賢,是當時勇於監督時政的黨外議員,堪稱威權統治時期體制內的民主火苗。

地方選舉為台灣社會帶來深遠影響,由於選舉結果牽動權力與社會價值分配,無形中大幅改變並且重新塑造了日治時期以來,仕紳、富商與地主階層在地方政壇的影響力與生態結構。地方領袖、頭人們基於勝選考量展開合縱連橫,伴隨選舉而來的恩怨情仇,以及國民黨介入影響,逐漸形成後來被稱為「地方派系」的政治聯盟。

對於威權統治者而言,聽話、受控的地方派系,在政治層面上能夠發揮與花瓶政黨異曲同工之效。兩蔣獨裁者透過情治系統殘酷鎮壓政治異議人士,另一方面則憑藉中央執政資源以及規模龐大的黨營事業,持續收編、拉攏地方實力派領袖或家族勢力,建構出國民黨與各縣市地方勢力彼此之間,被學界稱為「恩庇侍從體制」的支配與互利關係。

戒嚴時期地方選舉作票、舞弊事件層出不窮。圖為1977年11月19日桃園縣長選舉中壢國小投開票所遭民眾發現選務人員舞弊行為,引發群眾抗爭與警方發生衝突。(圖片來源:中選會)

一手棒子,一手紅蘿蔔,黨國如何駕馭地方派系

國民黨對於地方勢力的控制方式,主要表現於政治與經濟利益的「」與「」,身居台北的獨裁者,壟斷軍政大權,掌控絕大多數可用於收編、拉攏的籌碼。例如,提拔地方勢力頭人或家族內高學歷菁英子弟,進入政府部門服務;邀請地方派系領袖入黨,參選地方首長或基層民意代表。除此之外,當政府推行重大經濟政策、產業投資、交通建設或市鎮開發,受國民黨青睞的地方派系可能成為直接或間接的受益者。

上述恩庇侍從體制的基本運作邏輯,由黨國體制提供政治席位或經濟利益,而地方派系則須報以忠誠與服從。

從外來政權國民黨的角度來看,收編地方實力派領袖、吸納地方菁英加入黨國體系,或者充作黨國「馬前卒」,便能夠將統治觸角迅速深入台灣基層社會,避免再次爆發類似二二八事件的大規模群眾反抗。而對於有志仕途的地方頭人領袖而言,若能得到國民黨認可,成為國民黨提名候選人,往往就能在地方選舉中勝出,是戒嚴時期唯一安穩的從政之道。

黨國操控政治席位、經歷利益給予或收回,壟斷司法與國家暴力用以鎮壓異議人士,雙管齊下駕馭各縣市地方派系。為了避免地方上出現獨大勢力,國民黨可能在同一個地區中扶植兩個或數個地方派系,任其彼此競爭以達到制衡效果。少數膽敢反抗、不願配合國民黨指示的地方勢力領袖,往往會面臨黨國動用行政或司法體系加以整肅。1960年當選台灣首位黨外縣長、高雄縣「余家班」及黑派掌門人余登發,就曾經遭遇政治迫害而被免職。

台灣民主化之後,中央層級選舉對國民黨與地方派系關係帶來深遠影響。圖為 1991年首次國大代表改選開票狀況。(圖片來源:中選會)

民主化之後,國民黨從掌控逐漸轉為依賴地方派系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並且在1990年代展開從威權過度到民主政體的轉型時期,舊有的黨國體制走向瓦解,期間經歷立法院、國民大會全面改選,1996首次總統直選,直到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至此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之間的支配與互利關係明顯出現轉變。

經歷民主轉型之後,政黨必須投入參與公平、公開、實質競爭的選舉才能取得各級政府與民意代表政治席位,選舉成為政黨取得權力的最重要管道。掌握選舉中至關重要的基層動員組織的地方派系,在國民黨內影響力日益增加,越來越多地方派系出身的政治人物,經由參與中央層級民代選舉進入台北政壇,逐漸取得全國性影響力。與此同時,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之間的關係,也被迫從「恩庇侍從體制」,逐漸轉為與地方派系分享政治權力。

「馬王政爭」象徵國民黨「本土派」不再單方面聽命服從黨中央領導,而是具有自主性的黨內政治勢力。圖為2012年馬英九、王金平出席年金改革說明記者會(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相簿)

試以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為例,最初發跡於高雄縣「白派」地方政治勢力,在他長達44年的立法委員任期中,1999年至2015年長達17年擔任立法院長,其政治影響力、人脈與聲望早已超越地方派系格局,不僅成為國民黨內「本土派」領袖,甚至曾經一度於2005年競逐國民黨主席,與當時國民黨人氣王、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分庭抗禮。

儘管國民黨在馬英九領導下於2008年、2012兩次大選中獲勝,連續8年完全執政,多數時間馬英九以總統之尊兼任黨主席,集黨政領導權於一身,然而,2013年爆發總統對抗立法院長之「馬王政爭」,緊接著2014年太陽花運動時期,王金平對於如何處理《服貿協議》審查、如何回應學運訴求,與馬英九意見相左。

回顧這段過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南部地方派系出身的政治人物,竟挑戰台北「正藍」外省籍菁英領導威信。此等事件在威權統治時期,絕對是無法想像、也不可能發生。馬王之爭,不僅是國民黨政治領袖之間的角力鬥爭,更標誌著以各地方派系為主體的「本土派」,已經不再如過去單方面聽命服從黨中央領導,而是具有自主性,影響力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

註解

  1. 2022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後,國民黨掌握4個直轄市長、10個縣市長,以及15個地方議會議長寶座。
  1. 臺灣省議員最初任期為三年,自1963年起改為四年,並與縣市長選舉同步舉行。
  1. 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於1949年隨國民黨政權遷移來台,是戒嚴時期黨國體制認可的「在野黨」,但是兩黨長期領取國民黨補助之「反共抗俄宣傳費」,無法發揮扮演監督政府的功能,因此遭黨外人士如黃信介諷刺為「廁所裡的花瓶」、「花瓶政黨」。
  1. 1991年12月21日舉行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1992年12月19日舉行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