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臺灣當年黨外雜誌 流亡港人在臺出版如水希望保存香港歷史

發佈時間 2022/5/23 11:04:15
最後更新 2022/5/23 11:19:46

【沃草】特約記者劉芮菁報導

中國通過「港區國安法」後,香港民主派媒體紛紛被迫關閉,2021年1月流亡臺灣的港人在臺灣創辦雜誌《如水》,儼然如同臺灣當年的「黨外雜誌」。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江旻諺説,香港《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都消失,這些媒體過去的報導等資料現在連 Google 搜尋都找不到,似乎這幾年香港的一部分歷史就這麼消失了,讓他覺得很恐慌。因此堅持出版紙本雜誌,對香港手足而言,手上拿著實在的東西,就好像多了一層意義。讓這個東西存在下去,對香港人來說可能會是一個重大的貢獻。

黨外時期創辦工運雜誌《勞動者》的孫友聯及去年與流亡來臺港人一起創辦《如水》雜誌的江旻諺。攝影:劉芮菁

黨外時期創辦工運雜誌《勞動者》的孫友聯及去年與流亡來臺港人一起創辦《如水》雜誌的江旻諺。攝影:劉芮菁

「左轉有書」書店本月4日舉行「跨時空的『黨外雜誌』對談:《勞動者》紀錄臺灣工運 X 海外港人《如水》發聲」講座,邀請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及江旻諺分享創辦《勞動者》、《如水》的經過,以及臺灣、香港兩代人如何透過創辦雜誌推動社會對話,在取締縫隙中生存。

江旻諺是臺灣人,高中畢業後錄取香港大學經濟系,在香港就學時與畢業回臺灣後都一直從事香港民權運動,是香港邊城青年(邊青)成員,邊青在臺灣成立協會立案後也由他擔任理事長。

他說明,香港人在本土思潮的論述上,很多時候是借鏡臺灣的民主化經驗,「如果沒有臺灣,去想像『港獨』的人可能會更少。也是因為有臺灣,能在政治運動上走下去的香港人才會變多。」

比起「黨外雜誌」《如水》更像「流亡雜誌」

江旻諺分享,他與香港朋友創辦《如水》時,他們想像的雜誌定位其實不太像「黨外雜誌」,反而比較接近「流亡雜誌」。因為現在香港的處境是許多自由派領袖被迫流亡,並不像1980年代臺灣社會衝撞戒嚴體制、黨禁報禁的氛圍。這些港人們關心的是「能不能回家」。

江旻諺說:「大家還在掙扎、還在思考,畢業後要不要回香港,這份工作結束後要不要回香港。在外面生活幾年還在想說有沒有機會回家一趟,回家一趟想說是不是最後一次回家。這是很多香港人現階段完全沒辦法迴避的問題。」

因此,《如水》2021年1月創辦以來致力於記錄香港公民社會的變化,以及在此氛圍下香港人的討論。自創刊號回顧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後,《如水》接著討論了香港文學的存續、港人對「離開」還是「留下」的辯論、公民組織與自由派媒體解散的風波,一直到2022年《時代革命》紀錄片上映。江旻諺說,編委團隊們之所以做了這麼多,「大家真正在乎的還是香港這個地方,以及對『香港人』這個身份的執著。」

「香港邊城青年協會」理事長、《如水》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江旻諺。攝影:劉芮菁

「香港邊城青年協會」理事長、《如水》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江旻諺。攝影:劉芮菁

堅持實體出版 希望保存香港歷史

即使紙本媒體逐漸式微,《如水》編採團隊仍堅持出版實體雜誌。江旻諺說,隨著《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關閉後,相關資料連Google搜尋都找不到,這讓他覺得很恐慌,似乎這幾年香港的一部分歷史就這麼消失了。透過出版紙本雜誌,對香港手足而言手上拿著實在的東西,就好像多了一層意義。「把《如水》印下來做活動、做組織,可以讓這個東西存在下去,至少你知道這個東西繼續存在。對香港人來說可能會是一個重大的貢獻。」

孫友聯也分享,曾有朋友複製了《勞動者》雜誌的電子檔案想帶去馬來西亞,竟發現這些檔案因為格式太舊,現在的文書軟體已經打不開。這讓他覺得,紙本雜誌還是有種踏實感,「印出來的好處是,不知道在某個角落發揮了作用。也許有人買了,會再傳給第二、三個人。」

「出版」也曾為臺灣社運方式 記錄社會脈動

孫友聯說,在《勞動者》創刊初期的1980年代,工會大多都受到國民黨控制,甚至出現「公司總經理擔任工會理事長」的現象。有國營事業的員工讀了黨外雜誌後,發現雜誌上描述的問題也正在工作的公司發生,因此開始在公司串連員工組織工會,後來更成為優秀的工會幹部。「他們先是讀了黨外雜誌,成為政治人,才成為階級人,後來才成為出色的工會領袖。」

孫友聯指出,「出版」被勞陣視為非常重要的工作。勞陣不只發行《勞動者》,也出版了很多勞動議題的書籍。他相信,「出版」是社會運動的形式之一,是很有力量、很有穿透性的,從勞陣成立 30 多年的經驗可以看到,縱然這些刊物當下沒辦法產生立即效果,至少可以記錄當時發生的重要故事、議題與社會各界的討論觀點。「你在某個時間點回望,就會發現它們成為你了解某個社會脈動的軸線。」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攝影:劉芮菁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攝影:劉芮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