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記者撐香港媒改團體籲政府接納香港媒體文化人士

作者
發佈時間 2020/9/26 02:52:43
最後更新 2020/9/26 02:52:44

港版《國安法》實施之後,香港的新聞自由危在旦夕。為了表達對香港媒體從業者的支持,多個媒改團體昨(25)日共同舉辦「臺灣記者撐香港」座談會,提出五項建言,呼籲臺灣政府接納香港媒體界、文化界人士,同時藉此壯大臺灣自身。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洪貞玲指出,臺灣媒體應該持續提供關於香港的訊息,堅守民主的普世價值去報導真實新聞,新聞自由「不是用意識形態來扭曲真實的自由,更不是中國政權的傳聲筒」,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也表示,過去臺灣對香港的關注不夠,若未來臺灣與香港合作,讓外界透過臺灣了解香港的狀態,像戒嚴時代,媒體人用筆名在黨外雜誌發表文章,「我們就扮演香港媒體的黨外雜誌」,由臺灣媒體來做香港的報導權威,「全世界都會注意我們」。

多個媒改團體共同舉辦「臺灣記者撐香港」座談會。左起:民運人士吾爾開希、監察委員紀惠容、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洪貞玲、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鄭超文、監察委員葉大華、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媒體改造學社代表張時健。(攝影/賴昀)

多個媒改團體共同舉辦「臺灣記者撐香港」座談會。左起:民運人士吾爾開希、監察委員紀惠容、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洪貞玲、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鄭超文、監察委員葉大華、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媒體改造學社代表張時健。(攝影/賴昀)

新聞自由不是用意識形態來扭曲真實的自由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無國界記者組織等媒改團體聯合舉辦「台灣記者撐香港—台灣如何幫助國安法陰影下的香港」座談會,倡議臺灣政府積極因應香港危機,在援助香港的同時,也引進香港媒體、文化、出版、影視、學術等領域人才,壯大臺灣本土文化產業。座談會對政府提出的五項建言如下:

一、積極吸引國際媒體將香港辦公室遷移到台灣

二、廣開大門,接納香港傳播、文化界人士

三、延續香港的出版自由

四、藉助香港人才發展影視業

五、讓香港的「中國研究」能量台灣在台灣生根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臺大新聞所教授洪貞玲指出,除了五項建言之外,「最重要的是守住臺灣的民主跟自由」,因為這牽涉到臺灣自身生存問題,同時撐住臺灣的民主自由也是對香港前途最大的支撐,而在香港經歷言論自由被嚴重限縮的過程裡,臺灣媒體對香港的高度關注也提供外界很多難能可貴的訊息,應該持續去做。

面臨中國威脅,洪貞玲認為,臺灣媒體此刻更應該站在民主的普世價值上,去報導真實,因為「新聞自由不是媒體老闆的自由,它不是用意識形態來扭曲真實的自由,也更不是中國政權的傳聲筒」,並遺憾表示臺灣有一些媒體人「以直通國臺辦,仰威權政府的鼻息而沾沾自喜」,卻不知道對於威權的順從跟歌頌,正在一點一滴侵蝕包括新聞自由在內,我們現在所享有的自由。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洪貞玲。(攝影/賴昀)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洪貞玲。(攝影/賴昀)

用新聞自由讓世界更美好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則坦言,香港在過去成為國際媒體進駐亞洲的重鎮,有其身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極權國家暫時的類租借地」的特殊背景,現在「一國兩制」因港版《國安法》而消失後,「臺灣當然沒辦法取代香港,臺灣不是類租借,臺灣是主權國家」,但是在新聞自由、民主價值的捍衛上面,臺灣仍然可以在堅持自己價值的同時,去聲援、支援香港。

邱家宜表示,臺灣能夠成為香港媒體的外援,認為香港與臺灣都使用繁體字,完全沒有溝通障礙,「香港採訪到的新聞他不能夠登,我們是不是可以拿來在臺灣登」,而外媒認為臺灣媒體所刊登的香港訊息有權威性,就會轉載,藉此透過台灣,讓外界了解香港狀態,就像戒嚴時代,媒體人用筆名在黨外雜誌發表文章,「我們就扮演香港媒體的黨外雜誌」,由臺灣媒體來做香港的報導權威,「全世界都會注意我們」,在香港人權淪陷的此刻,以臺灣的力量對流亡者提供有形或無形的庇護,更能夠凸顯臺灣在國際社會上民主捍衛者的價值位置,「用新聞自由讓世界更美好」。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攝影/賴昀)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攝影/賴昀)

對國際媒體來說,臺灣有許多表面看不到的競爭力優勢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委、端傳媒前總編輯李志德則以自己在香港工作的經驗表示,對國際媒體來說,臺灣有許多表面看不到的競爭力優勢,例如資安,就是外媒把辦公室遷移到臺灣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此外他也有在香港經營獨立媒體的朋友,打算把公司帳戶搬到臺灣,因為現在在香港,獨立媒體可能會面臨帳戶被查扣、甚至被扣上洗黑錢罪名的風險,「臺灣方方面面對媒體來說,是非常安全的環境」。

此外,李志德說,如果臺灣能引進更多國際媒體進駐,能夠讓新聞科系學生一畢業就到外媒工作,接受嚴謹訓練,是增加就業很好的方法,也能夠提升臺灣媒體內容,同時,因為中國在國際重要性越來越高,大部分的國際媒體都逐漸開設中文網,如果這些外媒在臺灣開設辦公室,讓臺灣畢業生進入任職,20 年後這些年輕記者都將成為國際媒體的高層,這對臺灣來說是未來 2、30 年的戰略佈局,是臺灣絕好的機會。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代理司長紀東陽。(攝影/賴昀)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代理司長紀東陽。(攝影/賴昀)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代理司長紀東陽則分享,從去年到現在,文化部接觸到的港澳來台人士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文化部也與勞動部協商,改變以往赴台工作需要有雇主申請,才能取得工作簽證的規定,現在香港藝文界人士不需要先找到雇主,即可取得簽證,但當然也需要配合國安和國境管理。

紀東陽補充,與去年全年相比,今年到九月為止,申請來臺就業的港人已經增加 30% 以上,而從事影視音產業、獲得來臺就業許可的港澳人士又比去年同期增加 1.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