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生來臺念高中假留學真移民 教育部長潘文忠嚴謹把關不會成為紅色破口

發佈時間 2022/5/13 10:48:34
最後更新 2022/5/13 10:48:36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

教育部上(4)月 25 日公告修正《港澳居民來台就學辦法》,開放不具居留或依親資格的香港、澳門學生來台就讀高中、五專。外界擔心引發「假留學真移民」,或學生家長跟著來台變成「假留學真依親」。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昨(12)日回應,他們(港澳學生)就是來求學,沒有所謂父母跟著來定居的問題,並強調爭取青年學生來台,讓台灣教育面向國際,而透過嚴謹把關、打造民主防禦機制,不會成為「紅色破口」。

教育部長潘文忠(攝影/朱乃瑩)

教育部長潘文忠(攝影/朱乃瑩)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昨(12)日由中國國民黨籍召委林奕華排案,邀請教育部長潘文忠、客委會、原民會等多個單位,討論雙語教育、本土語言教育等多項教育議題。

放寬港澳生念高中 教育部長潘文忠:嚴謹把關、不會成為紅色破口

教育部上(4)月 25 日公告修正《港澳居民來台就學辦法》,開放不具居留或依親資格的香港、澳門學生來台就讀高中、五專,未滿 15 歲者,可以由校長或學校董監事擔任監護人,每人最多能監護 5 人。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強調「要勇敢讓台灣教育成為世界品牌」,大力支持此項政策。他以親身經驗指出,歡迎港澳生來台對社會大環境是好事,如自己現在唸博士班碰到很多香港學生、中國學生,都很嚮往台灣的民主自由,台灣作為「華人世界最民主的國家」,正應該承擔民主發展的重責大任。

吳思瑤認為,放寬港澳生來台就讀與雙語政策,都是台灣邁向國際化的一步,防弊不能大於興利,但要做好把關。吳思瑤指出,港澳生並非特例「大放送」,只是從原本比較嚴格(僅能就讀華僑高中),放寬到與所有外國學生一樣,可以就讀一般高中。

吳思瑤進一步指出,現行港澳生大宗是大學階段,國教階段僅有「二位數」,而這些學生都是外加名額,不會排擠本國學生資源;只准就學居留,無法定居、取得台灣身分證,也不會有「假留學真移民」的問題。

潘文忠也說,爭取青年學生來台,讓台灣教育面向國際,而透過嚴謹把關、打造民主防禦機制,不會成為「紅色破口」。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攝影/朱乃瑩)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攝影/朱乃瑩)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直言,現在的港澳已經跟以前不同,連駐港辦事處都因為拒絕簽署「一中承諾書」被拒發簽證,越來越「內地化」,而台灣還是把港澳當成國際的一部分,採取類似外籍學生的標準,但其實港澳生更像「中生」。他也指出,校長、校董監護有人數限制,民眾擔心未來會不會以人道理由,開放親屬來台依親,衍生國安問題。

「台灣長久以來面對外界就是開放政策,即便是對中生!」潘文忠說明,國發會在 2020 年提出爭取國際人才推動小組,整體思考台灣面對國際人才的政策,其中也包含學生,港澳學生本來就有來台求學的規定,這次是針對高中及五專的年齡層(開放)。他表示,這些學生進來會經過好幾層審議,計劃招收的學校要在 5 月底提出辦理計畫、接受審議,而未來學生來台也要調查出入境紀錄等跨部會安全措施。

針對依親居留疑慮,潘文忠回應,他們(港澳學生)就是來求學,沒有所謂父母跟著來定居的問題。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指出,新制是讓港澳生與外國學生標準一致(吳思瑤提供)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指出,新制是讓港澳生與外國學生標準一致(吳思瑤提供)

本土語言下學期列國高中必修 黃國書籲提升師資誘因:教支講師待遇不如工讀生!

《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國家語言在 12 年國教課綱上路後 3 年納入義務教育必修課程,也就是「111 學年度」(2022)起、今年 9 月入學的新生,閩南語(臺語)、客語、原住民族語、閩東語(馬祖語)、手語等本土語言將列為小學與國高中必修課程,國一、二必修 1 節課,高中增加 2 學分,學校若未於高一開課,需敘明理由。

無黨籍立委黃國書認為,教育部應該提升師資誘因。

黃國書指出,本土語言師資包含現職教師取得認證,以及教學支援人員。現職教師部分,教育部僅補助報名費與教學教材,誘因不足,但高中的認證很困難,例如台南大學辦理高中現職老師培訓規劃,報名人數 1808 人,但以去年通過率 16% 推估,僅有不到 300 人可獲得認證。

「教學支援人員待遇不如工讀生,有也都去國小,沒人要來高中!」黃國書強調,高中教學支援人員待遇與國小相同,但認證難度高、通過率低,誘因不足。他也計算,現行教支人員每節課鐘點費 320 元,以一週 20 節並扣掉寒暑假,平均月薪才 19200 元,遠低於基本薪資,也沒有勞基法保障。黃國書提出,應至少增加鐘點費到每節課 400 元以上。

