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共持續的武力威脅,許多臺灣人近年來都投入戰爭準備,除了準備避難用品與急救技能,在重大危難中如何減輕自己或親友可能遭遇的心理衝擊,也備受關注。台南市慈恩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楊顯欽介紹,由災難學家所訂定的創傷復原的 5 字訣「安靜能繫望」,分別是促進安全、促進平靜、促進效能、促進聯繫、灌注希望,透過準備讓即使身處無常世界中,也能幫助自己如常生活。他也提醒,「憤怒」是災害中的正常情緒,但要記得憤怒應該對著敵人而非自己人。
《沃草》與台灣民團協會於 3 月 22 日合辦「重大災難與戰爭下的心理急救:如何自助及助人」講座,邀請楊顯欽、《沃草》營運長洪國鈞、沃草《公民行動指南》主編蕭長展,針對臺灣較缺乏的天災、戰時心理健康維持議題討論。
獨裁者無法預測,臺灣只能做好準備
「維持安全感是很重要的事情,但災難就是會破壞這件事!」楊顯欽表示,我們可以預測颱風,也一直在做地震預測,但即使如此也無法全盤掌握,而有件事也很難預測:「就是獨裁者的心理!」
楊顯欽表示,「災難」這件也常常跟我們想不一樣,就算知道會來,也不知道會多嚴重,所以會造成強大心理的壓力。尤其,戰爭就是人殺人,將嚴重影響對人的信任,也需要在資源有限下的環境中求生,自然會累積情緒與壓力。
楊顯欽引述一份去(2022)年七月至九月的研究指出,烏克蘭被侵略的第一時間,許多烏克蘭人感到震驚且被「背叛」,認為「有那麼多淵源連結的鄰國居然攻擊我們」。一個月後,侵略的現實逐漸「滲入」內心,各種憂鬱、擔憂、哀悼的感覺都湧上心頭,也同時需要掙扎著抑制憤怒,使得此時最重要的家庭支持逐漸被侵蝕。侵略持續近半年後,有些人開始習慣現狀,甚至原有的心理問題,如:酗酒、家庭問題,逐漸又浮上檯面。
楊顯欽強調,這些創傷後的心理反應,是大多數人在非常情況下的「常見」或「自然」反應。在創傷歷程中,起初有 8-9 成的人都會有強烈反應,過了急性期後的強烈反應者會降到約 30%。意即人都會自然調適的功能, 但有約略有10%的人可能變成一生的創傷。
楊顯欽指出,這些數字是理論上的推估值,仍會受到各種變數影響,如不同的創傷事件造成不同的結果:性侵及政治暴力所帶來的創傷可能不會那麼快地自然復原,多數是需要花上許多時間修復的「復原路徑」或持續受苦的「慢性路徑」
然而,創傷理論有個重要的前提,是從災難解除後開始起算,但是戰爭可能是持續的,意味這將會變成更複雜的創傷。
楊顯欽強調,每個人的復原路線都不一樣,要遵從其自主性。以前的心理急救偏向「治療疾病」觀念,會強迫每個人都按照同樣的方式做,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然的復原力, 所以旁人要做的是尊重對方的需求、給予所需要的支持。
促進安全、平靜、效能、聯繫,達到灌注希望
若真的遇到重大災難或戰爭,該怎麼簡單的心理急救?楊顯欽介紹由災難學家在 2007 年所發展出來的心理急救準則:「安靜能繫望」,能在大型災難的初期提供介入的基本原則與做法。
在「促進安全」部分,楊顯欽說,面臨到威脅及感到恐懼時,躲在安全的地方是最重要的,並且要謹記,安全感是相對的,不要追求「絕對」的安全感。他也建議,移除環境中會激起創傷反應的刺激物,不要刻意挑戰自己的心智,提醒自己這裡是安全的「此時此刻」,不是過去危險的「彼時彼刻」。
楊顯欽強調,在臺灣尤其要注意「訊息安全」,要限制接觸到不適的媒體報導。可以按計畫定時聽取最新且有驗證的消息,閒閒拿著手機一直滑,恐過度刺激心理。尤其「辨別假訊息」,在這時也會很重要的技能。
「促進平靜」,則意味著透過解決擔憂、情緒管理,做到「自我照顧」。楊顯欽說,做出實際行動解決眼前的需求,可以先把大問題拆成能解決的小問題、做當下能做的部分,重點就是讓自己能夠去做些什麼,別被無能的情緒給淹沒。楊顯欽也強調,在戰爭情況下,有「憤怒」的情緒其實很正常,但要記得,憤怒應該對著敵人而非朝著自己人。
此外,由於災難會破壞自信心、產生逃避心理,在「促進效能」部分,楊顯欽建議可以藉由團體生活的自助與互助,回想起「自己是有能力的」。他也建議,平時的應變計劃、演練,做好心理與生理能力的準備,像是登山、露營的技能,就很可能在災難時幫助到自己,這些是平時就可以累積的能力,在面對災難時更能提升對環境和壓力的控制感。
在「促進聯繫」部分,研究中發現,在災難中的社會支持是復原的最重要因素。楊顯欽說,最重要的就是與親友的連結,像是沃草的《公民行動指南》就有提到要以約定集合地點等方式,跟親友保持聯繫。
「促進希望」方面,楊顯欽說「保持樂觀」是災難中的重要因素。但他也強調,必須要是的正向、合理的期待,而非「反攻大陸」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
楊顯欽說,其實只要做到安、靜、能、繫四部分,自然就能達到灌注希望的效果,要適時肯定自己、對於挫敗感「打折」。他也建議,對未來的盼望,是支撐下去的動力,在戰爭的情境下,不要預設何時結束,但可以想像和平到來時要做些什麼?而且要記得,自己其實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展現了很多力量。
沃草營運長洪國鈞:不投降就會贏
洪國鈞則表示,這幾年國際間的智庫一直在判斷,到底中國在哪些前提打臺灣的時候能打下來? 發現大多數情況打不下來、中國損失慘重,但是有個前提是臺灣一定要抵抗,不然這些準備都沒有用。這凸顯了「心理韌性」的重要,有這樣的決心意志反而不會發生戰爭,因為「不投降就會贏」。
洪國鈞指出,俄羅斯周邊的國家,先前都已紛紛推出民防手冊,這是要傳達戰爭的第一時間,政府的資源必須去處理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人民必須要先自救。能夠自己撐 72 個小時,讓政府就可以把資源投入在更需要的地方。
洪國鈞說,民防手冊的知識不僅可以應對天災,戰爭更是一種持續性、複合型的災難。其實臺灣已經有很多前例能參考, 像是香港、烏克蘭都提前告訴我們怎樣可能會輸?怎樣會贏?某程度是烏克蘭人用鮮血讓全世界去學教訓,不要錯過臺灣黃金的這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