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語言畫家羅宋湯都是攻擊目標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資訊戰給台灣什麼警惕

發佈時間2025/11/26 10:07:34
最後更新2025/11/26 10:51:03

【沃草】記者何宇軒報導

俄羅斯 2022 年入侵烏克蘭至今已近 4 年,俄羅斯除了發動軍事攻擊,更早就大量運用資訊戰,試圖操弄烏克蘭國內外輿論,營造有利俄羅斯軍事入侵的資訊環境。

《沃草》曾刊登投書提到,根據歐洲對外事務部(EEAS)近年的報告,在2022 至 2024 年間,烏克蘭是全球遭受俄羅斯資訊戰打擊最嚴重的國家。而資訊操弄的長期影響,會改變民眾對現實的看法與態度,並動搖烏克蘭民眾的抵抗意志、削弱國際對烏克蘭的援助,甚至降低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壓力。

烏克蘭獨立反貪委員會(NAKO)資深研究員 Viktoriia Vyshnivska 日前到台灣分享「俄中對民主國家的認知作戰」。從貿易、文化、教育、社群、宗教、歷史等層面,盤點俄羅斯對烏克蘭社會的全方面認知作戰攻擊,而這些手法,與中國對台灣的認知作戰攻擊對照下,又有哪些似曾相識、值得台灣人警惕的地方?

俄羅斯製作很多電影來宣傳、合理化其軍事行動。(圖片來源:翻攝講者簡報)

烏克蘭畫家、羅宋湯都遭俄羅斯認知作戰占為己有 路牌也被改俄語

Vyshnivska 指出,俄羅斯擅長將生活中的各領域武器化(weaponized)。在貿易方面,2000 年代初期,俄羅斯就散布「烏克蘭偷竊俄羅斯天然氣」的消息。俄羅斯就藉故將黑海艦隊駐紮在克里米亞,並在 2014 年加以併吞。Vyshnivska 說,俄羅斯當年對克里米亞的入侵,就始於這一場資訊戰,而且當時的資訊戰相當成功,因為烏克蘭人自己都相信他們偷了俄羅斯的天然氣。

在藝術與文化方面,Vyshnivska 提到,俄羅斯製作很多電影來宣傳、合理化其軍事行動,但是當烏克蘭對外疾呼這些電影都是「大外宣」時,卻顯得很像是烏克蘭在進行言論審查。

俄羅斯也會將烏克蘭文化資產據為己有。Vyshnivska 舉外界知名的「羅宋湯」為例,她認為羅宋湯起源於烏克蘭,但是俄羅斯宣稱是它們的。還有像烏克蘭畫家 Kazimir Malevich(1879年出生於烏克蘭基輔、1935年逝世),俄國也宣稱他是俄羅斯的文化資產。

在語言與教育方面,Vyshnivska 提到,俄羅斯佔領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後,烏克蘭語路牌都被換成俄語。俄羅斯還放出假消息,宣稱有烏克蘭學童因為講俄語而被處罰。俄羅斯也對其佔領區的學生進行軍國主義洗腦,例如舉辦帶有軍事色彩主題的徵文比賽等等。

俄羅斯用各種荒謬、自相矛盾的假訊息攻擊澤倫斯基。(圖片來源:翻攝講者簡報)

俄羅斯假訊息「包牌」攻擊澤倫斯基 東正教牧師淪為俄國情報員

在社群媒體與 AI 方面, Vyshnivska 提到,俄羅斯利用 AI 生成大量「士兵哭訴、乞求停止戰爭」的影片,並讓影片在網路上流傳,試圖打擊烏克蘭士氣。

Vyshnivska 也提到「澤倫斯基的多重宇宙」,來形容對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各種荒謬假訊息攻擊。她說,俄羅斯會根據受眾在意的內容,對澤倫斯基貼上各種矛盾的標籤,例如對反同者,就說澤倫斯基是同性戀;對反納粹者,就說他是納粹;對反猶者,就說他是猶太人或猶太復國主義者等等。

