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被DQ的前香港議員羅冠聰嘆即使擋下送中香港也沒變好只是沒更壞

發佈時間 2019/6/27 10:35:45
最後更新 2019/6/27 11:47:16

經過香港 609、616 兩次反送中百萬大遊行後,年僅 25 歲但參與社運多年、去年當選議員九個月後卻被港府 DQ的前議員羅冠聰短暫來台進行訪問,向台灣人傳達港人艱辛抗爭的努力與堅持。他接受《沃草》專訪表示:即便擋下《逃犯條例》「香港也沒有變好,只是沒變這麼壞。」他不諱言,如果香港要變好,是更困難的爭取「民主」之戰,但很多香港人認為「沒有能力改變任何事情」,要如何把這百萬人轉化成關心政治的對象是他們繼續要努力的目標。

羅冠聰也語重心長提醒台灣人不要「與虎謀皮」,中國不習慣分享權力,肯定要極權,一國兩制下跟中國越走越近,註定被吞噬。除了自己被取消資格,羅冠聰隨手舉例,香港房價被中國走資派炒到讓 30 多萬港人只能住簡陋的分租「劏房」。他提醒:「香港就是中國做滲透和統戰工作的範本」,在港府配合下,中國可以不顧法律盡情「實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香港主流媒體全被中資把持,只剩極少數的小媒體能維持獨立報導。

被 DQ 的前議員、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來台接受《沃草》專訪,提醒台灣人別和中國「與虎謀皮」(攝影/蕭長展)

被 DQ 的前議員、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來台接受《沃草》專訪,提醒台灣人別和中國「與虎謀皮」(攝影/蕭長展)

港府「放大絕」 議員資格因宣誓加詞硬生被拔

羅冠聰是近年香港社運抗爭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在雨傘運動中以「雙學三子」聞名,在 2016 年和同是學運領袖的黃之鋒成立政黨「香港眾志」並參選議員。同年他以選區第二高票之姿,成為香港議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議員。羅冠聰在唸就職誓詞時,參考前人慣例、也詢問法律界意見,在宣誓前後加上了自己對於人民的承諾,也被立法會秘書長批准、認定宣誓有效。

不過,就在以為民主派終於能在香港政治版圖取得一席之位的九個月後,他卻被法院宣判不符誓言形式,和其他 5 名議員一同被取消資格,象徵他獲得的 5 萬多的民選票被作廢。且香港眾志提倡香港人應有權決定該何去何從的「自決」理念,還被政府認為違反《基本法》,剝奪以後的參選資格。

「他(港府)就是放大絕啊,規則任他改!」回憶起 DQ 風波,羅冠聰無奈的說,參選資格不應該受到政見限制,選民給你的授權是至高無上的,怎麼能夠輕易取消掉?他的聲音越來越忿忿不平:「這也是對人民授權的踐踏!」

面對送中危機 香港社運派系放下嫌隙,史無前例團結一致

雖然很荒謬,但中國干預香港的手卻從來沒有停止,更讓民怨在這次《逃犯條例》爆發。羅冠聰分析,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以來「過得太舒服了」,雖然陸續爆發 DQ 事件、「一地兩檢」爭議,但大部分香港人冷感、認為「不干我的事」,因此沒有大規模抗爭。

616 香港反送中大遊行,主辦單位宣布參與人數高達 「200萬+1」人。即使到晚上人潮仍不散去(攝影/游知澔)

616 香港反送中大遊行,主辦單位宣布參與人數高達 「200萬+1」人。即使到晚上人潮仍不散去(攝影/游知澔)

羅冠聰認為《逃犯條例》因為有了「銅鑼灣書店事件」的前車之鑑,引起港人對於中國政府合理化綁架行為的恐懼,甚至中國外交部人員說出「要是當時有《逃犯條例》就不用這麼麻煩」的驚人之語,才重重敲醒了港人。正因如此,羅冠聰也觀察到過去香港社運界的「勇武派」、「和理非非派」路線之爭,在這次危機前自動瓦解,彼此在沒有溝通下卻保有默契互相體諒、幫忙。

羅冠聰解釋,以前「和理非」會覺得勇武派破壞運動的和平,讓公眾支持減少;「勇武派」則反咬和理非太柔弱,不能對政府施壓。但這次和理非的百萬人遊行,給了勇武派掩護及民意支持。在和平集會結束後,願意留下來的人自動成為勇武派,為自己的集會負責,他們也在與政府對撞中使政府直接犯錯,才又激發很多人支持和理非的下一場遊行。

