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甫上任時,許多臺灣人擔心美國再度走回姑息中國的老路,但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即將到東吳大學政治系任教的陳方隅表示,「拜登的風格是避免刺激的語言,但他做得比想像更多。」他指出,拜登上任就宣布視中國為「戰略競爭者」,也延續前總統川普的對中禁令,甚至拿出更多預算去跟中國競爭,像是美國通傳播委員會 FCC 通過 19 億預算,補助企業換掉中國華為、中芯設備。他也觀察到,美國兩大黨在國會中合作態勢明顯,最有共識就是「對抗中國」,似乎還有較勁意味。共和黨會反對民主黨抗中提案,但反對原因是認為「力道不夠大、預算不夠多」。
八旗出版社昨(23)日主辦「拜登的逆襲:面對內憂外患,拜登打算怎麼做?」——848 on line.八旗線上講座,由陳方隅及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兩位學者主講。
拜登上任就用曾形容蘇聯的「競爭者」字眼定位中國
陳方隅認為,拜登甫就任,就在全球最重要的安全論壇慕尼黑會議上宣佈將視中國為「戰略競爭者(strategic competition)」,美國和歐洲要一起準備好,面對中國長期的戰略競爭。他指出,這個詞在美國歷史上,之前只指涉過蘇聯,現在用來比喻中國。
不過,也有人質疑為何拜登沒有直接說中國是「敵人」?是為了之後要合作嗎?陳方隅認為,其實拜登的風格就是避免刺激的語言:「但他做得比我們想像更多。」
陳方隅指出,站在臺灣的立場對拜登政府有 3 個期待與擔心。期待的是,拜登政府拿出更多的預算和資源,真正去做跟中國競爭這件事。端倪在於,白宮推出「供應鏈重組報告」,真的要把製造業帶回美國、不依賴中國。通訊傳播委員會 FCC,也通過 19 億預算,補助企業換掉中國華為、中芯的通訊設備。近來,美國商務部也擴大解放軍黑名單的投資禁令,再增加監視系統和系統科技相關企業。
在美國國會方面,陳方隅也觀察這半年以來兩大黨合作態勢明顯。除了內政議題的合作,最有共識就是「對抗中國」,好像還有較勁的意味。共和黨會反對民主黨的抗中提案,但反對原因是力道不夠大、預算不夠多、執行不夠明確。
第二,陳方隅指出,美國近來將「台海議題國際化」。拜登競選時,指出外交政策要結合盟友一起進行,才會更有效率,他上任後也的確有這趨勢。從 3 月的美日 2+2 會談,當時第一次把關注臺海和平穩定的字眼放在聲明中。4 月的美日峰會,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華府共同發表的聲明,說要關注臺海穩定,用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他說,這是 52 年來,日本首次在正式外交文件上再度提及臺灣。以往都擔心會刺激中國,但現在很明顯是美國主動說服各國推動臺海議題。
尤其,美國從去年以來一直在辦論要不要繼續「戰略模糊」?要不要明確說出「當中國出兵會幫臺灣?」陳方隅認為,美國現在仍然維持不明講,但越來越多相關發言,雖未改掉模糊的政策,但是正在往清晰移動。
「總加速師」習近平,自釀全球抗中局面
第三,陳方隅也認為可以期待被諷刺是「中國總加速師」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功力。他認為,現在美國的態度大轉變,中國自己要負最大責任。先前大選前,很多人擔心拜登會親中,但其實從國際政治結構來看是不用擔心,因為中國持續和美競爭,美國身為既有霸權不可能坐視不管。
陳方隅舉例,除了各國所反感的「戰狼外交」,還有像是山寨版 UBER 的「滴滴出行」可以到美國上市,中國卻因為無法忍受使用者數據居然不是由國家掌控,要強制下架美國的 APP 等事件。
高盛執行長 David Solomon 對此就指出,很驚訝中國對高科技公司打壓,讓商業活動受阻礙。雖然反應似乎過慢,但重點在於,連高盛、華爾街這些一直以來都受益於中國、是中國好朋友的金融大公司都出現反彈。他認為,可以繼續期待習加速師的功力,使得更多以為對中國友善的企業和產業出現對中國的反感。
