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首長勝總統大選敗為何國民黨的地方包圍中央失靈

發佈時間 2024/9/16 08:04:24
最後更新 2024/10/7 02:35:28

中國國民黨連續在2018年、2022年九合一地方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目前掌握4個直轄市長、10個縣市長,以及15個地方議會議長寶座。民主進步黨在地方執政版圖僅剩2個直轄市與3個縣,以及4個縣市議會議長 。回顧近兩次九合一地方選舉之後,許多媒體社論、政治評論不約而同指出,國民黨完成「地方包圍中央」,未來政治情勢一片大好,非常有可能進取中央政府,再次完成政黨輪替。然而,後續總統大選結果卻不如預期,2020年、2024年總統大選,仍由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勝出。

什麼是「地方包圍中央」?贏得大多數地方政府首長,彷彿就能拿下中央執政,但國民黨卻不適用?本文將從名詞的源頭說起,兼論「地方包圍中央」所代表的時代意義,並且分析國民黨縱使贏得兩次九合一地方選舉,也無法實現中央政府政黨輪替的原因。

「地方包圍中央」在台灣的起源與發展脈絡

「地方包圍中央」,這一條在台灣政治實務界與評論界廣為人知的選舉戰略,最初源自1988年台灣解嚴之後,當時剛成立不久的民主進步黨,內部不同派系之間對於未來政黨發展路線的大辯論。

當時由黃信介、張俊宏、許信良領導的「美麗島系」,由於許多成員早在黨外時期就開始參與地方選舉、立委增補選,主張民進黨應該廣泛結合非國民黨的地方實力派人士,全面投入縣市長、省議員等各級地方民意代表選舉。1989年,張俊宏主編的《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被視為主張「體制內改革」路線的代表性著作

民進黨在1990年代成功實踐「地方包圍中央」戰略,先是1993年縣市長選舉小幅增長拿下7個縣市,隔(1994)年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成為首位贏得直轄市長選舉的在野黨候選人。1997年民進黨大幅擴張地方執政版圖,贏得12個縣市首長。最終在2000年,民進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組合贏得總統大選,台灣首度政黨輪替,終結自威權時期以來,國民黨超過半個世紀的連續執政紀錄。

1994年台灣首次舉行直轄市長直接民選。(圖片來源:外交部)

「地方包圍中央」在民主轉型過程中的時代意義

民進黨成立之後十多年之間投入各級選舉,逐步累積經驗、培養執政所需人才,積蓄政治能量,最終成功挑戰國民黨長期把持的中央政權,這段過程富有戲劇性、傳奇性色彩,讓「地方包圍中央」成為政治圈、媒體界津津樂道的政治術語,也成為後續許多新興政黨發展重要參考依據。

回顧1980年代末期至2000年這段時間,台灣正處於從威權體制轉變為民主政體的過渡時期,「地方包圍中央」,反映出民主轉型過程中,定期舉辦公平、公開、符合程序正義的地方選舉,對於民主發展至關重要,實質上提供穩定的政治參與管道,讓反對黨得以順利走進體制內,逐漸形成藍、綠兩大黨相互競逐政治權力的政黨體系。

儘管過程中發生過許多選舉舞弊、買票事件,也出現過許多爭議性候選人,但是從宏觀角度而言,尚可稱之為以相對平順又影響深遠的方式徹底改變台灣政局,堪稱李登輝執政時期「寧靜革命」的重要環節。

政黨及其候選人基於選選舉考量,為了拓展票源,吸納更多支持者,政策與議題立場往往會「向中間靠攏」,調整政策理念與政黨核心價值;政黨積極與地方實力派領袖合作往往是雙面刃,雖然在地方選區中獲得即戰力,但是也可能帶來黨內更多人際衝突與利害關係。若以微觀角度分析個別政黨,「地方包圍中央」,對於民進黨的黨內生態、派系形成,乃至黨綱修訂,都帶來一定程度影響。

2000年正副總統大選由陳水扁、呂秀蓮當選,在此之前民進黨於1997年縣市長選舉中勝出,被視為經典的「地方包圍中央」案例。(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最準確的政治風向球

