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惟臺語問政連本土派都有負面批評 台灣基進主席陳奕齊嘆華語霸權已佔據本土派

發佈時間 2021/11/10 10:24:30
最後更新 2021/11/10 10:35:23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罷免案通過後,黨主席陳奕齊上週六(6日)在「台文通訊30冬紀念獎」頒獎活動上表示,陳柏惟試圖以自己爭取來的立法院專業通譯,用臺語質詢國防部長,引起風波後主要的批評卻是來自「本土派」,而非中國國民黨,「讓基進覺得很受傷」,也顯示華語霸權已在本土派中慢慢佔據主要地位。他也警告,臺灣社會正在喪失對「中華民國」的警覺性,「中華民國」變成逐漸被接受的「違章建築」。

台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攝影/廖昱涵。

台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攝影/廖昱涵。

世界台灣文化論壇為「《台文通訊》30週年」於10月30日、11月6日舉辦兩場次頒獎典禮,邀請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台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等人出席致詞。包括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復振臺語的美籍youtuber阿勇、「火箭阿伯」吳宗信等多位與會者均認為,語言應該要落實在生活當中,用以思考、創作、表達,也可以呈現專業知識。

鄭麗君感嘆,若無民間推動臺語的文字化、文學化,「過去幾年,我們在體制內無法推動改變。」他並認為,臺語也可以隨著時代進展,用來表達藝術創作、學術專業知識。獲獎人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也呼籲各領域應該盡量用母語展現專業知識,進而影響政治資源的分配。吳宗信曾在TED演講中,全程以臺語傳遞太空知識。

美籍的臺語文推廣youtuber阿勇則認為,搶救母語不能只仰賴政府,因為「政治是文化的水尾」,政府的正當性來自民間,不可能真正帶頭。阿勇認為,過去由黨外打破中國國民黨對政治權力的壟斷,現在則應該提倡「中華民國」以外的「國外運動」,打破對文化的壟斷。

台灣基進主席陳奕齊回憶,2009年為處理父親後事,頻繁搭乘捷運至高雄各地,發現路上的年輕人中,幾乎無人以臺語交談,對比他1980年代就讀高中時,同學之間一出校門,就自然切換成臺語,「心頭被刺了一下。」陳奕齊說明,當時認為解嚴後臺灣經歷多次選舉及政黨輪替,解除了過去中國國民黨的大中國思維壓制,臺灣的主體性應該是越來越明確,但何以母語反而在年輕一代中快速流失,這點讓他嚇到。

陳奕齊感嘆,中國國民黨的制度性打壓雖然已經解除,但意識形態、文化上的歧視卻延續下來,讓年輕世代在潛意識中認為臺語「無路用、沒水準」,對求職謀生或思考表達沒有幫助,而且是文化低落的表現。他強調,語言對應著臺灣的主體性,本土政治力量要挑戰的霸權,除了選舉制度,文化及意識形態的問題也很重要,「因為那是政治而我們不自知」。

陳奕齊也擔憂,中國國民黨帶來的大中國意識形態及華語霸權,逐漸被接受為一種自然的狀態,臺灣社會已漸漸喪失對「中華民國」的警覺性及挑戰,使其變成就地合法的「違章建築」。

陳奕齊指出,甫被罷免的台灣基進前立委陳柏惟,想在專業通譯的輔助下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卻受到不友善的對待及誤解,證明華語霸權仍然穩固存在。他指出,三十年前,已逝的農民立委戴振耀以臺語質詢,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也是加以嘲諷,但當時的媒體及政治反對力量都是在罵郝柏村,為母語使用發聲。而在陳柏惟的事件中,陳奕齊觀察到主要的批評都來自本土派,而非中國國民黨,顯見許多本土派已接受了華語霸權,令他憂心。

世界台灣文化論壇「《台文通訊》30冬紀念獎」得獎人:吳宗信(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專業成就獎)、蔣為文(成大臺文系副教授,臺語文教育獎)、鄭雅怡(詩人、作家,弱勢文化關懷獎)、陳豐惠(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社區服務獎)、陳明仁(作家,草根運動獎)、楊允言(臺中教育大學臺文系副教授,資訊工程獎)、吳家銘(打狗台語開講社社長,科技運用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