羅冠聰也觀察到,這次反送中運動中沒有「領袖」,也是香港過去抗爭養分的開花結果。因為領袖總是成為香港政府事後第一個開刀的對象,經過多年抗爭,香港社運界也形成默契,崇尚小組織互相串聯,以免落入大團體「擒賊先擒王」的困境。像「魚蛋革命」的梁天琦就以「暴動罪」被重判 6 年徒刑,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港人後續抗議要求收回港府對集會遊行是「暴動」的定調。

「在這危機之前,我們沒有立場分歧的」,羅冠聰認為當然未來選舉可能會有新的爭端,但他認為現在合作的能量很好,希望可以持續。

97「回歸後」 港人逐漸發現:政府完全服務北京,不是服務香港人

今年三月,被 DQ 的羅冠聰(左一)為《逃犯條例》與港議員一同來台拜會立院,發現台灣根本未被通知是為了在台殺人的港人陳同佳立法,他痛批港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攝影/廖昱涵)

今年三月,被 DQ 的羅冠聰(左一)為《逃犯條例》與港議員一同來台拜會立院,發現台灣根本未被通知是為了在台殺人的港人陳同佳立法,他痛批港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攝影/廖昱涵)

幾乎生活在 1997 年主權移交後的香港年輕人,為何對中國如此憤怒?羅冠聰引述香港大學的身份認同調查指出,香港人的中國人認同在 2008 年達到最高,因為當時有北京奧運和四川大地震,不論是拿獎牌或者救災,大家有種「血濃於水」的感覺。

但是 2008 年後,香港認同越來越強,羅冠聰認為「這是個防衛意識」、「大家感受到政府完全是服務北京,不是服務香港人」。他說,香港文化遭受攻擊,「普通話」被大力推行以取代粵語,也讓這幾年「本土思潮」高漲,希望保護原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不但在政治上受到打壓,中國也對香港的生活造成極大衝擊。羅冠聰指出,在 2018 年造訪香港的 6 千萬遊客中,就有 5 千萬是中國人。而香港本只是個 700 萬人口的城市,已經遠超過環境所能負荷。

最明顯的是本來社區內的文具店等生活用品店,被一間間改造成了中國遊客喜歡逛的藥妝店,店家都變成為了服務中國遊客而開,也導致租金飆漲。羅冠聰指出,中國商人為了繞過政府複雜的監管制度,將香港視為轉出資金的走資所在,「炒房地產什麼都炒」,讓 30 萬港人只能住在簡陋狹小的「劏房」。據研究指出,香港人要買一個平均樓價的房子,要連續 19 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年輕人對於能夠買房「上樓」,早就不敢想。

註解

1.Disqualified 的簡稱,意即取消資格。

2.中國人為繞過中國政府的監管制度,將資金從中國轉移到境外。

3.分租房,「劏」為粵語,意為剖開,指住宅被大量分割成數個更小房間。據調查,劏房的平均坪數中位數為 1.6 坪,必須與數人共用衛浴、廚房。

4.於 2014 年 9 月 26 日至 12 月 15 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雨傘象徵取自群眾用雨傘抵抗警方的胡椒噴霧。經推算,參與人數約為 120 萬人,但訴求全遭拒絕。

5.指黃之鋒、周永康和羅冠聰,三人在 2014 年帶領群眾衝擊「公民廣場」,後續引發雨傘革命。

6.1997 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為確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組成辦法、權力和責任及其與中國政府的關係立法。當初被視為達成一國兩制、港人高度自治的制憲文件,但後來被外界認為不斷被破壞。

7.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設立「內地口岸區」執行中國法律。

8.香港銅鑼灣書店由林榮基於 1994 年創辦,書店以出售不少中國無法出版及發售的政治書籍而聞名。 2015 年 10 月至 12 月間,5 名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接連無故失蹤,後被證明皆與中國政府有關。林榮基擔憂《逃犯條例》通過後遭波及,已離港來台。

9.全稱為「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與較激進的社運派系做為區別。

10.發生於 2016 年 2 月 8 號大年初一的香港警民衝突。食環署員工取締流動攤販與現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警方介入後衝突升高,警方動用催淚彈、胡椒噴霧、對空鳴槍引發更大規模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