歷經修憲與選舉制度變動之後,台灣逐漸形成每兩年一次,中央層級(總統與立法委員)與地方層級(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地方各級民代)交錯舉行的選舉節奏。地方選舉逐漸成為中央執政黨的「期中考」,同時也是總統執政成果的滿意度投票。主要原因在於,政黨成功贏得多數直轄市、縣市首長,就意味著得到多數選民認同;反之,執政黨在總統任期中的地方選舉失敗,往往代表執政黨失去多數選民認同。

試以陳水扁、馬英九兩位總統任內的地方選舉為例,民進黨在2005年三合一(縣市長、縣市議會、鄉鎮市長及代表)選舉受挫;2014年太陽花運動之後,國民黨在該年九合一選舉慘敗;當中央執政的扁政府、馬政府,經歷地方選舉關鍵性失敗後,所屬政黨都在下一次總統選舉時失去中央執政。地方選舉儼然成為台灣最準確的政治風向球。

也有例外:完成「地方包圍中央」,國民黨還是贏不了總統大選

凡有原則,必會有例外。看似最有效的選戰策略,觀察台灣政壇趨勢的政治風向球,但仔細檢視歷年選舉結果(如表一),明顯可以發現,若由國民黨拿下地方多數縣市,未必就能於下次總統大選完成政黨團替。以最近兩次九合一地方選舉為例,2018年當時在中央完全執政的民進黨遭遇空前挫敗,地方執政版圖由選前的4都9縣市,大幅萎縮至2都4縣市。但是蔡英文依然在2020年總統大選拿到史上最高得票數。2022年地方選舉,民進黨敗得更徹底,僅剩下2都3縣,但是賴清德依然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

何以民進黨能在總統大選中逆風取勝?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民黨自2018年以來取得大部分地方縣市首長席次,完成「地方包圍中央」超過六年,為什麼接連兩次在總統選舉中失敗?

2014年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獲得關鍵勝利,並且在2016年順利拿下中央執政;國民黨在2018年地方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卻未能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獲勝。(沃草製圖)

總統大選反映台灣人拒絕中國併吞

許多評論者指出,近10年以來,國際局勢由21世紀初期的全球化、WTO跨國經貿合作樂觀氛圍,逐漸轉為美中兩強在經濟與地緣政治上的競爭態勢。習近平獨裁統治下的中國,政治體制與價值理念和西方國家相去甚遠,而台灣經歷民主轉型之後,堅定走向自由民主人權道路,逐漸與中國分道揚鑣,民主台灣VS.獨裁中國,形成鮮明對比。

2014年太陽花社運風潮、以及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社會運動,再加上中國對台灣軍事恐嚇日益嚴重,台灣人在投票選擇國家領導人時,越來越傾向拒絕與中國「走太近」的候選人。

當台灣選民對中國懷抱高度警戒,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親中」形象卻深植人心,而且國民黨持續緊抱「九二共識」,無法針對當前國際情勢與台灣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與時俱進提出新的國家安全戰略論述,因此在總統大選僅能固守泛藍基本盤,無法爭取更多搖擺選民支持贏得中央執政機會。

從宏觀角度來看,接連兩次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與總統大選「脫鉤」,顯示台灣選民對於中央與地方選舉,很可能已經形成不同的評價方式;若從微觀的個別政黨進行分析,國民黨連續三次在總統大選敗選,卻在地方選舉中大勝,已經對國民黨帶來重大且深遠的改變。

註解

  1. 國民黨執政縣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基隆市、新竹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連江縣。民進黨執政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嘉義縣、澎湖縣,民進黨僅拿下台南市、高雄市、嘉義縣、基隆市議會議長。
  1. 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成立,解嚴之後,黨內對於未來政黨發展存有不同看法,其中美麗島系認為,應當積極走進政府體制內,透過參與選舉取得執政機會,掌握權力後進行「體制內改革」;而新潮流系則主張,繼續採取黨外時期以來的群眾路線,結合解嚴後風起雲湧工運、農運等社會運動能量與民間團體「改革現有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