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臺灣社會發生重大刑案,死刑存廢問題就會成為社會焦點,卻始終無法獲得共識。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今(23)日質詢指出,近年來死刑、無期徒刑等重刑判決逐年下降,除可能因《刑法》中「唯一死刑」在過去修法中已遭廢除,法官判決習慣改變,重大刑案數量減少、治安變好也是原因。但臺灣在過去封建教育影響下,「治亂世用重典」的觀念卻持續讓民眾認為生活很不安全、法律中需要有重刑壓制。他認為,「這是個錯誤理解」,卻很大地影響了對於廢死與否的討論。在社會仍處在死刑存廢立場兩極的僵局下,鄭運鵬認為,可考慮修正《刑法》增訂「終身監禁」刑度,並配合定期公投促進社會討論、凝聚共識,作為過渡方案。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日由中國國民黨籍召委李貴敏主持會議,邀集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法務部長蔡清祥就「司法正義-死不死刑,保護了誰?」做專題報告並接受立委質詢。
鄭運鵬質詢時指出,關於死刑存廢與否的討論在臺灣很容易陷入兩難,「如果完全贊成執行死刑,別人會覺得你沒人性;贊成廢除死刑,又會有人覺得你搞過頭」,凸顯這項議題的棘手。他先向法務部長蔡清祥質詢,希望能夠確定,廢除死刑是否為國家長期的政策方向。蔡清祥答詢表示,無論是國民黨執政或民進黨執政,廢死的確是政府延續性的政策目標。
從民調趨勢來看,鄭運鵬指出,過去他在民進黨擔任黨公職,民調中心主管曾告訴他,「廢死是臺灣最有爭議又最有共識的題目」。有爭議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是否廢除死刑需要討論;有共識則是因為,民調顯示有九成以上受訪者認為應該要有死刑。儘管許多民眾希望政府判決、執行死刑,但對司法又普遍存在不信任,凸顯臺灣社會在心態上存在矛盾。
鄭運鵬接著列舉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歷任總統執政以來,死刑、無期徒刑的判決數量都是逐漸下降。以死刑來說,鄭運鵬認為判決數減少的原因,主要是隨著《懲治盜匪條例》、《刑法》海盜罪等修法過程廢除「唯一死刑」的刑度而下降。無期徒刑判決數量遞減,則可能因為「現在的法官不愛判重刑」,還有臺灣整體治安變好、重大刑案數量下降的影響。
儘管治安變好很可能是重刑判決數量遞減的原因,鄭運鵬指出,雖然連大部分的外國來臺遊客都認為臺灣很安全,但社會卻仍然深受過去封建教育「治亂世用重典」觀念的影響。他強調,尤其對於比較年長、深受封建教育影響的世代來說,還是會一直認為臺灣很亂、處在亂世的狀態中,「這是錯誤的理解」。
除了指出傳統觀念阻礙了社會對死刑存廢的理解及討論,鄭運鵬也質疑,臺灣司法體系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出死刑判決。他指出,從 1993 年到 2018年、26 年來因刑事案件獲得冤獄賠償的共有 6,699 人,扣除 1997 年到 2005 年間有 5,436 人是因白色恐怖補償條例獲賠,實際上因審判錯誤遭受冤獄而獲得國家賠償共有 1,263 人。雖然這一千多起冤獄案件不見得全都是遭判死刑或無期徒刑,但凸顯司法體系判決還是有不小的誤判機率。鄭運鵬強調,「我很懷疑這樣的司法體系,到底有沒有能力判人死刑」,且要負擔國賠的,終究會是納稅人,而非法官。
鄭運鵬表示,他身為區域立委、來自地方,常有機會跟選民辯論死刑議題,能夠理解社會希望將某些重刑犯求處死刑的原因。譬如有些人抱持「殺人償命」的報復主義;或認為用無期徒刑監禁取代死刑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覺得無期徒刑沒用、犯人很快就會被釋放;以及社會的司法、人權觀念不進步,停留在「寧願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鄭運鵬也指出,這還包括多數人普遍認為自己是「好人」,不會遭受冤獄的不幸,所以普遍希望司法能判處死刑。
儘管社會對死刑存廢存在對立的看法、許多傳統觀念也阻礙討論進行,但鄭運鵬強調,其中還是存在著「共識」的可能。譬如反對廢死的人,能夠接受「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作為一種方案;支持廢死的人,也認為終身監禁是個可行方案。他因此建議立法、行政部門,可考慮修正《刑法》、增加「終身監禁」的刑度,配合政府每隔 10 到 20 年辦理一次廢死公投,讓社會一方面能理解終身監禁為社會帶來的價值,再藉由公投,讓社會自行決定要不要廢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