對於有教師反映手語未納入教師甄試加權項目,黃國書指出,地方政府說是由於中央沒有訂定相關標準,他要求教育部要在一個月內,與地方政府會商認證機制與標準。潘文忠承諾,將朝這個方向規劃。

無黨籍立委黃國書(攝影/朱乃瑩)

無黨籍立委黃國書(攝影/朱乃瑩)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統計,在國小、國中、高中等各級學校,各類本土語言師資共有 8892 人,但絕大部分集中在國小(7823 人),國高中現職教師中,具有本土語言認證的只有 1069 人,不到國小師資的 1/7 。雖然教育部提到可有直播共學、跨校教學、教學支援人力等措施,但有些學校很著急,因為高一就要修,有些學校認為第一年來不及,希望可以開在高二或高三。

他進一步指出,本土語言教材也未完備,客語只有一家出版社送審國中版、兩家送審高中版。張廖萬堅說,教育部所屬國家教育研究院評估語言教材市場小,出版社不願意出版,因此國教院只會做初階審查,不會強制使用。他擔憂,如果政策變成鼓勵老師自編教材,會不會「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潘文忠重申,大方向還是希望本土語言在高一完成必修,目前僅有少數學校申請排在高二。他也坦言,師資是最大挑戰,教育部從課綱審議階段就開始培育師資,現在會逐校了解狀況,希望不只是總量夠(也要確保各地都有師資),會鼓勵更多現職教師進修,也有教育支援人員可以支援語言教學。

教材部分,潘文忠說,目前除了閩南語有比較多出版社在辦,在客語、原語、閩東語、手語等語別就有做部編本,交給國教院初審;銜接方面,請小學在 5 月時,連同學生學籍一起向國中報告,讓國中端掌握可能選修的學生人數,希望在新學期開始之前做好對接。

客語教學部分,中國國民黨籍召委林奕華要求客委會說明機關立場。客委會語言發展處長孫于卿表示,希望在客語部分比照閩南語,國中 24 班以上、高中 22 班以上就要聘一位客語老師,此外,在客家族群聚居之全國 40 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中,希望每校都至少有一位合格師資。

林奕華聞言,要求教育部參考客委會意見。潘文忠回應,還是跟學生選習人數有關,但同意與客委會討論,在重點區域參考閩南語師資專任化。

中國國民黨籍召委林奕華( 資料照/朱乃瑩)

中國國民黨籍召委林奕華( 資料照/朱乃瑩)

花蓮招國文老師卻考英文? 潘文忠指「誤解政策」:提升英語力不等於官方語言

中國國民黨立委鄭正鈐指出,很多老師擔心推動雙語教育,是否會造成各科都要用英文授課?

潘文忠澄清,「2030 雙語國家」指的是提升英語力,並發展國家語言的落實與推動,並非要把英語變成第二官方語言、要求每個人都使用英語。潘文忠強調,提升英語對學生未來有幫助,但不會要求老師都要用英語上課,重點還是要讓學生學會該領域的核心素養。潘文忠指出,目前有部分縣市在選聘教師時過度強調英語,教育部(為導正此現象)已於前(11)日函文各縣市,要求讓教育回歸專長領域。

林奕華認為,依照潘文忠的說法,應該要改叫「英語友善」政策,而非「雙語教育」。

花蓮縣日前發布「111 學年度」國中教甄簡章,國英數理化等 8 個類科,筆試考英語及教育專業(理論),各佔 50% ,口試也以英語問答,引發外界議論。

民進黨立委范雲質疑,這種考法會導致花蓮招收一批「英文很好、國文不好的國文老師」,詢問潘文忠是否認同?潘文中回應,這是誤解推動提升英語的政策本意,選聘老師的重點,還是要放在用學生能學會的方式教學。

范雲進一步指出,他的辦公室曾詢問教育部決定如何處理,但教育部回答這是地方自治,只能尊重地方做法。潘文忠表示,依照目前法規,教師甄選確實是由縣市政府或學校辦理,但已請國教署正式行文給各縣市,不要讓雙語政策出現誤解或偏差。

范雲相當不滿,直言並不認同教育部不處理花蓮這次甄試,並認為可根據《公立高中教師甄選作業要點》,改正違失並追究有關人員。潘文忠強調,本次甄試由於簡章已公告、報名已完成,還是要維護考生權益(不會介入),並認為花蓮雖誤解政策方向而偏重英文,但「這個概念有他的一套說法」,並非人謀不臧的「違失」或失職。在范雲要求下,潘文忠承諾將於兩週內報告處理情形。

註解

  1. 本土語言教育在國小行之有年,2001 年開始就規定 1995 年以後出生的學生必修,但國中以上過去並未列入必修課程。
  1. 客委會依照《客家基本法》第 6 條規定訂定子法,公告客家人口達 1/3 以上之 40 個鄉鎮市區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名單每 6 年調整一次,最新一版為 2017 年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