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代蕃界到 318 手繪立院 臺史博新書30 幅地圖橫跨 500 年呈現臺灣主體性

發佈時間 2022/6/20 10:09:56
最後更新 2022/6/20 10:58:04

【沃草】特約記者周永宸報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近期推出系列新書《看得見的臺灣史》,第一冊「空間篇」以館藏的 30 幅臺灣地圖為主軸,呈現 500 年以來臺灣在外國人和本國人眼中的模樣。透過地圖與繪圖者的需求及生活緊密結合的特性,讀者也能夠一窺 17 世紀以來臺灣島上的人們生活的範圍與模樣。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書中收錄了荷蘭人、西班牙人所繪製的臺灣地圖、清代標記番界的地圖、日本時代士林公學校五年級學生畫的臺灣州郡圖,還有 318 運動時別具特色的便利貼地圖,希望以臺灣斯土斯民的角度呈現臺灣主體性,從「臺灣作為世界上不同勢力網絡交流節點」的視角,來認識這個島嶼。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中收錄史博館藏的《十九世紀臺灣輿圖》,推測於 1804-1812 年完成。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中收錄史博館藏的《十九世紀臺灣輿圖》,推測於 1804-1812 年完成。

張隆志、《看得見的臺灣史》主編蘇峯楠及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本(6)月 4 日於台北國際書展期間也舉行線上新書座談。張隆志說明,書裡的內容不是只把地圖當成輔助性的資料,而是把地圖本身作為分析物件,從印刷上、紙質上、內容上等等層面做比較分析,將博物館研究成果展現,同時展現歷史面向和 500 多年來世界上的大帝國在臺灣的整體興衰脈絡動態,更呈現臺史博以「土地跟人為基礎」的理念。

蘇峯楠則指出,臺史博的願景是「大家的博物館」,致力於呈現國家帝王將相以外,臺灣的大眾與庶民文化,吸引臺灣社會和人民來看見臺灣豐富多元的歷史面貌;臺史博至今 20 多年來至少累積 3000 多件館藏,館方以呈現文物的方式出版系列書籍,便是希望為臺灣人展示「看得見的世界史」,「我永遠無法回到過去,但是關於過去具體看得見的物證是文物,『看得見』是文物發揮的最大價值 」。

對於規劃《看得見的臺灣史》出版的過程,蘇峯楠說明,寫作的起心動念來自同仁們思考,「博物館除了文物、專刊和史料整理,還有沒有辦法出一些老少咸宜,一般觀眾可以輕鬆翻閱的出版品?」接著從發想到討論、到找出具體作法,最後再到臺史博研究人員們以小組模式合力書寫完成著作,寫作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這系列書籍,向大眾介紹博物館到底在做什麼、博物館在辦展覽之外,還研究出什麼成果?

張隆志也指出,在博物館做研究和在學院或是民間進行研究不太一樣,博物館有典藏、研究、展示、公共教育等四大功能,因此工作節奏與學術單位不同,加上館內往往需要跨領域的高度協調合作,同時又要維持博物館傳遞歷史知識的初心,本身就是很特別、具創造性的場域;且博物館重視歷史知識的重建、傳播與轉譯,以知識的開放與分享為主,而非單一方向進行傳播,「不只是希望大家來博物館,博物館也要走到田野中去,把博物館帶出去」。

左起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臺史博研究助理蘇峯楠。截圖至新書線上座談直播

左起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臺史博研究助理蘇峯楠。截圖至新書線上座談直播

「文化平權、知識平權」是臺史博的信念,蘇峯楠提到臺史博對於臺灣歷史可以如何在公共眼光下展演,也充滿各種期待與想像。在發想《看得見的臺灣史》時,英國媒體 BBC 的一個廣播節目《看得見的世界史》成為靈感來源之一。

《看得見的世界史》邀請大英博物館不同館員各自選一件館藏文物、向觀眾介紹一段世界史,引起聽眾熱烈反響,後來節目內容更被出版成書,這是蘇峯楠和其他同仁非常激賞的文物表現模式,他說,「做研究、辦展覽是為了博物館可以跟大家溝通」,於是臺史博透過出版,為臺灣人展示「看得見的世界史」,蘇峯楠強調,「我永遠無法回到過去,但是關於過去具體看得見的物證是文物,『看得見』是文物發揮的最大價值 」。

張隆志更表示,除了「看得見」之外,臺史博也有聲音呈現、線上資源共享, 跨過有形的障礙,以多層次的體驗分享方式,努力善盡博物館作為具備公共性機構的責任,這既是博物館的經驗,也是挑戰。在臺灣史的呈現上,無論是《看得見的臺灣史》還是館內展示,臺史博都以臺灣斯土斯民的角度呈現臺灣主體性、讓人們從臺灣作為世界上不同勢力網絡交流節點的視角,來認識這個島嶼。

《看得見的臺灣史》也專章介紹荷蘭人 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1596 年出版的《東印度水路誌》(Itinerario)中收錄的〈中華領土及海岸線精確海圖〉,讓讀者了解當年臺灣在世界史的角色。

《看得見的臺灣史》也專章介紹荷蘭人 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1596 年出版的《東印度水路誌》(Itinerario)中收錄的〈中華領土及海岸線精確海圖〉,讓讀者了解當年臺灣在世界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