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正被資訊戰攻擊智庫 IORG 最新報告 32 類資訊操弄攻擊罷團執政黨中選會

作者
發佈時間2025/7/14 10:59:32
最後更新2025/7/14 10:59:32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資訊戰又來了!認知戰研究智庫 IORG,上週公布針對「反罷免」的資訊操弄最新報告。報告觀察到高達 32 項資訊操弄,攻擊對象包括:執政黨、罷團、大罷免支持者、中選會、司法及檢調、行政部門、民意。其中以民進黨最多、罷團及其支持者居次。都意圖以資訊操弄、說服讀者「大罷免不正當」、「大罷免不可通過」,選舉作票的陰謀論也在近期再次出現。

(圖片取自:IORG 報告)

政爭說、民怨說、污名說、害台說、黑手說 6 類敘事攻擊罷團及民進黨

IORG 指出,攻擊罷團及其支持者,是這次資訊操弄的大宗之一。這類謠言以「罷團牟利」攻擊,甚至人身攻擊的方式,影射罷免團體及支持者不是為了理想,而是為了私利。

像是親中明嘴郭正亮、館長陳之漢、中國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在毫無證據下指控:「罷團有錢到嚇人,全職月收入大概可以到 8 萬 2」。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稱:「罷團打著公民團體名義,實際上是民進黨側翼、民進黨團體」

中國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羅智強則曾指控:「罷藍立委連署有大量違規,大罷免是大造假。」

中國國民黨基隆立委林沛祥更是直接攻擊:「罷團是社會邊緣人的集合體。」引起當時輿論一陣譁然。

除了攻擊罷團及其支持者的牟利說、污名說,IORG 整理這次資訊操作中,還有政爭說、民怨說、污名說、害台說、黑手說,共 6 大敘事類型。

IORG 指出,攻擊罷團及其支持者,是這次資訊操弄的大宗之一。這類謠言以「罷團牟利」攻擊,甚至人身攻擊的方式,影射罷免團體及支持者不是為了理想,而是為了私利。

像是親中明嘴郭正亮、館長陳之漢、中國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在毫無證據下指控:「罷團有錢到嚇人,全職月收入大概可以到 8 萬 2」。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稱:「罷團打著公民團體名義,實際上是民進黨側翼、民進黨團體」

中國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羅智強則曾指控:「罷藍立委連署有大量違規,大罷免是大造假。」

中國國民黨基隆立委林沛祥更是直接攻擊:「罷團是社會邊緣人的集合體。」引起當時輿論一陣譁然。

除了攻擊罷團及其支持者的牟利說、污名說,IORG 整理這次資訊操作中,還有政爭說、民怨說、污名說、害台說、黑手說,共 6 大敘事類型。

「政爭說」主要攻擊執政黨、罷免團體、司法、檢調。稱大罷免是民進黨政治鬥爭的一環,針對在野黨,也針對其黨內人士,罷免團體只是民進黨的側翼。像是國台辦、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館長陳之漢都曾表示:「民進黨妄圖實現綠色獨裁,啟動罷免以消滅在野黨,實現獨斷專行」。

該敘事指出,除了要使民進黨在 2024 大選失去完全執政地位後重奪國會多數,也是為了未來選舉動員。另有說法表示,罷免若成功,影響的對象不只是直接受到罷免的國民黨,還包括涉貪污的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IORG 認為,該敘事聚焦大罷免運動中民進黨的主導角色,而忽視罷團的主動性,或視之為政爭工具。

「民怨說」、「害台說」都主要攻擊民進黨。前者指稱大罷免是民進黨執政失敗為了轉移焦點所發起,為了罷免不顧民生,所以不得民心,也不會成功。後者稱大罷免勞民傷財、社會對立、兩岸兵凶戰危、台灣民主崩壞,造成巨大危害。像是2024中國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前中國國民黨立委游毓蘭、館長陳之漢都曾表示:「票投大罷免,全民上戰場,若大罷免成功,民進黨立院又過半,台灣將難逃戰爭。」

IORG 認為,該敘事延續在野黨過去批評民進黨政府的主要議題,可預期未來會在罷免選舉將至,或者伴隨總統賴清德「團結十講」的相關議題發酵。

攻擊選務、降低選舉可信度

IORG 指出,2025 年上半年,至少已經出現 6 項有關「作票」的資訊操弄論述。包括指控執政黨、中選會的「民進黨會作票」、「民進黨操控中選會」、「中選會不容置疑」,以及和 2024 年總統大選後相似,將選務瑕疵等同「作票」的「唱票開票不一致」、「票箱夾層藏票」。

IORG 警示,2019 年起,每逢選舉、公投、罷免都會出現宣稱選舉「作票」的可疑論述。除上述已經出現的資訊操弄論述外,過去曾出現過的「作票」謠言在罷免投票前後都可能再次出現。例如:「空白票灌票」、「選票印製導致廢票」、「電腦更改計票」、「政黨指派的選務人員混入」、「選務人員遭撤換」。

接受資訊「4 不要」

IORG 呼籲,大罷免期間的數位公民不要相信做票陰謀論、不要相信二元對立的零和論述、不要受強烈情緒影響、不要回應可疑帳號。

針對近來做票等相關陰謀論再次出現,IORG 指出,台灣是成熟的民主國家,投票、開票過程公開透明,大規模作票難度極高。選務瑕疵不等於作票,合理有據地檢討選務瑕疵有助維護選舉公正、公眾信任,各級政府及各地選務機關都有責任確保開票流程正確、減少錯誤。

IORG 也提醒,中共及其協力者過去經常利用物價、民生物資缺乏、戰爭恐懼,借民生、國防議題攻擊台灣政府、貶低台灣主體性。目前已經出現「罷免通過、就會戰爭」等論述,不論立場為何,過度簡化、二元化的因果關係,都會妨礙重要社會議題、制定重要政策所必須的公共討論,應該不要相信或散播。

由於 Threads 為大罷免輿論「主戰場」,IORG 觀察到有不少刻意引發情緒、激化對立的可疑帳號,可能受到惡意行為者控制。讀者可以根據帳號貼文內容、行為判斷其真實性,也可以參考網友的經驗分享,對所有資訊保持批判、斟酌使用。

可疑帳號的目的是擾亂、破壞網路公共討論,IORG 建議不要與之爭論、不要回應其提問,節省時間。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也把時間和精神留給重要公共議題和身邊親友。

IORG 也提供 4 個判斷方式,檢視 Threads 帳號的真實性,包括:

  1. 大頭貼:無大頭貼、盜用照片或使用 AI 生成
  2. 粉絲數量:粉絲數量很少或沒有,追蹤名單可疑帳號過高
  3. 連結 IG 帳號是否為真人:除上述大頭貼、粉絲數、追蹤名單可檢查外,也可注意近期貼文數是否大幅增加
  4. Threads 貼文:寫法刻意引戰、立場反覆、留言頻率高且引戰、常蒐集網友意見