此外,澤倫斯基也可能被形容成反基督教、跨性別、共產主義者、國際資本家,甚至某個邪教成員。這顯示了不管是對哪個群體,俄羅斯都能夠操弄不同的敘事,而且無論它們是否與烏克蘭有關。

在宗教方面,Vyshnivska 直言,這是最複雜的一項。俄羅斯大量利用東正教會,作為他們的情報中心。有跡象可以佐證,東正教牧師基本上扮演了俄羅斯情報官員的角色。

而在歷史方面,Vyshnivska 說,俄羅斯會宣稱,烏克蘭現在擁有的領土,都是俄羅斯之前的領導人如列寧、史達林或赫魯雪夫「贈送」的,意指烏克蘭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但 Vyshnivska 強調,當基輔已經有教堂和文明時,莫斯科在當時還只是沼澤。

講者強調,當基輔已經有教堂和文明時,莫斯科在當時還只是沼澤。(圖片來源:翻攝講者簡報)

中國對台灣、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資訊戰,目的都是分裂、削弱社會韌性

Vyshnivska 也提到,俄羅斯不斷攻擊烏克蘭整個國家,包括宣傳烏克蘭是一個失敗、充滿貪腐的國家,即便烏克蘭已經自我防衛了 4 年之久。

Vyshnivska 說,雖然烏克蘭存在貪腐是事實,但根據民調,人們關注的首要問題是戰爭,第二才是貪腐。在烏克蘭,貪腐問題還是會受到媒體關注,也有一定的透明度在做監督,所以她認為貪腐問題被過度誇大。

Vyshnivska 也認為,這種「失敗國家」的敘事對烏克蘭人很有效。因為會讓許多烏克蘭人認為,這個國家什麼都沒給他、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國家也毀了,他為什麼要在乎?而且若要試圖說服烏克蘭人「事情其實沒那麼糟」是行不通的,很遺憾的是,她目前也沒有什麼好的反制方式可以提供。

對於台灣面對中國威脅的情況,Vyshnivska 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假訊息論述,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論述類似,都是要分裂社會、削弱韌性。俄羅斯試圖影響烏克蘭人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中國也在對台灣做類似的攻擊,包括中國和俄羅斯都分別宣稱可以輕易地征服台灣和烏克蘭,但她要強調的是,烏克蘭已經抵抗 4 年了,所以要征服烏克蘭並沒有那麼容易,她相信台灣也是一樣。

Vyshnivska 本次來台是參加由資訊戰專家、後來擔任民進黨立委的沈伯洋成立的資訊戰研究智庫「台灣民主實驗室」上週二(11月18日)舉辦的「烏克蘭 × 台灣:混合戰與民主韌性策略工作坊」。

Vyshnivska 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假訊息論述,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論述類似,都是要分裂社會、削弱韌性。(攝影/何宇軒)

烏克蘭戰爭下仍舊團結 普遍支持軍隊繼續抵抗俄羅斯

《沃草》之前曾刊登投書,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Kyiv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2025 年 2 月的民意調查,烏克蘭社會仍展現出高度團結,普遍支持軍隊持續抵抗俄羅斯入侵。即使部分民眾不信任澤倫斯基政府,仍然堅持抗敵立場,顯示俄羅斯資訊操弄未能成功分化烏克蘭社會。

研究指出,應對資訊操弄並沒有單一解方,必須仰賴整體社會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公民社會、企業與社群平台的合作。

具體作法,包括建立監測系統,持續追蹤、辨識並反制資訊操弄內容,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源,並對惡意行動者加以懲處。

此外,也要以事實反制敘事及陰謀論,並且在推廣宣傳時多利用幽默感,以達到最佳效果。唯有建立全面且持續的防線,才能有效抵禦資訊戰對社會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