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臺獨中共就不會武力侵臺朱立倫岳父基金會民調62.7%民眾不同意

發佈時間 2023/2/20 09:30:30
最後更新 2023/2/20 09:30:33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

許多藍營人士不時主張臺灣不應該備戰,應該避戰、宣布中立,才能避免「挑釁中國」、讓中國不會武力侵犯,但這樣的觀點,連藍營智庫所做的民調都顯示民意並不買單。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岳父、國民黨大老高育仁成立並擔任董事長至今的「21世紀基金會」,上週五發布委由世新大學教授陳俊明主持的民調,有 53.7%的民眾表示不同意「臺灣宣布保持中立可以阻擋中國大陸武力侵略」,62.7%民眾不同意「放棄臺獨,中國大陸就會放棄武力侵略」,針對明年將恢復一年義務役,即使家中有 18 歲以下小孩的受訪者,也有高達 78.5%支持。

泛藍智庫「21世紀基金會」2月17日發布「臺海安全民調」,並邀請多位學者針對民調結果提出看法。攝影:何宇軒

泛藍智庫「21世紀基金會」2月17日發布「臺海安全民調」,並邀請多位學者針對民調結果提出看法。攝影:何宇軒

21世紀基金會在上週五(17日)舉辦「臺海安全論壇」,並在會中發布「臺海安全民調」結果,邀請負責民調的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陳俊明針對結果做說明,也邀請多位學者針對民調結果提出看法。

根據主辦單位提供資料,本次民意調查是由21世紀基金會邀集多位學者專家設計題目,委由典通公司在今(2023)年1月1日到4日之間,以臺灣、金馬地區20歲以上的「市區電話」及「手機」使用者納入訪問。最後成功訪問1210位(市話908、手機302位)民眾,並將受訪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所在縣市等變項執行代表性鑑定及加權處理。

陳俊明表示,這次的調查主題包括受訪者怎麼認知美國和中國對於臺灣的友善程度、受訪者對兩岸關係的認知、認為兩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若戰爭沒辦法避免,那民眾會怎麼看待戰爭的爆發?以及民眾怎麼看待國軍備戰的能力等等。

針對部分人士主張,臺灣應該走向「避戰」才能擁有和平,在本次民調結果中,卻過半不同意這類看法。陳俊明表示,當民調詢問,「臺灣宣布保持中立可以阻擋中國大陸武力侵略」時,達53.7%的受訪者表示不同意。

陳俊明分析,年輕的受訪者,在這一題的看法與年長者明顯有差別,因為做交叉分析時發現, 20到30歲的受訪者,不同意的佔比是比較高的。若仔細探究同意與不同意的受訪者特徵,民調報告也提到,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籍貫、政治立場、居住地的特徵中,回答「不同意」比例最高的民眾,其特徵分別是20歲~未滿30歲(61.6%)、研究所以上學歷(64.2%)、父親為閩南人者(58.1%)、主張「盡快獨立」者(69.4%)。

至於在回答「同意」的民眾中,可以發現,女性(45.8%)同意者高於男性(33.9%),其他特徵方面,佔比例最高的屬於40歲~未滿50歲(49.8%)、高中、高職學歷(45.9%)、父親為原住民(62.8%)、主張「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51.6%)、居住在北基宜的民眾(46.1%)。

民調還有另外一題詢問:「臺灣放棄臺獨,中國大陸就會放棄武力侵略」,結果是有62.7%的民眾表示不同意、31.1%表示同意。仔細看回答民眾的特徵,回答「不同意」比例最高的受訪者分別是20歲~未滿30歲(86.9%)、高中、高職學歷(67.1%)、父親為閩南人者(67.1%)、自認為臺灣人者(72.8%)、主張「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者(85.8. %)、居住在中彰投地區者(66%)。

至於回答「同意」的民眾,比例最高的受訪者分別是50歲~未滿60歲(44%)、初中、國中學歷(40.2%)、父親為大陸各省市人者(55.3%)、自認為中國人者(57.9%)、主張「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者(57%)、居住在花東離島者(36.6%)。

