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有隱藏性危機環團舉證1985年中國國民黨立委曾帶頭反核四

發佈時間 2021/7/16 10:39:43
最後更新 2021/7/16 10:39:44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核能有隱藏性危機」、「應有安全把握後再興建」,上述看似來自環團的反核理由,其實是來自中國國民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指出,上述反核論述,其實是來自還在戒嚴時期的1985 年,由立委、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人所發表的《為什麼要反對增建核能四廠》緊急質詢稿。他說,核四至今爭議 40 年,顯示這不單純是電廠興建案,有非常複雜的問題。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也補充,核四發電量僅 2-3%,完工也要等到 2030 年,用核四救目前的供電危機是不可能的。

國民黨立委《為什麼要反對增建核能四廠》緊急質詢稿之立法院公報紀錄(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國民黨立委《為什麼要反對增建核能四廠》緊急質詢稿之立法院公報紀錄(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地球公民基金會日前講舉辦「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線上座談,邀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與談《公投法》歷史,與近來又成為公投題目的核四問題。

國民黨立委直指:核廢料及電廠最終處理為各國頭痛問題

這份來自 1985 年,由立委、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人所發表的《為什麼要反對增建核能四廠》緊急質詢稿,是為了要請行政院慎重考慮、嚴加評估,為什麼人民要一再反對增建核四。並認為應等美、日等先進國家對核電及核廢料處理有安全把握後,再予以興建。

《為什麼要反對增建核能四廠》中談及,核能有隱藏性危機,包括安全顧慮、核廢料及電廠最終處理為各國頭痛問題、人為因素及天然災害足以導致核災。也指出,核能沒有經濟效益,認為除了評估原料及運轉成本外,更要評估預防災變、損害賠償之社會成本。

福島 311 核災後,「核四拼裝車」安全問題終被重視

賴偉傑回顧,核四爭議了 40 年。1994 年前介於戒嚴和解嚴的交界,當時主要是揭露核四特權與黑箱。1994 - 2000年,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核四預算凍結又解凍,開始招標,當時主要針對招標問題攻防。2000 - 2004 年歷經停建又續建,重創反核團體信心。

2011 年時,任中國國民黨籍行政院長吳敦義,希望核四儘速蓋好,當「建國百年」賀禮。當時很多核四員工都跟環團反應,壓力很大、快撐不住了,要趕快蓋好但又做不好。後來發生震驚全球的 311 福島核災,讓臺灣社會重新重視核災問題。時任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宣布核一、二、三廠不延役,核四安全才運轉。福島核災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的全球報告直指,臺灣、日本、美國加州是高危險核電廠設置處。2014年,馬英九不堪輿論壓力,宣布封存停工至今。

核四年表(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核四年表(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貢寮自辦公投以 96.7% 反對發聲,但仍無法阻止核四建廠

針對核四,所在地貢寮其實舉辦過一場公投。賴偉傑回憶,貢寮是非常弱勢的地方,想說用公投方式發聲。主要是台電當時四處宣傳貢寮人都支持核四,引起 1994 年貢寮鄉公所的核四公投,當時還沒有《公投法》,經費是由臺北縣支持,過程也非常嚴謹還有觀察團。

賴偉傑說,最終結果 58% 的投票率、96.7% 反對,表達了居民絕對多數反核的堅定立場與對核四的憤怒。但公投後,當天台電與媒體立即以「民調結果」,強調「全臺」多數民眾支持核四。他說,雖然當年公投民意強烈,但這在當年的社會和媒體創造的氛圍下,還是比較弱勢的。

蘭嶼飽受 40 年核廢料困擾,核廢遷移計畫頻頻跳票。原能會允諾 2029 年遷出(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蘭嶼飽受 40 年核廢料困擾,核廢遷移計畫頻頻跳票。原能會允諾 2029 年遷出(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核四美國機組遭監察院糾正:連美國自己也沒用過

雖然歷經公投與抗爭,賴偉傑說,但核四預算通過後,還是開始招標。但招標後又有更多問題浮現,像是得標反應爐的「奇異公司」,就被經濟學教授梁啟源質疑:「政府基於政治考量,核四又買美國貨。」一開始投標的法商「法瑪通」後來也果真打退堂鼓,1995 年台電開出以美規為主的設計。《聯合報》也報導,核四開始把統包變分包。其社論質疑,分包降低包商財務風險,但整合的風險會轉嫁全體國民。監察院 1999 年的糾正案,質疑奇異機組連美國自己也沒用過,為何會得標令人擔心。

賴偉傑也指出,整個核電廠的顧問公司由來自美國但不是專業公司的「石威」得標,由其編定整個採購規範。但經過十年卻破產被併購,臺灣石威公司有經驗人才大量流失。後來台電決定不解約,但「進駐輔導」。但賴偉傑回憶,當時透過立委邀請台電中階工程師來報告,他很誠實告知,這完全就是台電「自己來」。一直到 2007 年,台電終於解約,但分得不乾不淨、還互告。直到 2011 年經過仲裁賠償,才正式和石威解約。

還有更大的問題,賴偉傑指出,沸水式反應爐的得標商,在日本是將全場分為 13 個獨立儀控系統,但臺灣核四卻獨步全球,要求全場儀控系統資訊以網路連結為單一系統。當時台電內部資深顧問希望臺灣不要「創新」,寧願用現有的,沒必要搶這個第一。

賴偉傑認為,核四「拼裝車」的本質,意外頻傳不可避免(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賴偉傑認為,核四「拼裝車」的本質,意外頻傳不可避免(圖片取自:「核四的歷史糾葛,公投就能解嗎?」直播)

賴偉傑回憶,這個消息會走漏出來,是台電內部工程師把內部會議資料爆料給環團。他說,雖然台電的工程師們支持核能,但還是覺得有問題,才會找人吹哨。而這顧慮也成真,後來軟體進度嚴重落後、一改再改。甚至這套系統,也沒有得到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 認證。

核四問題一堆,但核ㄧ、二、三就沒問題嗎?賴偉傑回顧臺灣 1978-2001 年的核電事故,他指出由於建造與完工都在戒嚴時期,很多訊息沒被完整揭露。像是 1984 年,核廢料送往蘭嶼途中,因碰撞落入海中。1986 年,核一廠 2 號機為打破世界紀錄連續運轉 418 天,造成長達 56 天廠外連續空浮事件,輻射劑量累積超過 850 毫侖目(一般人年劑量為 500 毫侖目),相關文件遭撕毀。

賴瑋倫說,當然不希望發生事故,但 2011 年的福島核災,那是大家從沒想過的問題,真的是嚇壞。大家也不知道未來哪種核災會發生,尤其現在很多複合式災害。他說:「我寧願相信核電廠不脆弱,但臺灣核能就真的是在大臺北都會區,一出事這真的不能開玩笑。」

賴偉傑感嘆,為了演講而整理資料時,核四當年的問題到現在看起來還是怵目驚心,而且問題沒有被解決。而若要公投、要有公共政策的良好對話,但我們都看不到、得不到完整訊息:「這樣的公投,到底有什麼意義?」

至於沒有核電是否會產生缺電問題?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也補充,現況下,核四若立即供電,也只佔整體的 2-3%左右,甚至他也能大膽預測,就算從現在開始蓋,要 2030 年才可能發電,要用核四救供電是不可能。其餘核電平常也佔不到10%。與其要花時間、要花很多經費,他納悶這些錢為何不投資再生能源作為永久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