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政治學者黃兆年引多項研究中間選民最易受假消息影響恐傷害臺灣民主運作

發佈時間 2023/5/15 09:38:08
最後更新 2023/5/15 09:38:09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臺灣受假訊息攻擊連年奪冠,但到底哪種族群最易受影響?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引述中研院針對「蔡英文假博士」的假訊息研究,發現泛藍、中間選民、中老年者、封閉性社群使用者較為受到假訊息影響。他指出,這呼應多項研究的發現,沒有立場的「中間選民」是最容易被假訊息影響的一群。他擔憂,中間選民往往又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恐傷害臺灣民主運作的健全性。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攝影/廖昱涵)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攝影/廖昱涵)

台灣國家聯盟及世界台灣人大會上(4)月 29 日召開「第 12 屆海內外臺灣國是會議」,其中邀請南科大財法所教授羅承宗、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沈伯洋,與談「如何應對紅色滲透與認知作戰」。

黃兆年指出,臺灣長期吃中國的資訊交流赤字,不過也「久病成良醫」,全世界都來學習台灣怎麼反認知戰。

據中研院民調,有 60%民眾認為,中國政府利用臺灣媒體來散佈假訊息的情況是嚴重的。黃兆年說,這不僅是主觀的認定,在客觀的觀察,臺灣媒體的確有「在地協力」的現象。他說,這涉及透過一些資金與資訊的操作,吸納跟動員一些在地的協力者。這些人可以是特定的在地協力者,也可能是非特定的,協助政治宣傳、產製或傳播假訊息,去影響到受眾的認知。

黃兆年指出,除了常見的透過所有權市場動員的親中媒體,或者網路行銷公司的宣傳外,假訊息也會影響到「非特定的在地協力者」。

黃兆年舉例,有一些新聞媒體或政論節目名嘴,也許沒有收北京的錢,可是因為假訊息有助於點擊率,或符合政治立場,就很容易去散播這些新聞。比如非常典型的「關西機場事件」,臺派的媒體甚至轉發比親中的媒體來得快。

黃兆年也說,社群平台內建的廣告的分潤機制,讓吸引眼球的假新聞,有助於提高廣告分潤,所以很多頻道也喜歡去轉發假訊息,即使這些錢也不直接來自於北京。

中研院也針對「蔡英文假博士」的假訊息做分析,發現泛藍、中間選民、中老年者、封閉性社群使用者較為受到假訊息影響。

南科大財法所教授羅承宗(攝影/廖昱涵)

南科大財法所教授羅承宗(攝影/廖昱涵)

黃兆年說,這呼應了許多現有的研究。像是假訊息確實隱含著意識形態偏差,沿著政治立場的族群界線,產生一種可能潛在的「偏差動員」的效果,造成「政治極化」。另外,封閉性社群的使用者,他更容易受到假訊息的影響,這其實就會產生同溫層、政治群聚的現象,讓原本有政治立場的人更被強化、激化,不利於民主的溝通跟共識的形成。

黃兆年說,其實在民主社會中,有差異都很正常,但要慢慢從衝突中走向共識,然而假訊息的下產生的政治極化。

黃兆年指出,尤其本來沒有立場的「中間選民」,在目前很多的研究發現,是最容易被假訊息影響的一群。然而中間選民又往往影響著選舉結果,恐傷害臺灣民主運作的健全性。

沈伯洋也補充,一項針對 TikTok 研究,分析有使用跟沒使用的人,對中國的想法到底有沒有差別?發現對於國民黨與民進黨支持者,完全沒有造成差別,因為藍綠支持者對中國的想法,早就因為政黨而定型了。

但沈伯洋指出,對於中間選民,這些說自己「不藍不綠」、「藍綠一樣爛」、「政治很骯髒」的人,有沒有使用 TikTok 對於中國的想法卻天差地遠。

羅承宗表示,2023 年顯然是假訊息活躍的一年,但師法歐洲的《數位中介法》等已經無法投入戰場、《選罷法》及《公投法》的假訊息條款修法也未完成,等於臺灣「繼續拿石頭打坦克車」,該如何應付假訊息大戰?他呼籲,若 2024 年 2 月後民進黨還能完全執政,就不要再擺爛了,應儘速立法。

註解

  1. 2018 年時,日本關西機場因颱風關閉,傳出臺灣旅客靠中國駐日使館派車脫困的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