那如果備戰才能止戰,民眾又如何看待政府是否做好面對中國軍事威脅的準備?從民調資料顯示,有49.9%的民眾認為政府尚未準備好,高於認為政府做好準備的41.4%。陳俊明進一步指出,在政府所做的各項的準備工作中,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就是將兵役役期回復到一年。有79%的受訪者,他們同意政府把兵役從4個月恢復到1年。其中特別的是,問卷也特別詢問受訪者家中是否有18歲以下的小孩,結果可以發現,即便是家中有18歲以下小孩的受訪者,表達同意的也達78.5%,至於沒有18歲以下小孩的受訪者,支持度則是79.2%。陳俊明認為,民眾基本上對於兵役役期的回復,應該是有共識的。

陳俊明也提到,民調也詢問,如果兩岸真的發生了戰爭,民眾如何自處的問題。從結果看來,佔最大的是「順其自然」(30.7%),但他認為這結果不太好解讀。至於其他的選項,第2高的是願意積極抵抗(21.6%),甚至還有4.9%的人表示願意從軍,合計約2成7。至於選擇要離開臺灣的,大概佔了17.1%。另外還有11%表示會「願意支持政府的決策」,也就是說,不管政府是「和」或「戰」,基本上都願意配合。最後也有3.4%受訪者直接選擇投降。

「沃草」記者進一步詢問,由於這份民調是針對20歲以上民眾做調查,至於未滿20歲、但卻是這次役期恢復一年而被影響到的族群,就不會被納入調查,這樣是否會影響結果?陳俊明回應,畢竟抽訪是隨機,除非要鎖定的就是非隨機、要18歲這個年齡層的受訪者來受訪,才比較能把這些人的看法放進來,但畢竟這個族群在1000人的抽樣當中,只佔極少的一部分。因此,另一種做法是,可以另外只針對這個年齡層的族群做調查,這樣該族群的意向就會比較容易呈現出來。

對於前述的民調結果,其他與會學者也提出自己的觀察與分析。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家薇則表示,她觀察到民調中提到,有32.4%的民眾認為,交給中國國民黨推動兩岸關係比較放心、22.4%的民眾認為交給民進黨比較放心,有9.2%的民眾認為是交給民眾黨比較放心,但也有18.4%的民眾認為不管給哪一黨都不放心。她的解讀是,民進黨沒有推動兩岸關係的優勢,但國民黨也失去(過去認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優勢;「不論是過去民進黨在政治上打的抗中牌,或國民黨打的交流牌,都應該在國際大局下努力重振」。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劉正山表示,民眾對兩岸發展帶有審慎樂觀情緒,一方面期待提升防衛,一方面期待和平與機會。但他也擔憂,民間目前的務實與理性,最怕到了選舉時被刻意動員及意識形態所撕裂。

除了民調之外,也有學者藉由分析網路輿情,從不同角度來觀察民意的動向。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莊文忠透過輿情分析系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內容涵蓋新聞媒體、社群平臺、討論區、部落格、地圖評論等網站約30億筆以上的數據,針對相關文本的網路聲量、熱門關鍵字、意見領袖、網路好感度等方面作分析。

在兵役恢復一年議題方面,莊文忠發現,若比較正負面聲量,該議題有30.82%是負面聲量、9.97%是正面聲量,表示民眾對這個政策,其實不太滿意。從關鍵字看來,網友關注的焦點是恢復後的薪資問題、訓練方式與時間是否有改變,其次是年輕人、女性等關鍵字,如討論女性為何不當兵等,至於兩岸關係等關鍵字出現頻率反而較低。莊文忠認為,這現象顯示,網友在討論兵役延長議題時,關注的是自身權益,較忽略影響兵役的兩岸因素。

負責「21世紀基金會」民調的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陳俊明。攝影:何宇軒

負責「21世紀基金會」民調的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陳俊明。攝影:何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