全球化連結過深,西方制裁力道受限
陳方隅也舉例,上週拜登政府才警告美國企業,港版《國安法》會讓美國企業在香港的投資或營運有危險。他說,這政策背後經過很大的拉鋸,因為美國政治圈一直在辯論是否對中國發警告?他指出,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就曾分析,西方制裁中國困難,因為全球和香港連結太深,制裁中國就會傷到自家的大公司,而且最後受傷的也會是香港人。
陳方隅也順勢點出,臺灣要擔心的第一點,就是全球化讓中國和各國互相連結太深,使得西方大國制裁中國力道有限,這和之前蘇聯冷戰時期很不同。第二個要擔心的就是美國國內貧富差距太大、種族問題難解,造成「左派」越來越大聲。他說,他們理念是好的,但麻煩在於他們的外交政策讓人很不欣賞。
陳方隅舉例,曾和拜登角逐黨內初選的參議員桑德斯就曾投書指出,華盛頓共識是要和中國競爭很危險,因為這樣無法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他指出,這是很多美國左派的中心思想,也不能說是錯的,氣候變遷的確是問題,但左派還是認為要跟中國合作。他無奈表示,問題是中國也從來不會合作。
陳方隅表示,第三個要擔心的是美國和中國的競爭方式,是要把製造業拉回美國,但其實這很困難,要投入大筆資金補助廠商。其幾天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才在 APEC 當著美國總統拜登的面和美國政府、Intel等企業喊話,強調想要在生產晶片上跟台積電競爭是做不到的。陳方隅認為,製造業的興起,是整個生產網絡的問題,不是砸錢就能成功,尤其國家介入市場都沒好下場。
談及半導體,陳方隅也提醒,近來美國參議院通過《創新與競爭法》,以及美國的《供應鏈產業檢討報告》,表明美國要發展四大關鍵產業供應鏈,脫離中國的依賴,包括半導體、電池技術、藥物、關鍵稀土。他指出,裡面多次提及美國過度依賴臺灣。這顯示拜登的經濟團隊現在未對臺灣太友善,未來要怎麼建立經濟友好關係,值得關注。
好的發展:美國對臺政策已和對中政策脫鉤
不過,陳方隅認為,近來很好的發展是,美國對中國和對臺灣的政策,越來越脫鉤。他說,川普對臺灣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影響,扭轉一談到中國就是稱讚經濟高度發展的論述,不再認為越和中國交往,會使中國越自由。
陳方隅指出,前一陣子全權負責亞洲事務的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官 Kurt Campbell 表示「不支持臺獨」,許多人把他那次的談話重點放在那,但這就是美國長期的一中政策,也就是戰略模糊。但其實 Campbell 在座談上也表示「美國對中國的交往政策已經結束」,這是很重要的宣示。他認為,Campbell 親自宣布終結交往,之後對中國有天真的人就會少一些。
針對拜登,同場演講的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也補充,認為拜登如同川普,也是個「非典型總統」,他有抄襲問題、種族及性騷爭議,尤其也口無遮攔。但他有個好處,由於年紀太大,這代表他沒有太多精力做能力以外的事情,會放權給下面的人去做。
邱師儀指出,民主黨有天真的地方,我們也這樣看拜登。但他要大家加別誤會,臺灣人怎麼看拜登,拜登才不在乎。但他會在意共和黨的人怎麼看他?尤其他為了期中選舉,勢必要打造友善民主黨的環境。
邱師儀認為,既然現在兩黨共識是反中,臺灣人看美國政策,要從美國人的角度換位思考,美國為何要幫臺灣?他說,以色列能讓美國外交政策如此偏頗,就是因為太了解華府的心態。若臺灣能學習以色列,面對像中國這樣極具侵略性、無法用一般外交手段應對的國家,必須不浪費子彈就正中紅心,才有可能扳倒這隻大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