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政府抑制炒房動作頻頻。今(14)日內政部推出實價登錄 2.0 修法至立院備詢,將修法將預售屋也納入實價登錄,且需即時申報。次長花敬群也在備詢時掛保證對於打炒房「玩真的」,目前內政部已針對炒作預售屋買權的「炒房紅單」提出修法草案,將禁止轉售他人。他說,最快這會期就會提報行政院院會,展開修法工作。花敬群強調,近來的政策調整對首購及換屋族仍維持原規定,是針對炒房做出抑制:「是針對市場秩序,要抑制炒作行為,不是要打趴這個產業。」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代身體不適的部長徐國勇出席備詢(攝影/廖昱涵)
所謂「紅單」是指「購屋買賣預約單」,消費者有意願與建商或代銷簽約預售屋前,付出訂金保留買權資格,通常會拿到為紅粉色的預約單。目前常見的炒作手法為投機客在潛銷期,取得較優惠的價格,後將紅單加價賣出,事後還能索回和建商或代銷的簽約金,成為一門無本生意。
紅單須註明金額、地址等 賣方不能反悔,買方也不得轉賣
內政部報告指出,未來修法正點為:「揭露完整門牌、地號」、「預售屋銷售前備查、全面納管且即時申報」、「增加主管機關查核權」、「屢不改正加重處罰且按戶(棟)處罰」。內政次長花敬群也加碼宣示,未來將禁止炒房紅單轉售。他說,目前都是先改正後處罰,造成罰不到的困境。除禁止轉售外,也規定要載明一定的內容像是地址、價格,建商也不能反悔不賣。
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質疑,賣個紅單可以有近百萬的收入,目前卻只用罰鍰處罰。未來是否優先使用刑事責任,加重阻嚇炒房力道?花敬群回應,這些證據不易掌握,但只要涉及刑事責任一定會處理。後續也規劃修法,對於「揪團炒房」等嚴重影響交易秩序者,會用刑事裁處。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提及,若用現有常見手法,像是裝潢、家具、車位等灌水房價,該怎麼追查?花敬群表示,這次修法也給中央和地方不同查核權,加深查核深度。此外,內政部也花了 3 年發展出「不動產電腦大量估價技術」,已經約略可以抓出登記案件和附近價格的落差。
不實登錄將改為按「戶」處罰 罰鍰遭朝野嫌「太少」
在罰則部份,據內政部書面資料顯示,為了遏止不實登錄、哄抬價格,修法對於申報不實,經處罰3-15萬罰鍰三次後仍未改正者,將按次加重處罰 15-75 萬元。處罰單位也以現行的「案件數」,改按「建物戶/棟數」處罰。
民進黨立委張宏陸則認為,三次不改後才加重處罰 15 萬起跳,對累犯還輕輕放下是否正確?張其祿也質疑,實價登錄的罰則不重,是否會讓建商把罰鍰當作廣告費的心態?花敬群表示,這就是為何要建立估價系統,未來有明顯差異的價格,就不會立即發佈在實價登錄上。他也強調,預售屋可能一批高達 200 多戶,未來修法若是不實申報是要每一戶都罰,但他也認為可以後續逐條審查時再討論。
未來預售屋簽約 30 日內就要實價登錄
目前預售屋成交資訊,是由代銷業者於委託代銷契約屆滿或終止 30 日整批申報,且自行銷售者無須申報。此次修法新增「預售屋銷售前備查、全面納管且即時申報」,明定簽約 30 日內,應該預售屋建案銷售資訊或代銷契約,逐案申報、備查。
未來也將主管機關查核權提升至法律位階,除地方政府例行性查核外,內政部對不實疑慮個案,可直接向相關機關或金融機構查閱文件。
民進黨立委沈發惠則質疑,目前修法版本與 2018 年所提出的大同小異,現在才修法是否配合建商打假球?花敬群則澄清,這段日子以來,社會上對實價登錄有雜音,認為預售屋門牌全都露會有資安問題。他強調,社會環境也是重點,兩年前市場是衰退盤整期,但近來炒作風氣上漲,確實應該要讓市場健全。他說這波政策是針對不當炒房行為,所以當然要看市場狀況,這一兩年的確相當熱絡,但在兩年前還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