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者陳方隅國民黨柯文哲講親美和陸等邊交往只是包裝遠美親中的話術

發佈時間 2021/12/28 09:48:37
最後更新 2021/12/28 09:48:37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

四大公投的最後階段,許多過去黨派色彩不明顯或傾向泛藍的工商界人士,也表達對「禁止萊豬」公投若通過將影響臺美關係的憂慮。臺美關係為何重要,臺灣應如何看待臺美關係?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指出,臺灣從1950年代以來,軍事、經濟就即為仰賴美國,而美中貿易戰之後,臺灣出口大爆發,也可以佐證臺灣確實與美國站在一起。在此前提下,若有人提出要與美中保持等距,「意思就是離美國遠一點」,而中國國民黨或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口中的「親美和陸」、「等邊交往」,其實都是包裝「遠美親中」的話術。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攝影/朱乃瑩)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攝影/朱乃瑩)

主推增強人民國防意識的「黑熊學院」於本(12)月10日成立,上週四(23日)舉辦第一場活動「一頭豬如何引發臺海戰爭?從美豬進口看臺灣定位」講座,由四大公投中的「禁止萊豬」案切入,邀請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分別解讀臺美關係、臺海局勢。

四大公投投票日前大部分民調都顯示同意票勝出,但實際投起票來,同意票不但不到門檻,不同意票也勝出。陳方隅指出,四大公投中,「禁止萊豬」的民調原本最為懸殊,10月底的民調甚至高達68%的選民會投「同意」,泛綠支持者也有五成以上會同意。陳方隅分析,禁止萊豬公投的本質就是反美公投,但公投發起方以「食安」包裝成功,反對方則在最後兩個月,強調本案牽涉的臺美關係及經貿議題,才得以逆轉局勢。

過去「不科學」反萊豬,臺灣被視為「不受信任的貿易夥伴」 陳方隅:公投結果是移除貿易障礙

陳方隅說明,萊豬的食安風險幾乎不存在,無論是聯合國的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或是各國自訂的FDA標準,都相信萊克多巴胺在一定容許值下可被人體自然代謝,不會殘留,這是目前科學的標準。他也坦承,無法完全排除科學標準變化的可能性,但禁止萊豬公投若通過,就是要以目前無法證實的極低風險,去換取其他的代價。

代價是什麼?陳方隅指出,臺灣過去承諾開放美豬,但多次開放後又收回,已經被美方認爲是不可信任的貿易夥伴。美國貿易代表署每年盤點各國貿易狀況,也年年關注臺灣「非科學政策」帶來的貿易障礙。中國國民黨籍的公投發起人林為洲、公投說明會代表林麗蟬、中國國民黨駐美代表黃裕鈞都坦承,這項公投會破壞臺美關係、影響臺美經貿。

沈伯洋則補充,「這本來就是遊戲規則」,臺灣可以一開始就選擇不加入WTO,但既然決定加入世界貿易體系,就必須遵守既定的遊戲規則。

公投結束了,接下來會怎樣?陳方隅觀察到,包括美國華爾街日報、彭博社、日本讀賣新聞等國際媒體都一致認為,公投結果是「替臺美自由貿易協定(FTA)掃除障礙」。他並引述前駐美官員趙怡翔的說法,表示接下來美國對臺灣加入CPTPP的立場會從被動轉為主動、臺美經貿對話將變得更頻繁且聚焦、美國會更重視臺灣的安全與臺海穩定。

陳方隅指出,除了美國國務院會加強與臺灣的政治、經濟及外交合作,過往拒絕與臺灣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署,也可能因為臺美之間最大的貿易障礙被移除後,願意與臺灣展開FTA談判。陳方隅強調,FTA將真正影響兩國間的稅制、進出口等法律及政策,其重要性是任何臺美經貿對話都無法取代的。

陳方隅表示,除了萊豬之外,臺灣對福島食品的禁止,也是「不科學的貿易障礙」。他說明,目前臺灣對所有日本進口食品,都會篩檢核殘留劑量,在此情況下卻還單獨針對福島地區,「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這樣」,接下來勢必要面對這個問題。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攝影/朱乃瑩)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攝影/朱乃瑩)

陳方隅:美中關係不可能反轉、「疑美論」是多餘擔憂

陳方隅接著從國際局勢角度分析,美國的對外政策有其脈絡,例如1970年代美國選擇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就是為了在冷戰架構底下制衡蘇聯;2018以後美中關係變化,主要是中國的策略改變,開始要在經濟、軍事各方面挑戰美國,而美國也因此與臺灣越來越友好。

陳方隅觀察,「疑美論」在臺灣的不同群體間都很盛行,泛綠支持者也一直擔心民主黨親中、拜登「賣臺」、美國遲早會反轉對中國的強硬政策,但這其實沒有考慮到國際關係背後的權力結構。他強調,中國現在自信爆棚,在各方面都聲稱要挑戰「西方霸權」,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者」已是兩黨共識,只要中國挑戰的態勢不變,美國對中政策就不可能反轉,臺灣部分人的「疑美論」是多餘的擔憂。

如果說泛綠「疑美」,泛藍大概就是「遠美」。陳方隅分析,中國國民黨或柯文哲口中的「親美和陸」、「等邊交往」,其實都是包裝「遠美親中」的話術。他指出,臺灣從1950年代以來,軍事、經濟都高度仰賴美國,一直以來與美國關係極近。在美中貿易戰之後,臺灣出口大爆發,也可以佐證臺灣確實與美國站在一起。在此前提下,若有人提出要與美中保持等距,「意思就是離美國遠一點」。

陳方隅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移除所有連任障礙後,世界局勢就越來越明顯,未來的世界將是民主與獨裁的對抗。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也如此認知與中國的競爭,上(11)月召開的「民主峰會」沒有邀請中國,對抗態勢明顯。而拜登無論是在安排好的電視談話,或是突發的活動現場提問,先後強調臺灣是「與日韓一樣的安保盟友」、「我們會協防臺灣」。陳方隅強調,一邊是美國,另一邊是「中國式民主」,這就是這次萊豬公投背後的選擇。

那一般民眾可以做什麼?陳方隅指出,中共從來沒有放棄或隱藏攻打臺灣的意圖,因此「全世界都在看」臺灣有沒有抵禦中共的決心與能力。如果臺灣人自己不想防衛,憑什麼要求其他國家來幫忙?陳方隅認為,民防訓練非常重要,也應該對美國會放棄臺灣等「疑美論」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